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弭獯戎之患,包漢、唐之境,然而塞垣儲亻待,罔遵古憲,俾仰給他州饋餉,此外固無築室、反耕、典農、營田之利。 倘遇凶荒,未免艱食。 雖有轉運,未免營田。 何嘗建明利害,稍致倉稟羨餘,但守空名,曾無實效。 當今之議,要在乎河北、河東、陝西戍兵之地,各特置營田使、副、判官,仍在不兼職。 若遇水潦行流之處,廣植亢稻;雖荒隙原田,亦當墾闢,播以五穀。 今河北保塞,河東並、汾,關中涇陽,悉有水地基址,惟有鄴中西門豹溉田之跡未見興起,得非後人務于因循,而無昔賢識邪?不然,何歷朝而下,涇陂如是? 或曰:亦嘗有人建議,良以溉導之時,瀕水之地,恐害及民田,由是而止。 斯乃腐儒之見爾,非經遠之士也。 夫利害相隨,古猶未免。 若利害相半,憚于改作猶可,苟利七害三,當須擇地而行,豈可以小害而妨大利哉? 夫如是,鄴中溉田之法若行,關畎水沖民田,只百戶妨閡,而能溉灌千萬頃。 瘠土所收,獲利益大,豈止利七而害三?亦嘗訪于彼州人士,僉曰溉田之跡湮廢茲久,土斷力田者不諳其事。 殊不知官中他日就功,但于涇陽鄭白渠和僱水工,及彼中負罪百姓,悉可分配此地,俾之開導。 民既見之,必倣傚矣,又豈成功之難?然後特置營田使、副、判官,專董其役。 西北二邊不間水陸,並仿此分職,何假飛芻輓粟、率鐘致石,坐困民力以供軍實哉! 【塞垣】 先王肇分九州,制定五服,必內諸侯而外夷狄,姑務息民,弗勤遠略。 其來也,調戍兵以禦之;其去也,備戰具以守之。 修利堤防,申嚴斥堠。 或來獻貢,得以覊縻。 蓋聖人制禦戎之常道,嚴尤所謂得其中策,古今大概,在乎謹邊防、守要害而已。 古之制塞垣也,與今尤異。 漢、唐之世,東自遼海、碣石、榆關、漁陽、盧龍、飛狐、雁門、雲中、馬邑、定襄,西抵五原、朔方諸郡,每歲匈奴高秋膠折。 塞上草衰,控弦南牧,陵犯漢境。 於是守邊之臣,防秋之士,據險而出奇兵,持重而待外寇。 近世晉高祖建義並門,得戎王為援,既已,乃以幽、薊山後諸郡為邪律之壽。 故今劃塞垣也,自滄海、乾寧、雄、霸、順安、廣信,由中山拒並、代,自茲關東無復關險。 故契丹奄有幽陵,遂絶古北之隘,往來全師入寇,徑度常山,陵獵全魏,澶淵之役以至飲馬于河,民不聊生矣。 非北虜雄盛如此,失于險固然也。 今既無山阜設險,所可恃者,惟夾峙壘,道引河流,固其復水,為險之勢,就其要害以鋭兵,茲亦護塞垣之一策也。 今廣信之西有鮑河,中山之北有唐河,盡可開決水勢,修利陂塘。 或導自長河之下,金山之北,派于廣信、安肅,達于保塞。 或包舉蒲陰,入于陽城。 然後積水瀰漫,橫絶紫塞,亦可謂險矣。 蒲陰、陽城,度其地勢,今塞上之要衝。 先是,胡馬將入寇,于茲城駐牙帳數日,伺漢兵之輕重。 或我師禦,乃長驅南下,我師既出,即戎人為全師歸重之地。 此所謂藉賊險而資寇兵,非中國之利。 今若修復雉堞,完聚兵谷,與諸城柵,刁斗相聞。 鮑、唐二水,交流其下。 虜騎縱至,無復投足之地,又焉有擾擾之患? 今之議者,方南北修好,恐邊庭生事。 然而戎狄之心,桀驁難信,貪我珍幣,蓄養鋭兵,伺吾人之憔悴,乘邊境之間隙,出乎不意,因肆猖獗。 茲乃不圖豫備疆場,而偷取安逸,弟弟相付,貽後世深患,復如何哉! ●卷六十一·居士外集卷十一 ◎經旨十八首 【易或問〈景四年〉】 或問曰:「王弼所用卦、爻、《彖》、《象》,其說善乎?」曰:「善矣,而未盡也。 夫卦者,時也。 時有治亂,卦有善惡。 然以《彖》、《象》而求卦義,則雖惡卦,聖人君子無不可為之時。 至其爻辭,則艱厲悔吝凶咎,雖善卦亦嘗不免。 是一卦之體而異用也。 卦、《彖》、《象》辭常易而明,爻辭常怪而隱。 是一卦之言而異體也。 知此,然後知《易》矣。 夫卦者,時也;爻者,各居其一位者也。 聖人君子道大而智周,故時無不可為。 凡卦及《彖》、《象》,統言一卦之義,為中人以上而設也。 爻之為位有得失,而居之者逆順六位,君子小人之雜居也。 君子之失位,小人之得位,皆凶也。 居其位而順其理者吉,逆其理者亦凶也。 六爻所以言得失順逆,而告人以吉凶也。 爻辭兼為中人以下而設也。 是以論卦多言吉,考爻多凶者,由此也。 卦、《彖》、《象》辭,大義也。 大義簡而要,故其辭易而明。 爻辭,占辭也。 佔有剛柔進退之理,逆順失得吉凶之象,而變動之不可常者也,必究人物之狀以為言,所以告人之詳也。 是故窮極萬物以取象,至于臀腓鼠豕,皆不遺其及于怪者,窮物而取象者也。 其多隱者,究物之深情也。 所以盡萬物之理,而為之萬事之占也。 」 第1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1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