1、它再現了五四時期內地四川封建勢力濃重但五四時代浪潮已衝擊着古老土地的典型環境,作品中的祖孫間的矛盾衝突也正是當時典型的社會矛盾衝突,塑造了高老太爺、覺新等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許多生活細節也具有現實主義的真實性。 2、作者極端憎恨舊制度舊家庭,熱情歌頌敢於反抗舊勢力的新生力量。 強烈的愛憎感情滲透于《家》中,使《家》具有很濃的抒情色彩。 或通過作品中人物抒發對舊制度的憤懣;或通過人物的心靈描寫來傾訴舊制度的黑暗,如鳴鳳投湖前的心理描寫。 分析評價《家》的思想成就 《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一、揭露和控訴的封建大家庭罪惡。 這集中表現在三個年輕女性的悲劇中。 梅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 她是舊式才女,與覺新青梅竹馬。 但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使有情人不能成眷屬。 封建婚姻給她帶來的是不幸、痛苦,最終抑鬱而死。 鳴鳳死於封建家奴制。 高老太爺把她送給六十來歲的馮樂三為妾,她最終以投湖自盡的方式來抗議黑暗的社會。 瑞珏是封建倫理和迷信的犧牲品。 她溫柔賢淑,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對梅也是感情真純。 但封建倫理和迷信導致瑞珏難產而死。 這一切的悲劇都是由於封建家長制。 三位女性的悲劇及高家的一切罪惡,都和封建家長制及其代表人物高老太爺有關。 家長制使高家這個典型的中國舊式大家庭成為一個罪惡的深淵和黑暗的王國。 二、《家》表現和讚頌了年輕一代民主主義的覺醒及其反封建鬥爭。 高家的第三代中的覺民、覺慧就是覺醒青年的代表。 覺慧在學校裡參加了反對軍閥的學潮,和同學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裡支持覺民抗婚,怒斥「捉鬼」閙劇,並離家出走到社會上去,成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覺民是個個性主義者。 他和琴的自由戀愛,反對封建包辦婚姻,決然離家抗婚。 覺慧、覺民代表着一種生氣勃勃的青春力量,一種反對封建的叛逆力量。 三、對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時代潮流衝擊下趨向沒落、崩潰的描寫。 高家是官僚地主家庭,成都北門首富,書香門第。 表面上很融洽,內裡卻極其腐朽。 第二代克安、克定便是高家腐朽的敗家子的代表。 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賭。 克安和他狼狽為奸。 這個大家庭經濟上揮霍虧空,精神上腐朽分裂。 高老太爺一死,克定等在靈堂前就把家分了個徹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崩潰解體了。 內部的腐敗導致大家庭徹底崩潰,時代潮流衝擊下產生的新生代進一步敲響了封建家庭的喪鐘,使小說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 ★分析《家》中覺新的形象覺新性格 覺新是一個複雜性格的人物。 他是一個清醒認識到自己悲劇命運的懦夫。 1、自願的犧牲自己。 因為受到過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氣的影響,他切身認識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潰的命運。 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倫理觀念的影響太深,作為封建家庭的「孝子賢孫」,使他自願地挑起家庭的擔子。 他自願為家庭犧牲自己,不敢反抗。 2、他是一個自覺的懦夫,對封建家長的專制意志處處退讓、順從甚至做幫凶。 他犧牲了梅、瑞珏,還勸說覺民接受高老太爺定的馮家的親事。 為了維護封建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親人的慘重代價。 覺新的悲劇是封建末世的封建知識分子的悲劇。 他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命運,由此產生了絶望、悲觀等心態。 這一形象對現代中國的某些知識分子具有很大概括力。 簡析《家》中高老太爺的形象 高老太爺是封建制度的人格化。 1、高家的家長,依借封建制度和倫理道德來統治這個大家庭。 他是高家一切悲劇的元兇。 他要抱承重孫,於是依封建婚姻制度而造成了梅和覺新的悲劇;把鳴鳳送給馮樂三為妾;甚至在他死後還受到迷信保護造成瑞珏的悲劇。 但他對兒孫也有溫情的一面,這是表現了他實現「四世同堂」家庭形式的一種滿足。 2、高老太爺是封建末世的家長制代表人物,他是在理想幻滅極度失望後病死的。 臨死前他破天荒地答應取消覺民婚事,要覺民覺慧不要走,是他為維護封建大家庭所做的最後的努力。 他是帶著幻滅感死去的。 他的死具有象徵意義,敲響了封建制度的喪鐘。 簡析《家》中覺慧的形象 覺慧是封建家庭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 大膽表現在:他受五四思想影響,以改造天下為己任,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在學校裡參加了反對軍閥的學潮,和同學一起辦反封建的刊物,在家裡中,和鳴鳳戀愛,支持覺民抗婚,怒斥「捉鬼」閙劇。 他極端憎恨這個家庭,第一個衝出封建家庭的牢籠,成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代表着青年人追求真理的道路。 幼稚表現在:他以個性解放為武器,對封建家庭的認識是個逐漸的過程。 覺慧是五四時期具有民主主義覺悟的知識青年形象,舊家庭禮教叛逆者的形象。 分析《寒夜》的思想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標志著巴金在現實主義藝術探索中所達到的最高成就。 他寫這部小說是為了「控訴舊社會、控訴舊制度」,是為了「宣判舊社會、舊制度的死刑」。 小說是通過三個小人物的感情糾葛和淒涼命運來展示這一主題的。 第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現代文學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