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壬午朔,幸泰州。 丁亥,復幸廣陵。 辛卯,幸迎鑾江口。 遣右武衛大將軍李繼勛率舟師至江島以觀寇。 癸巳,帝臨江望見賊船數十艘,命今上帥戰棹以追之,賊軍退去,今上直抵南岸,焚其營柵而回。 甲午,以右武衛大將軍李繼勛為左領軍上將軍。 乙未,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釗奏,大破賊軍于東氵布州。 丙申,江南李景遣其臣兵部侍郎陳覺奉表陳情,兼貢羅縠絹三千匹,乳茶三千斤,及香藥犀象等。 覺至行在,睹樓船戰棹已泊于江岸,以為自天而降,愕然大駭。 丁酉,荊南高保融奏,本道舟師已至鄂州。 戊戌,兩浙錢俶奏,差發戰棹四百艘,水軍萬七千人,已泊江岸,請師期。 己亥,今上率水軍破賊船百餘隻于瓜步。 是日,李景遣其臣劉承遇奉表以廬、舒、蘄、黃等四州來獻,且請以江為界,帝報曰:「皇帝恭問江南國主。 使人至,省奏請分割舒、廬、蘄、黃等州,畫江為界者。 頃逢多事,莫通玉帛之歡,適自近年,遂構干戈之役,兩地之交兵未息,蒸民之受弊斯多。 一昨再辱使人,重尋前意,將敦久要,須盡縷陳。 今者承遇爰來,封函覆至,請割州郡,仍定封疆,猥形信誓之辭,備認始終之意,既能如是,又復何求。 邊陲頓靜於煙塵,師旅便還於京闕,永言欣慰,深切誠懷。 其常、潤一路及沿江兵棹,今已指揮抽退;兼兩浙、荊南、湖南水陸兵士,各令罷兵;其廬、黃、蘄三路將士,亦遣抽拔近內,候彼中起揭逐處將員及軍都家口丁畢,只請差人勾喚在彼將校,交割州城」雲。 淮南平,凡得州十四、縣六十、戶二十二萬六千五百七十四。 先是,李景以江南危蹙,謀欲傳位於世子,使附庸於我,故遣陳覺上表陳敘。 至是帝以既許其通好,乃降書以答之,曰:「別睹來章,備形縟旨,敘此日傳讓之意,述向來高尚之懷。 仍以數歲已還。 交兵不息,備論追悔之事,無非克責之辭,雖古人有引咎責躬,因災致懼,亦無以過此也。 況君血氣方剛,春秋甚富,為一方之英主,得百姓之歡心。 即今南北才通,疆埸甫定,是玉帛交馳之始,乃干戈載戢之初,豈可高謝君臨,輕辭世務,與其慕希夷之道,曷若行康濟之心。 重念天災流行,分野常事,前代賢哲所不能逃。 苟盛德之日新,則景福之彌遠,勉修政理,勿倦經綸,保高義于初終,垂遠圖于家國,流芳貽慶,不亦美乎!」庚子,詔曰:「比者以近年貢舉,頗事因循,頻詔有司精加試練,所冀去留無濫,優劣昭然。 昨據貢院奏,今年新及第進士等,所試文字或有否臧,爰命辭臣再令考覆,庶涇、渭之不雜,免玉石之相參。 其劉坦、戰貽慶、李頌、徐緯、張覲等詩賦稍優,宜放及第;王 汾據其文辭,亦未精當,念以頃曾剝落,特與成名;熊若谷、陳保衡皆是遠人,深可嗟念,亦放及第;郭峻、趙保雍、楊丹、安元度、張昉、董咸則、杜思道等未甚苦辛,並從退黜,更宜修進,以俟將來。 知貢舉、右諫議大夫劉濤選士不當,有失用心,責授右贊善大夫,俾令省過,以戒當官。 」先是,濤于東京放榜後,引新及第進士劉坦已下一十五人赴行在,帝命翰林學士李昉覆試,故有是命。 壬寅,復幸揚州,改廬州軍額為保信軍。 甲辰,以右龍武統軍趙贊為廬州節度使,以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釗為淮南節度使兼殿前副指揮使。 遣鹽城監使申屠諤賫書及禦馬一十匹、金銀銜全、散馬四十匹、羊千口,賜江南李景。 諤先為王師所俘,故遣之。 丙午,江南李景遣所署宰相馮延巳獻犒軍銀十萬兩、絹十萬匹、錢十萬貫、茶五十萬斤、米麥二十萬石。 庚戌,詔:「故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故升府節度使徐溫各給守塚戶,應江南臣僚有先代墳墓在江北者,委所在長吏差人檢校。 」辛亥,李景遣所署臨汝郡公徐遼進買宴錢二百萬並遣伶官五十人與遼俱來獻壽觴。 夏四月癸丑,宴從臣及江南進奉使馮延巳等於行宮,徐遼代李景捧壽觴以獻,進金酒器、禦衣、犀帶、金銀、錦綺、鞍馬等。 乙卯,車駕發揚州還京。 丙辰,太常博士、權知宿州軍州事趙礪除名,坐推劾弛慢也。 先是,翰林醫官馬道元進狀,訴壽州界被賊殺卻男,獲正賊,見在宿州,本州不為勘斷。 帝大怒,遣端明殿學士竇儀乘驛往按之,及獄成,坐族死者二十四人。 儀奉辭之日,帝旨甚峻,故儀之用刑傷于深刻。 戊午,以前延州留後李彥頵為滄州留後。 庚申,新太廟成,遷五廟神主入于其室。 壬申,至自淮南。 癸酉,命宣徽北院使昝居潤判開封府事。 甲戌,澶州節度使張永德準詔赴北邊,以契丹犯境故也。 丁丑,兩浙奏,四月十九日杭州火,廬舍府署延燒殆盡。 第3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3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