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頓首啟。 去歲西陵曾拜狀。 今春量移此邑,得子聰書,知已在京。 尋得所示書,伏承榮改京秩,伏惟慶慰。 聖俞久滯州縣,今而泰矣,下交欣慰,何可勝言!修昨在夷陵,郡將故人,幕席皆前名,縣有江山之勝,雖在天涯,聊可自樂。 此邑雖便于飲食醫藥,然官屬無雅士,軍牧、虞曹,此況不言可知也。 所幸老幼無病恙而已。 不知聖俞美任何處?囚拘之跡,相見未涯,思渴思渴。 自拜別將五歲矣,友益日疏,俗狀日增,篇詠之興略無清思。 聖俞新作,雖京師多事,不惜錄示,以開昏鈍而慰相思,故人之惠莫越于此也。 至禱至禱。 賢弟雲亡,必深痛悲,前得謝丈書,已知之,不勝嘆悼也。 因人行速,聊拜此。 冬寒,希保愛。 不宣。 某頓首。 外有亂道一兩首,在謝丈處,為無人寫錄得也,聖俞略與臧否之。 某有少吏事告謝丈,望聖俞與咨啟之,略語伊法官少為庇隱。 某自作令,每日區區,不敢似西都時放縱。 此來事亦得正,但為上官見怒,曲有駁議。 然亦終無可駁,縱有,亦非大罰。 其如危辱之跡,不欲使有小過也。 或聖俞問得謝丈一言,乞批數字,送與附書人也。 千萬千萬。 某又上。 △八〈寶元二年〉 某頓首啟。 前者見邸報,有襄城之命,乃知當與謝公偕行。 然竊料舊尹當徙蜀,聖俞即留領縣事,襄城居孔道,音信自此可日至,是以慢然未能作書。 及縣,走接太守,還,得手書,乃知前至南陽。 南陽去邑,其間一驛爾。 某當請見,直以公新下車,方布條教,伸威信,門生故人未宜往累于其間,須其旬浹少定爾。 又恐聖俞莫能久留,或略命駕見過,此大幸也。 為別五六歲,貶徙三年,水陸走一萬二千里,乃于此處得見故人,所以不避百餘里,勞君子而坐邀也。 俟俟。 相見旦夕爾,他不復道。 △九〈寶元二年〉 某啟。 承九月一日就道,雖為遲留,然清風、白牛,久雨泥淖,尤須大晴,然後不阻。 某自解官,觸事不快,至今幾五十日未能脫去,豈其屯蹇未極邪?所幸親老漸安,更三五日,可以卜行。 南陽之居,依賢主人,實佳事,但恨聖俞不在爾。 昨夏中,雖喜會于清風,然猶未盡區區之懷。 今茲寓居,方欲悉屏他事,為聖俞極數日之歡,而先後參差,若相避然。 又見聖俞書中,言有事欲相見,以不克為恨者,益令人怏怏爾。 到官必有日,南陽人便,無惜寄音相及。 秋寒,自愛。 △十〈寶元二年〉 某頓首。 前遣公幹馳信迎候,蓋初約,然亦頗疑酷暑如此,非乘興之時。 人還得書,果爾。 及急足至,又沐榮問。 承暑中起居無恙,甚慰甚慰。 前累求新作,今者書尾有自厭之說,豈可疾淫哇而欲廢置律呂?百花洲唱和必多,欲一讀以祛俗累之心,何可得也?孫書注說,日夕渴見,已經奏禦,敢借示否?蒙索亂道,恰來盡,呵呵。 講席所說何書?因信乞示及。 書寢之樂,當輸閒者,聖俞不得獨擅也。 謝氏詩昨忘附去,今又卻尋不見,候見,納去矣。 旱熱可畏,千萬保重。 △十一〈寶元二年〉 某頓首啟。 谷正來,得所示書。 及見與謝家書,甚詳。 雲買洪氏莊與卜葬、市屋業,皆其所急者也。 又云減俸為助,此特聖俞患于力弱,不能厚報知己而然爾。 恐于謝氏無益,而于聖俞有損爾。 聖俞若此月減三五千,如失萬錢,謝氏族大費多,得之未覺甚助。 謝家亦自有書,必言,幸思之也。 洪氏莊極佳爾,不須聖俞竭囊橐,此固親朋好事,然幸其可以自辦爾,望聖俞力為干之,某行必為帶錢去。 葬地已就此營卜。 及市屋業差有緒,然此不可倉卒爾。 他細故,盡諭谷正,可詢之。 鄧氏醵賻已止,皆如雅意。 某年盡必到襄城。 祭文輓辭極佳。 冬冷,保重。 △十二〈康定元年〉 某頓首再拜啟。 自八月一日至京師,及今已兩辱詩,並在東都凡三辱詩,皆未還答。 非惟恃聖俞不以書之疏數為親疏,又以將遣專人,而多事未能便遣故也。 前知為水災所苦,此常事,不足置胸中。 親老,求官南方,此理當然。 安撫見闢不行,非惟奉親避嫌而已,從軍常事,何害奉親?朋黨,蓋當世俗見指,吾徒寧有黨邪?直以見召掌箋奏,遂不去矣。 文雅處家事,方于薛氏求一屋為貯之,勿慮也。 某于此,幸老幼無恙,但尤貧,不可住京師,非久,亦卻求外補。 日夕相識多忙,不暇作詩。 足下必不憚見寄,閒吟者皆錄示,千萬。 冬冷,保重。 △十三〈康定元年〉 某頓首啟。 前謝監簿行,附書問差遣。 書去後兩日,知審官擬定湖州城中監稅,不勝喜慰,然不即走書專報者,意謂敕下自當知。 及弓手至,得書,尚云云。 始怪何處稽留,至今未到?然今必至矣,不爾,當為督也。 俟春入京尤便,但不知何處少留?某自還館,日夕匆匆,筆研非答書簡、寫門刺,未嘗視。 昨夕子履偶來會宿,聯句數十韻奉寄,且以為謔。 又有前奉答長句,並錄附去,可笑可笑。 歲陽以來,風日慘然,土霧雜下,氣候不常,萬萬自重。 △十四〈慶歷初〉 某啟。 為親老久疾,乍進乍退,醫工不可用,日夕憂迫,不知所為。 蓋京師近上醫官皆有職局,不可請他,兼亦傲然,請他不得。 近下者又不知誰可用?親疾如此,無醫人下藥,為人子何以為心!京師相知少,不敢托也。 告吾兄與問當看有不繫官醫人,或處士之類善醫者,得一人垂報,待差人賫書帛去請他,幸為博訪之。 聖俞聞此,必掛意,更不奉禱也。 如有所得,亦速遣此人回。 其他不暇忉忉。 △十五〈慶歷初〉 第4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4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