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恩,字保信,太原人。 父建立,潞州節度使,封韓王,《晉書》有傳。 守恩以門廕,幼為內職,遷懷、衛二州刺史,後歷諸衛將軍。 開運末,契丹陷中原,守恩時因假告歸於潞。 時潞州節度使張從恩懼契丹之盛,將朝于契丹。 以守恩婚家,甚倚信之,乃移牒守恩,請權為巡檢使。 從恩既去,守恩以潞城歸於漢祖,仍盡取從恩之家財。 《通鑒》云:從恩以副使趙行遷知留後,牒守恩權巡檢使,與高防佐之。 高防與守恩謀,遣指揮使李萬超白晝率眾大噪,斬趙行遷,推守恩權知昭義留後。 守恩殺契丹使者,舉鎮來降。 《宋史·李萬超傳》云:張從恩將棄城歸契丹,會前驍衛將軍王守恩服喪私第,從恩即委以後事遁去。 及契丹使至,專領郡務,守恩遂無所預,萬超奮然謂其部下曰:「我輩垂餌虎口,苟延旦夕之命,今欲殺使保其城,非止逃生,亦足建勛業,汝曹能乎?」眾皆躍然喜曰:「敢不唯命。 」遂率所部大噪入府署,殺其使,推守恩為帥,列狀以聞。 漢祖從其請,乃命史宏肇統兵,先渡河至潞,見萬超,語之曰:「收復此州,公之力也,吾欲殺守恩,以公為帥,可乎?」萬超對曰:「殺契丹使以推守恩,蓋為社稷計耳,今若賊害於人,自取其利,非宿心也。 」宏肇大奇之。 漢祖即以守恩為昭義軍節度使。 漢有天下,移鎮邠寧,加同平章事。 乾祐初,遷永興軍節度使。 時趙思綰已據長安,乃改授西京留守。 守恩性貪鄙,委任群小,以掊斂為務,雖病廢殘癃者,亦不免其稅率,人甚苦之。 洛都嘗有豪士,為二姓之會,守恩乃與伶人數輩夜造,自為賀客,因獲白金數笏而退。 太祖回自河中,駐軍于洛陽,詔以白文珂代之,守恩甚懼。 而洛人有曾為守恩非理割剝者,皆就其第征其舊物,守恩一一償之。 及赴闕,止奉朝請而已。 乾祐末,既殺史宏肇等,漢少帝召群臣上殿以諭之,時守恩越班而揚言曰:「陛下今日始睡覺矣。 」其出言鄙俚如此。 國初,授左衛上將軍。 顯德初,改右金吾衛上將軍,封許國公。 二年冬,舁疾歸洛而卒。 《五代史補》:周高祖為樞密,鳳翔、永興、河中三鎮反,高祖帶職出討之,回戈路由洛陽。 時王守恩為留守,以使相自專,乘檐子迎高祖于郊外,高祖遙見大怒,且疾驅入于公館。 久之,始令人傳旨,托以方浴,守恩不知其怒,但安坐俟久。 時白文珂在高祖麾下,召而謂曰:「王守恩乘檐子俟吾,誠無禮也,安可久為留守,汝宜急去代之。 」文珂不敢違,於是即時禮上。 頃之,吏馳去報守恩曰:「白侍中受樞密命,為留守訖。 」守恩大驚,奔馬而歸,但見家屬數百口皆被逐于通衢中,百姓莫不聚觀。 其亦有乘便號叫索取貸錢物者。 高祖使吏籍其數,立命償之,家財為之一空。 朝廷悚然,不甚為理。 孔知濬,字秀川,徐州滕縣人。 太子太師致仕勍之猶子也。 父延緘,左武衛大將軍致仕,年九十餘卒。 知濬仕梁為天興軍使。 同光末,勍鎮昭義,時莊宗用唐朝故事,以黃門為監軍,皆恃恩暴橫,節將不能制。 明宗鄴城之變,諸鎮多殺監軍。 時監潞者懼誅,欲誘鎮兵謀變,知濬伏甲于室,凌晨監軍來謁,執而殺之,軍城遂寧。 明宗嘉之,洎勍罷鎮,以知濬為澤州刺史,入為左驍衛大將軍。 長興、清泰中,歷唐、復、成三郡刺史。 晉高祖即位,用為奉國右廂都指揮使,領舒州刺史,從征范延光于鄴,遷宿州團練使,俄改隴州防禦使。 開運中,移刺鳳州,累官至檢校太傅。 河池據關防之要,密邇邛、蜀,兵少勢孤,知濬撫士得宜,人皆儘力,故西疆無牧圉之失。 契丹主稱制,署滑州節度使。 漢祖受命,自鎮入朝。 隱帝嗣位,授密州防禦使,逾歲,以疾受代歸朝。 廣順三年冬,卒於京師。 王繼宏,冀州南宮人。 少嘗為盜,攻剽閭裡,為吏所拘,械繫于鎮州獄,會赦免死,配隷本軍,時明宗作鎮,致之麾下。 晉高祖為明宗將,署為帳中小校。 天福中,為六宅副使。 性負氣不遜,禁中與同列忿爭,出配義州軍。 歲余,為奉國指揮使,從契丹主至相州,遂令以本軍戍守。 契丹主留高唐英為相州節度使。 唐英善待繼宏,每候其第,則升堂拜繼宏之母,贈遺甚厚,倚若親戚,又給以兵仗,略無猜忌。 會契丹主死,漢祖趨洛,唐英遣使歸款,漢祖大悅,將厚待唐英。 使未回,繼宏與指揮使樊暉等共殺唐英,繼宏自稱留後,令判官張易奉表於漢祖。 人或責以見利忘義,繼宏曰:「吾儕小人也,若不因利乘便,以求富貴,畢世以來,未可得志也。 」及漢祖征杜重威至德清軍,繼宏來朝,乃正授節旄。 是歲,就加檢校太傅。 節度判官張易,每見繼宏不法,必切言之,繼宏以為輕己。 乾祐中,因事誣奏殺之,尋又害觀察推官張制。 漢末,移鎮貝州,就加檢校太尉。 廣順初,加同平章事。 三年六月,移鎮河陽,會永壽節入覲,遇疾卒於京師,詔贈侍中。 子永昌,仕皇朝,歷內諸司使。 第3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3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