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某言:伏奉制命,蒙恩特授臣右正言、知制誥者。 伏以王者尊居萬民之上,而誠意能與下通,奄有四海之大,而惠澤得以遍及者,得非號令告詔發揮而已哉!然其為言也,質而不文,則不足以行遠而昭聖謨;麗而不典,則不足以示後而為世法。 居是職者,古難其人。 乃以愚臣,而當此選。 臣某〈中謝。 〉伏惟尊號皇帝陛下,茂仁聖之姿,荷祖宗之業,日慎一日,曾未少懈。 而自羌夷負固,邊鄙用師,勤儉率先於聖躬,焦勞常見于玉色。 雖有憂民之志而億姓未蘇,雖有欲治之心而群臣未副。 故每進一善,則未嘗不欲勸天下之能;每官一賢,則未始不欲盡人材之用。 雖以爵祿而砥礪,尚須訓誡之丁寧,尤假能言,以諭至意。 可稱是者,不又艱歟?伏念臣雖以儒術進身,本無辭藝可取,徒值向者時文之弊,偶能獨守好古之勤,志欲去于雕華,文反成於樸鄙。 本懼不適當世之用,敢期自結聖主之知?陛下獎之特深,用之太過。 此臣所以懇讓三四,至于辭窮。 而天意不回,寵命難止,尚慮頑然之未諭,更加使者以臨門。 恩出非常,理難屢黷。 及俯而受命,伏讀訓辭,則有必能復古之言,然後益知所責之重,夙夜惶惑,未知所措。 伏況文字之職,廁于侍從之班,在於周行,是為超擢。 不徒揮翰以為效,自當死節以報恩。 惟所使之,期于盡瘁。 【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 使謝上表〈原闕慶歷四年八月〉 【謝獎諭編次三朝故事表〈慶歷四年九月〉】 臣修言:今月二十八日,進奏院遞到詔書一道,以臣前奉詔編次《三朝故事》成,上進訖,特賜獎諭者。 聖後當天,孝循先志,嘉與左右,奉為大法。 成編上聞,懼不稱旨,蒙詔溫諭,以榮以悸。 臣某〈中謝。 〉臣聞藝祖造邦,翕受駿命,文綏武服,震萬方,十七年間,大業以定。 神宗享禦,睿謀獨斷,照奸以察,用賢以誠,政清法明,夷夏安樂。 章聖紹衣上下,錯國既安,玉帛走于庭,犀革于庫,刑賞有典,禮樂有經,草木人靈,鬯懋歡喜。 恭惟皇帝陛下以甚盛之德,位久大之業,日旰坐朝,昧爽思道,置器安處,納民大中。 尚惟一祖二宗之遠謨,有百世無疆之丕訓,君臣所以固附,天人所以調諧,法令所以必行,邦國所以從,天垂日皎,布在方冊。 爰詔近侍,採摭要實,秘在大府,用裨聖政。 蓋守成念夫至艱,孝者先乎善繼,睿心遠紹,振古與偕。 臣親被上音,適終論次,慮失煩簡,隕越待罪。 聖度兼貸,錫以褒言。 誓捐微軀,仰荷鴻覆。 瞻望宸無任激切。 【滁州謝上表〈慶歷五年十月〉】 臣某言:臣伏蒙聖恩,授臣依前右正言、知制誥、知滁州軍州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赴上訖者。 謗讒始作,大喧群口而可驚;誣罔終明,幸賴聖君之在上。 列職尚叨于清近,為邦仍竊于安閒。 祗荷恩榮,惟知感涕。 臣某〈中謝。 〉伏念臣生而孤苦,少則賤貧。 同母之親,惟存一妹,喪厥夫而無,攜孤女以來歸。 張氏此時,生才七歲。 臣愧無蓍龜前知之識,不能逆料其長大所為,在人情難棄于路隅,緣臣妹遂養于私室。 方今公私嫁娶,皆行姑舅婚姻。 況晟于臣宗,已隔再從;而張非己出,因謂無嫌。 乃未及笄,遽令出適。 然其既嫁五六年後,相去數千里間,不幸其人自為醜穢,臣之耳目不能接,思慮不能知。 而言者及臣,誠為非意,以至究窮於資產,固已吹析于毫毛。 若以攻臣之人,惡臣之甚,苟罹纖過,奚逭深文?蓋荷聖明之主張,得免羅織之冤枉。 然臣自蒙睿獎,嘗列諫垣,論議多及于貴權,指目不勝於怨怒。 若臣身不黜,則攻者不休,苟令讒巧之愈多,是速傾危于不保。 必欲為臣明辯,莫若付于獄官;必欲措臣少安,莫若置之閒處。 使其脫風波而遠去,避陷阱之危機。 雖臣善自為謀,所欲不過如此。 斯蓋尊號皇帝陛下,推天地之賜,廓日月之明,知臣幸逢主聖而敢危言,憫臣不顧身微而當眾怨,始終愛惜,委曲保全。 臣雖木石之心頑,實知君父之恩厚。 敢不虔遵明訓,上體寬仁,永堅不轉之心,更勵匪躬之節。 【賀章獻明肅章懿二皇后礻付廟表〈慶歷五年十月〉】 臣修言:伏睹十月九日赦書,章獻明肅皇后、章懿皇后廟禮畢者。 大孝發於宸衷,刑于四海;休氣乎美澤,賚及萬方。 華夏歡呼,人只咸悅。 臣某〈中賀。 〉恭惟尊號皇帝陛下,自天生德,繼聖垂衣,率勤儉以在躬,推仁恩而浹物。 動稽先訓,謙弗自專。 奉二後之慈靈,永懷罔極;詢百執之公議,所據有經。 然後肅清廟以載嚴,由宮而升。 上儀交舉,大慶咸均。 孝思永奉於嘗,懿範有光于典策。 臣守藩地近,受國恩深,欣盛事之親逢,與蒼生而共樂。 【賀礻付廟禮畢進奉銀五百兩狀】 右臣伏以廟容礻付室,一人式奉於孝思;方物充庭,萬國率從于奔走。 前件物堅剛挺質,粹美稱珍,勉修邦貢之儀,用罄臣忠之節。 【謝賜慶歷五年曆日表】 第2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2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