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謂張永德曰:「樊愛能及偏裨七十餘人,吾欲盡按軍法,何如?」對曰:「必欲開拓疆宇,威加四海,安可已也!」世宗善其言,悉誅愛能等以徇,軍聲始振。 庚子,以侍衛馬步都虞候李重進為許州節度使,以宣徽南院使向訓為滑州節度使,以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為武信軍節度使,職並如故。 以滑州節度使白重贊為鄜州節度使,以鄭州防禦使史彥超為華州節度使,賞高平之功也。 以晉州節度使藥元福為同州節度使,以宣徽北院使楊廷璋為晉州節度使,以同州節度使張鐸為彰義軍節度使,以客省使吳延祚為宣徽北院使,以龍捷左廂都指揮使李千為蔡州防禦使,以龍捷右廂都指揮使田中為密州防禦使,以虎捷右廂都指揮使張順為登州防禦使,以龍捷左第二軍都指揮使孫延進為鄭州防禦使,以前耀州團練使符彥能為澤州防禦使,以散員都指揮使李繼勛為殿前都虞候,以殿前都虞候韓令坤為龍捷左廂都指揮使,以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趙宏殷為龍捷右廂都指揮使,以散員都指揮使慕容延釗為虎捷左廂都指揮使,以控鶴第一軍都指揮使趙鼎為虎捷右廂都指揮使,並遙授團練使,其餘改轉有差。 壬寅,以天雄軍節度使、衛王符彥卿為河東行營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以澶州節度使郭崇為行營副部署;以宣徽南院使向訓為行營兵馬都監;以侍衛都虞候李重進為行營都虞候。 以華州節度使史彥超為先鋒都指揮使,領步騎二萬,進討河東。 詔河中節度使王彥超、陝府節度使韓通,率兵自陰地關討賊。 以河陽節度使劉詞為隨駕都部署,以鄜州節度使白重贊為隨駕副部署。 夏四月乙巳,太祖靈駕發東京。 乙卯,葬于嵩陵。 河中節度使王彥超奏,偽汾州防禦使董希顏以城歸順。 《宋史·王彥超傳》:彥超自陰地關與符彥卿會兵圍汾州,諸將請急攻,彥超曰:「城已危矣,旦暮將降,我士卒精鋭,驅以先登,必死傷者眾,少待之。 」翼日,州將董希顏果降。 丙辰,偽遼州刺史張漢超以城歸順。 丁巳,幸柏谷寺。 遣右仆射、平章事、判三司李穀赴河東城下,計度軍儲。 詔河東城下諸將,招撫戶口,禁止侵掠,只令徵納當年租稅,及募民入粟五百斛、草五百圍者賜出身,千斛、千圍者授州縣官。 辛酉,符彥卿奏,嵐、憲二州歸順。 壬戌,制立衛國夫人符氏為皇后,仍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 王彥超奏,收下石州,獲偽刺史安彥進。 《宋史·王彥超傳》:引兵趣石州,彥超親鼓士乘城,躬冒矢石,數日下之,擒其守將安彥進獻行在。 癸亥,偽沁州刺史李廷誨以城歸順。 甲子,皇妹壽安公主張氏進封晉國長公主。 乙丑,東京奏,太師、中書令馮道薨。 丙寅,太祖皇帝神主祔于太廟。 庚午,曲赦潞州見禁罪人,除死罪外並釋放。 是日,車駕發潞州,親征劉崇。 癸酉,忻州偽監軍李勍殺其刺史趙皋及契丹所遣大將楊努瑚,以州城歸順。 詔授李勍忻州刺史。 五月乙亥,以尚書右丞邊歸讜守本官,充樞密直學士;以尚書戶部侍郎陶穀守本官,充翰林學士。 《宋史·陶穀傳》:從征太原,時魚崇諒迎母后至,穀乘間言曰:「崇諒宿留不來,有顧望意。 」世宗頗疑之。 崇諒又表陳母病,詔許歸陝州就養,以穀為翰林學士。 丙子,車駕至太原城下。 是日,偽代州防禦使鄭處謙以城歸順。 丁丑,觀兵于太原城下,帝親自慰勉,錫賚有差。 升代州為節鎮,以靜塞軍為額,以鄭處謙為節度使。 戊寅,斬偽命石州刺史安彥進于太原城下,以其拒王師也。 庚辰,以前忠武軍節度使郭從義為天平軍節度使。 遣符彥卿、郭從義、向訓、白重贊、史彥超等,率步騎萬餘赴忻州。 《宋史·符彥卿傳》:彥卿之行也,世宗以並人雖敗,朝廷饋運不繼,未議攻擊,且令觀兵城下,徐圖進取。 及周師入境,汾、晉吏民望風款接,皆以久罹虐政,願輸軍需以資兵力。 世宗從之,而連下數州。 彥卿等皆以芻糧未備,欲旋軍,世宗不之省,乃調山東近郡輓軍食濟之。 是夜大風,發屋拔樹。 壬午,以宰臣李穀判太原行府事。 辛丑,升府州為節鎮,以永安軍為軍額,以本州防禦使折德扆為節度使。 六月癸卯朔,詔班師,車駕發離太原。 時大集兵賦,及征山東、懷、孟、蒲、陝丁夫數萬,急攻其城,旦夕之間,期于必取。 會大雨時行,軍士勞苦,復以忻口之師不振,帝遂決旋師之意。 指麾之間,頗傷匆遽,部伍紛亂,無復嚴整,不逞之徒訛言相恐,隨軍資用頗有遺失者,賊城之下,糧草數十萬,悉焚棄之。 《通鑒考異》引《晉陽見聞錄》:六月旦,周師南轅返騑,惟數百騎,間之以步卒千人,長槍赤甲,衒趫捷跳樑于城隅,晡晚殺行而抽退。 《宋史·藥元福傳》:詔令班師,元福上言曰:「進軍甚易,退軍甚難。 」世宗曰:「一以委卿。 」遂部分卒伍為方陣而南,元福以麾下為後殿。 崇果出兵來追,元福擊走之。 乙巳,車駕至潞州。 癸丑,帝發潞州。 乙丑,幸新鄭縣。 丙寅,帝親拜嵩陵,祭奠而退。 賜守陵將吏及近陵戶帛有差。 《五代會要》:顯德元年二月,車駕征太原回,親拜嵩陵,望陵號慟。 至陵所,俯伏哀泣,感於左右,再拜訖,祭奠而退。 庚午,帝至自河東。 第3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3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