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二年夏四月,加檢校太保。 八月,改許州節度使,典軍如故。 三年夏四月,加檢校太傅。 冬十月,授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十一月,移授宋州,加檢校太尉。 十二月,加同平章事。 時帝與杜重威同制加恩,帝憤然不樂,懇讓不受,杜門不出者數日。 《通監》:知遠自以有佐命功,重威起於外戚,無大功,恥與之同制。 制下數日,杜門四表辭不受。 晉高祖怒,召宰相趙瑩等議落帝兵權,任歸私第。 瑩等以為不可,乃遣端明殿學士和凝就第宣諭,帝乃承命。 五年三月,改鄴都留守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九月,奉詔赴闕,晉高祖幸其第。 六年七月,授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 七年正月,加侍中。 時天下大蝗,惟不入河東界。 六月,晉高祖崩于鄴宮,少帝即位,加帝檢校太師。 八年三月,進位中書令。 開運元年正月,契丹南下,契丹主以大軍直抵澶州,遣蕃將偉王率兵入雁門。 朝廷以帝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帝大破偉王于忻口。 尋奉詔起兵至土門,軍至樂平,會契丹退,乃還。 三月,封太原王。 七月,兼北面行營都統。 二年四月,封北平王。 三年五月,加守太尉。 是月,帝誅吐渾白承福等五族凡四百人,以別部王義宗統其餘眾。 九月,案:此下有脫文。 犯塞,帝親率牙兵至朔州南陽武谷,大破之。 《東都事略·郭進傳》:契丹屠安陽,高祖遣進拒戰,契丹敗走,以功除刺吏。 十一月,契丹主率蕃漢大軍由易、定抵鎮州,杜重威等駐軍于中渡橋以禦之。 十二月十日,杜重威等以全軍降于契丹。 十七日,相州節度使張彥澤受契丹命,陷京城,遷少帝于開封府。 帝聞之大駭,分兵守境,以備寇患。 天福十二年春正月丁亥朔,契丹主入東京。 癸巳,晉少帝蒙塵于封禪寺。 癸卯,少帝北遷。 二月丁巳朔,契丹主具漢法服,禦崇元殿受朝,制改晉國為大遼國,大赦天下,號會同十年。 是月,帝遣牙將王峻奉表於契丹,契丹主賜詔褒美,呼帝為兒,又賜木柺一。 蕃法,貴重大臣方得此賜,亦猶漢儀賜几杖之比也。 王峻持柺而歸,契丹望之皆避路。 及峻至太原,帝知契丹政亂,乃議建號焉。 是月,秦州節度使何建以其地入于蜀。 戊辰,河東行軍司馬張彥威與文武將吏等,以中原無主,帝威望日隆,群情所屬,上箋勸進,帝謙讓不允。 自是群官三上箋,諸軍將吏、緇黃耆耋,相次迫請,教答允之。 庚午,陝府屯駐奉國指揮使趙暉、侯章、都頭王晏殺契丹監軍及副使劉願,暉自稱留後。 契丹因授暉陝州兵馬留後,侯章為本州馬步軍都指揮使,王晏為副都指揮使,暉等不受命。 《宋史·王晏傳》:開運末,與本軍都校趙暉、忠衛都校侯章等戍陝州。 會契丹至汴,遣其將劉願據陝,恣行暴虐。 晏與暉等謀曰:「今契丹南侵,天下洶洶,英雄豪傑固當乘時自奮。 且聞太原劉公,威德遠被,人心歸服,若殺願送款河東,為天下倡首,則取富貴如反掌耳!」暉等然之。 晏乃率敢死士數人,夜逾城入府署,劫庫兵給其徒。 遲明,斬願首懸府門外。 眾請暉為帥,章為本城副指揮使、內外巡檢使兼都虞候,乃遣其子漢倫奉表晉陽。 辛未,帝于太原宮受冊,即皇帝位,制改晉開運四年為天福十二年。 《契丹國志》云:漢祖仍稱天福年號,曰:「予未忍忘晉也。 」甲戌,帝以晉帝舉族北遷,憤惋久之。 是日,率親兵趨土門路,邀迎晉帝至壽陽,聞其已過,乃還。 契丹聞帝建號,偽制削奪帝官爵。 以通事耿崇美為潞州節度使,高唐英為相州節度使,崔廷勛為河陽節度使,以扼要害之地。 丁丑,磁州賊帥梁暉據相州。 己卯,帝遣都將史宏肇率兵討代州,平之。 初,代州刺史王暉叛歸契丹,宏肇一鼓而拔之,斬暉以徇。 庚辰,權晉州兵馬留後張晏洪奏,軍亂,殺知州副使駱從朗及括錢使、諫議大夫趙熙,以城歸順。 時晉州留後劉在明赴東京,朝于契丹,從朗知軍州事,帝方遣使張晏洪、辛處明等告諭登極,從朗囚之本城。 大將藥可儔殺從朗於理所,州民相率害趙熙,三軍請晏洪為留後,處明為都監。 辛巳,權陝州留後趙暉、權潞州留後王守恩,並上表歸順。 癸未,澶州賊帥王瓊與其眾斷本州浮橋,瓊敗,死之。 時契丹以族人朗鄂為澶州節度使,朗鄂性貪虐,吏民苦之。 瓊為水運什長,乃構夏津賊帥張乙,得千餘人,沿河而上,中夜竊發,自南城殺守將,絶浮航,入北城,朗悟據牙城以拒之。 數日,會契丹救至,瓊敗死焉。 契丹主初聞其變也,懼甚,由是大河之南無久留之意,尋遣天雄軍節度使杜重威歸鎮。 第29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2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