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裔,陳州宛丘人。 父達,歷安、均、洺三州刺史,因家于洺。 重裔幼沈厚有勇,善騎射。 年未及冠,事莊宗為直,管契丹直。 從安汴、洛,累為禁軍指揮使。 晉天福中,鎮州安重榮謀叛,稱兵指闕,朝廷命杜重威率師拒之,賊陣于宗城東,晉遣齊軍擊之,再合不動。 杜重威懼,謀欲抽退,重裔曰:「兵家忌退,但請公分麾下兵擊其兩翼,重裔為公陷陣,當其中軍,彼必狼狽矣。 」重威從之,重榮即時退蹙,遂敗。 以功遷護聖右廂都指揮使,領費州刺史。 漢初,仍典禁軍,從征鄴都平,遷深州刺史。 淮夷以李守貞故,數侵邊地,以重裔為亳州防禦使,又令于徐州巡檢,兼知軍州,就加檢校太傅。 太祖踐阼,加爵邑,改功臣。 廣順元年夏,以疾卒,年五十有三。 贈武信軍節度使。 孫漢英,太原人也。 父重進,事唐武皇、莊宗為大將,賜姓,名存進,《唐書》有傳。 漢英少事戎伍,稍至都將,嘗為東面馬步軍都指揮使。 清泰初,興元節度使張虔釗失軍于岐下,遂以其地西臣于蜀,漢英兄漢韶,時為洋州節度使,因茲阻隔,亦送款于蜀,由是漢英與弟漢筠久之不調。 漢乾祐中,太祖西征蒲、雍,以漢英戚裡之分,奏于軍中指使。 蒲、雍平,班師,隱帝以漢英為絳州刺史、檢校司徒。 廣順元年冬,卒於都。 許遷,鄆州人也。 初為本州牙將,性剛褊。 漢乾祐初,為左屯衛將軍,與少府監馬從斌同監造漢祖山陵法物,節財省用,減數萬計。 改左監門大將軍,又加檢校司空。 漢末,權知隰州。 太祖踐阼,劉崇遣子鈞率兵寇平陽,路由於隰,賊眾攻城,城中兵少,遷感激指諭,士鬥兼倍,賊眾傷夷,尋自退去。 太祖降詔撫諭,正授隰州刺史。 遷切于除盜,嫉惡過當,或釘磔賊人,令部下臠割。 誤斷不合死罪人,其家詣闕致訟,詔下開封府獄。 時陳觀為知府,素與遷不協,深劾其事,欲追遷對訟,太祖以事狀可原,但罷郡而已。 遷既奉朝請,因大詬陳觀,謂王峻曰:「相公執政,所與參議,宜求賢德。 如陳觀者,為儒無家行,為官多任情,苟知其微,屠沽兒恥與為侶,況明公乎!」峻無以沮之。 既而嬰疾,請告歸汶上而卒。 趙鳳,冀州棗強縣人,幼讀書,舉童子。 既長,凶豪多力,以殺人暴掠為事,吏不能禁。 安重榮鎮常山,招集叛亡,鳳乃應募,既而犯法當死,即破械逾獄,遁而獲免。 天福中,趙延壽為契丹鄉導,歲侵深、冀,鳳往依焉。 《宋史·荊罕儒傳》:罕儒少無賴,與趙鳳、張輦為群盜,晉天福中,相率詣范陽,委贄燕王趙延壽,得掌兵權。 契丹主素聞其桀黠,署為羽林軍使,累遷羽林都指揮使,常令將兵在邊,貝、冀之民,日罹其患。 晉末,契丹入洛,鳳從至東京,授宿州防禦使。 漢祖即位,受代歸闕,尋授河陽行軍司馬。 乾祐初,入為龍武將軍。 丁父憂,起複授右千牛衛大將軍。 漢末,都城變起,兵集之夜,無不剽之室,唯鳳裡閭,兵不敢犯,人皆服其膽勇。 廣順初,用為宋、亳、宿三州巡檢使。 鳳出於伏莽,尤知盜之隱伏,乃誘致盜魁于麾下,厚待之,每桴鼓之發,無不擒捕,眾以為能,然平民因捕盜而破家者多矣。 鳳善事人,或使臣經由,靡不傾財厚奉,故得延譽而掩其醜跡。 太祖聞其幹事,用為單州刺史,既剛忿不仁,得位逾熾,刑獄之間,尤為不道。 嘗抑奪人之妻女,又以進奉南郊為名,率斂部民財貨,為人所訟。 廣順三年十二月,詔削奪鳳在身官爵,尋令賜死。 齊藏珍,少歷內職,累遷諸衛將軍。 前後監押兵師在外,頗稱幹事,然險訁皮無行,殘忍辯給,無不畏其利口。 廣順中,奉命滑州界巡護河堤,以弛慢致河決,除名,配沙門島。 世宗在西班時,與藏珍同列,每聆其談論,或剖判世務,似有可採。 及即位,自流所征還。 秦、鳳之役,令監偏師。 及淮上用兵,復委監護,與軍校何超領兵降下光州。 藏珍欺隱官物甚多,超以為不可,藏珍曰:「沙門島已有屋數間,不妨再去矣。 」其不畏法也如此。 世宗既破紫金山寨,追吳寇室渦口,因與藏珍言及克捷之狀。 對曰:「陛下神武之功,近代無比,于文德則未光。 」世宗頷之,又問以揚州之事,對曰:「揚州地實卑濕,食物例多腥腐。 臣去歲在彼,人以鱔魚饋臣者,視其盤中虯屈,一如蛇虺之狀,假使鸛雀有知,亦應不食,豈況於人哉!」其敷奏大率多此類,聞者無不悚然。 一日,又奏云:「唐景思已為刺史,臣猶未蒙聖澤。 」世宗俯而從之,時濠梁未下,即命為濠州行州刺史。 及張永德與李重進有間言,藏珍嘗遊說重進,洎壽陽兵回,諸將中有以藏珍之言上奏者。 世宗怒,急召赴闕。 四年夏,以其冒稱檢校官罪,按其事而斃之,蓋不欲暴其惡跡也。 王環,本真定人。 唐天成初,孟知祥鎮西川,環往事之,及知祥建號,環累典軍衛,孟昶嗣位,環常宿衛于中。 顯德二年秋,王師西伐,時環為鳳州節度使。 初,偏師傅其城下,為環所敗,裨將胡立為環所擒。 是冬,王師大集,急攻其城,蜀之援兵相次敗走。 環聞之,守備愈堅,王師攻擊數月方克。 城陷,環就擒。 及到闕,世宗以忠於所事,釋其罪,授若驍衛大將軍。 四年冬,世宗南征,環隨駕至泗州,遇疾而卒。 第3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3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