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錄》既成之八年,家君命曰:「吾集錄前世埋沒闕落之文,獨取世人無用之物而藏之者,豈徒出於嗜好之僻,而以為耳目之玩哉?其為所得亦已多矣,故嘗序其說而刻之。 又跋于諸卷之尾者,二百九十六篇,序所謂可與史傳正其闕繆者,已粗備矣。 若撮其大要,別為目錄,則吾未暇,然不可以闕而不備也」。 退而悉發千卷之藏而考之曰:嗚呼!可謂詳矣。 蓋自文、武以來迄于五代,盛衰得失,賢臣義士、奸雄賊亂之事,可以動人耳目者,至于釋氏、道家之言,莫不皆有。 然分散零落數千百年而後聚于此,則亦可謂難矣。 其聚之既難,則其久也,又遂將散而無傳,宜公之惜乎此也。 於是各取其書撰之人,事蹟之始終,所立之時世,而著之為一十捲,以附於跋尾之後。 夫事必簡而不煩,然後能傳于久遠。 今此千卷之書者,刻之金石,托之山崖,未嘗不為無窮之計也。 然必待集錄而後著者,豈非以其繁而難於盡傳哉。 故著其大略而不道其詳者,公之志也。 熙寧二年二月記。 ●卷一四四·書簡卷第一 【與韓忠獻王〈稚圭〉四十五通】 △一〈慶歷二年〉 修頓首再拜啟。 仲秋漸涼,伏惟觀察太尉尊候動止萬福。 修至愚極陋,不足以獻思慮于聰明。 至于修記以問起居,則當大君子憂國之時,又非宜輒干視聽。 是以書牘之禮,曠絶踰年。 然而千里之外,威譽之聲日至京師,如在耳目。 可以見作鎮方面,懾動羌戎;撫循之間,優有餘裕。 此修不勝西首企望,拳拳之誠,私自為慰者也。 伏念修材薄力弱,不堪世用,徒能少以文字之樂為事。 而國家久安於無為,儒學之士,莫知形容。 幸今翦除叛羌,開拓西域,紀功耀德,茲也為時。 惟俟凱歌東來,函馘獻廟,執筆吮墨,作為詩頌,以述大賢之功業,以揚聖宋之威靈。 雖曰懦焉,亦區區之鄙志也。 謹奉手啟咨問,伏惟俯賜鑒察。 謹啟。 八月日,太子中允、集賢校理歐陽修啟上。 △二〈慶歷五年〉 某頓首啟。 冬序極寒,不審資政諫議尊候動止何若?昨者偶趨府下,過煩主禮。 自到郡逾月,尚稽候問,豈勝愧悚?某孤拙多累,蒙朝廷保全之恩得此郡,地僻事簡,飲食之物,奉親頗便。 終日尸祿,未知論報之方,用此不遑爾。 瞻望盛府,數程之近,時得通訊下執。 謹因請絹人行,附此以道萬一。 新歲甫邇,伏乞為國自重,下情禱詠之至。 △三〈慶歷五年〉 某頓首啟。 近因州吏詣府請絹,曾拜狀。 急足至,特辱手書為誨。 伏審履此凝寒,台候萬福,豈勝慰忭之誠。 某此藏拙,幸今歲淮甸大雪,來春二麥有望。 若人不為盜,而郡素無事,何幸如之!惟尸祿端居,未能報國,此為愧爾。 瞻望旌,惟願為國自重,以副禱頌。 △四〈慶歷六年〉 某再拜啟。 山州窮絶,比乏水泉。 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豐山之谷中,水味甘冷。 因愛其山勢回抱,構小亭于泉側,又理其傍為教場,時集州兵、弓手,閲其習射,以警饑年之盜,間亦與郡官宴集於其中。 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寵示芍藥十種,豈勝欣荷!山民雖陋,亦喜遨遊。 今春寒食,見州人靚裝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為春遊。 自此得與郡人共樂,實出厚賜也。 愧刻愧刻。 △五〈慶歷六年〉 某頓首啟。 季冬極寒,伏惟某官尊體動止萬福。 某幸守僻陋,咫尺大府,常闕修問左右。 然幸尸祿奉親,職事日益簡少,養拙自便,遂成習性,但時自警而已。 冬深少雪,氣候已春和,伏惟為國自重,以副瞻頌之誠。 △六〈慶歷六年〉 某啟。 近急足還,嘗略拜問。 歲暮晴和,伏惟台候動止萬福。 本州張推官欲造戟,雲舊出門下。 此人蒞官廉善,謹守其職,亦可自了。 恐不見多年,要知本官行止,謹此拜聞。 △七〈慶歷八年〉 某頓首。 仲春下旬,到郡領職。 疏簡之性,久習安閒,當此孔道,動須勉強。 但日詢故老去思之言,遵范遺政,謹守而已。 其餘廨舍城池,數世之利,無復增修,完小小斯不敢廢壞爾。 今年蝗蝻稍稍生長,二麥雖豐,雨損其半,民間極不易,猶賴盜賊不作,伏恐要知。 齪齪之才,已難開展,又值罷絶回易,諸事裁損,日憂不濟,此尤苦爾。 南北遼遠,音信難頻,輒此忉忉,以煩視聽。 慚悚慚悚。 △八〈皇元年〉 某頓首啟。 自去春初到維揚,嘗因蔡中孚人行奉狀。 自後區區不覺逾歲,即日春暄,不審尊候動止何似?某昨以目疾為苦,因少私便,求得汝陰。 促春初旬,已趨官所。 廣陵嘗得明公鎮撫,民俗去思未遠,幸遵遺矩,莫敢有逾。 獨平山堂占勝蜀岡,江南諸山一目千里,以至大明井、瓊花二亭,此三者,拾公之遺,以繼盛美爾。 〈大明井曰美泉亭。 瓊花曰無雙亭。 〉汝陰西湖,天下勝絶,養愚自便,誠得其宜。 然尸祿苟安,何以報國?感愧感愧。 邊防之事,動系安危,伏惟經略之餘,為國自重。 △九〈皇二年〉 某頓首啟。 冬寒,伏惟台候萬福。 修前在潁,曾一拜狀。 尋以移守南都,苦于當道,頗闕修問,徒切瞻思。 專使枉道,手書為賜,佩服感慰,何可勝言?北俗蒙惠,邊防有條,宜歸大用,以及天下。 不勝禱望之至,謹奉狀敘謝。 △十〈皇二年〉 第4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4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