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漢朔方太守碑陰題名,雲「永壽二年朔方太守上郡仇君察」,「察」下滅一字。 「除郎中大麯長」,「大」下又滅一字。 「延熹四年九月乙酉,詔書遷衙令,五年正月到官,奉見明府」,「見」下又滅一字。 「立祠刊石,表章大聖之遺靈,永示來世之未」,「未」下又滅一字。 「謹出錢千」,「千」下又滅兩字者。 下行因紀姓名,據此乃當時修廟出錢人爾。 今其姓名往往可見,雲「衙鄉三老時勤伯秋、上官鳳季方,錄事史楊禹孟布,衙主記掾楊綬子長,門下功曹裴篤伯安,倉曹掾任就子優」。 又有「集曹掾、軍假司馬」之類,名字多不完。 其所出錢不過三百至五百,蓋漢世物輕幣重,今華岳孔子廟碑陰所列亦皆如此。 其所立祠,蓋不知為何廟也。 治平元年夏至日書。 【後漢王元賞碑〈延熹四年〉】 右漢《王元賞碑》,雲「君諱某,字元賞,御史君之孫、茂才君之子也。 歷秦及漢,有國有家,宰相牧守,踵武相襲」。 又曰「遭父喪,以孝立稱,土階環堵,兼業並受,門徒雨集,盛于洙泗」。 又曰「郡察孝廉、郎中、謁者、宛陵丞、封丘令。 母憂去官,服祥,闢司空府。 延熹四年五月辛酉遭命而終」。 其文字摩滅,隱隱可見者如此。 其名既亡,又不序其姓,惟其銘雲「於惟王君」,以此知其姓王爾。 治平元年五月二日書。 【後漢郎中鄭固碑〈延熹年間〉】 右漢《郎中鄭固碑》,文字摩滅,其官閥、卒葬年月皆莫可考。 其僅可見者云「君諱固,字伯堅。 孝友著于閨門,至行立乎鄉黨。 初授業于歐陽,仕郡諸曹掾、史、主簿、督郵、五官掾、功曹」,又曰「忠以衛上,清以自修」,其餘殘缺不復成文。 又云「延熹元年二月詔拜」,而不見其官,惟其碑首題雲《漢故郎中鄭君之碑》,以此知其官至郎中爾。 漢隷刻石存於今者少,惟余以集錄之勤,所得為獨多。 然類多殘缺不完,蓋其難得而可喜者,其零落之餘,尤為可惜也。 治平元年四月十二日書。 【後漢田君碑〈延熹年間〉】 右漢《田君碑》,今在沂州,其名字皆已摩滅,惟雲「其先出自帝舜之苗裔,自完適齊,因以為氏」,乃知為姓田爾。 又云「周、秦之際,家于東平陽。 君總角修《韓詩》、《京氏易》,究洞神變,窮奧極微,為五官掾、功曹、州從事,闢太尉。 延熹二年辛亥詔書:泰山琅邪盜賊未息,州郡吏有仁惠公清、撥煩整化者試守,滿歲為真。 州言名,時牧劉君宿操,表上試守費」。 自此以後殘缺不可次第,而隱隱可見,蓋無年壽、卒葬月日,而有「故吏薛咸等立石勒銘」之語,乃費縣令長德政去思碑爾。 治平元年六月二十九日書。 【後漢桐柏廟碑〈延熹六年〉】 右漢《桐柏廟碑》,摩滅雖不甚,而文字斷續,粗可考次,蓋南陽太守修廟碑也。 其辭雲「延熹六年正月乙酉,南陽太守中山盧奴□君」,「奴」下正闕一字,當是其姓。 又云「尊神敬祀,立廟桐柏,春秋宗,災異告變,水旱請求,位比諸侯,聖漢所尊。 太守奉祀,二十餘年,不復身至,遣承行事,簡略不敬,明神弗歆,災害以生。 五嶽四瀆,與天合德。 仲尼慎祭,常若神在。 君準則大聖,親之桐柏,來見廟祠,崎嶇逼狹。 開拓神門,立闕四望,增廣壇場」。 又云「執玉以沉,為民祈福,靈祗報,天地清和」。 其大意止於如此。 其後有頌,亦可讀,第不見太守姓名爾。 然不著他事,惟修廟祀神爾。 桐柏,淮瀆廟也。 治平元年六月十三日書。 【後漢祝睦碑〈延熹七年〉】 右漢《祝睦碑》,雲「君諱睦,字元」,其下遂缺滅,不能成文。 惟其官壽年月可見,雲「賓于王庭,除北海長史、潁川郾令,闢司空府,北軍中候,拜大尚書、尚書仆射,遷常山相、山陽太守。 年六十有八,延熹七年八月丁巳卒」。 睦有二碑,皆在今南京虞城縣。 此碑不見世次,而隱隱有雲「其先高辛」爾。 其後碑則頗完,故錄于次也。 治平元年六月立秋日書。 【後漢祝睦後碑】 右漢《祝睦後碑》,其前碑不知所立人名氏,兩碑所載官閥、壽考年月悉同。 而此碑有立碑人名氏及睦世次,雲「故吏王堂等竊聞下有述上之功,臣有敘君之德」,又曰「君兆自黎辛,祝融苗冑,鄭有祝聃,君其胤也」。 其餘文字亦完,可讀。 二銘皆以三言為文,而後銘尤完,雲「穆我君,邦之陽。 資五就,道綱」,「綱」下滅一字,「表微,準樞衡。 稽列宿,覽四方。 德合乾,道應皇。 領二郡,曜重光。 化流洽,緄豳昌。 性天約,元用長。 頌聲作,謡令香。 功烈著,遺椒芳。 存覿榮,淪弗忘」。 其後二句摩滅難詳。 故錄其成文,以見其雅質,亦可佳也。 治平元年六月立秋日書。 【後漢老子銘〈延熹八年〉】 右漢《老子銘》。 按《桓帝本紀》云:延熹八年正月,遣中常侍左之苦縣祠老子。 至十一月,又遣中常侍管霸祠之。 而此碑雲「八月夢見老子而祠之」。 世言碑銘蔡邕作,今檢邕集無此文,皆不可知也。 【後漢堯祠祈雨碑〈延熹十年〉】 第41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4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