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顗,字伯真,京兆萬年人。 曾祖希齊,湖州司功參軍。 祖宏慶,蘇州刺史。 父荊,國子祭酒。 顗少蠢,惇厚,靡事容貌,任其自然,流輩未之重,唯兵部侍郎司空圖深器之,以女妻焉。 顗性仁恕,多為仆妾所欺,心雖察之,而不能面折,終身無喜怒。 不知錢百之為陌,黍百之為銖,凡家人市貨百物,入增其倍,出減其半,不詢其由,無擔石之儲,心不隕獲。 唐末,隨計入洛,出遊嵩山,有白衣丈夫拜于路側,請為僮僕。 顗辭不納。 乃曰:「鬼神享于德,君子孚于信。 余則鬼也,將以托賢者之德,通化工之信,幸無辭焉。 昔余掌事陰府,承命攝人之魂氣,名氏同而其人非,且富有壽算,復而歸之,則筋骸已敗,由是獲譴,使不得為陽生。 公中夏之相輔也,今為謁中天之祠,若以某姓名求之,神必許諾。 」顗因為之虔禱而還,白衣迎于山下,曰:「余免其苦矣。 」拜謝而退。 顗次年擢進士第。 梁貞明中,歷校書郎、登封令、右補闕、禮部員外郎,召入翰林,累遷至中書舍人。 唐莊宗平梁,以例貶復州司馬,歲余牽復,授左散騎常侍,歷兵吏部侍郎、尚書左丞。 唐末帝即位,講求輔相,乃書朝中清望官十餘人姓名置於瓶中,清夜焚香而挾之,既而得盧文紀與顗,遂拜中書侍郎、平章事。 制前一日,嵩山白衣來謁,謂顗曰:「公明日為相。 」其言無差,冥數固先定矣。 高祖登極,罷相為刑部尚書,俄遷戶部尚書。 天福五年冬卒,年七十五。 贈左仆射。 子惟和嗣。 顗疏於財,而禦家無術,既死,斂葬之資不備,家人俟賻物及鬻第方能舉喪而去。 士大夫愛其廉而鄙其拙。 呂琦,字輝山,幽州安次人也。 祖壽,瀛州景城主簿。 父兗,滄州節度判官,累至檢校右庶子。 劉守光攻陷滄州,琦父兗被擒,族之。 琦時年十五,為吏追攝,將就戮焉。 有趙玉者,幽、薊之義士也,久游于兗之門下,見琦臨危,乃紿謂監者曰:「此子某之同氣也,幸無濫焉。 」監者信之,即引之俱去。 行一舍,琦困于徒步,以足病告,玉負之而行,逾數百里,因變姓名,乞食于路,乃免其禍。 年弱冠,以家門遇禍,邈無所依,乃勵志勤學,多游于汾、晉。 唐天祐中,莊宗方開霸府,翹佇賢士,墨制授琦代州軍事判官,秩滿歸太原,監軍使張承業重琦器量,禮遇尤厚。 天成初,拜琦殿中侍御史,遷駕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 會河陽帑吏竊財事發,詔軍巡院鞫之。 時軍巡使尹訓怙勢納賂,枉直相反,俄有訴冤于闕下者,詔琦按之,既驗其奸,乃上言請治尹訓,沮而不行。 琦連奏不已,訓知其不免,自殺于家,其獄遂明,蒙活者甚眾,自是朝廷多琦之公直。 高祖建義于太原,唐末帝幸懷州,趙德鈞駐軍于團柏谷,末帝以琦嘗在德鈞幕下,因令賫都統使官告以賜之,且犒其軍焉。 及觀軍于北陲,館于忻州,會晉祖降下晉安寨,遣使告于近郡,琦適遇其使,即斬之以聞,尋率郡兵千人間道而歸。 高祖入洛,亦弗之責,止改授秘書監而已。 天福中,預修《唐書》,權掌選部,皆有能名焉。 累遷禮部、刑部、戶部、兵部侍郎,階至金紫光祿大夫,爵至開國子。 琦美風儀,有器概,雖以剛直聞于時,而內實仁恕。 初,高祖謀求輔相,時宰臣李崧力薦琦于高祖,雲可大用。 高祖數召琦于便殿,言及當世事,甚奇之,方將倚以為相,忽遇疾而逝,人皆惜之。 梁文矩,字德儀,鄆州人。 父景,秘書少監。 梁福王友璋好接賓客,文矩少游其門,初試太子校書,轉秘書郎。 友璋領鄆州,奏為項城令,及移鎮徐方,闢為從事。 友璋卒,改兗州觀察判官。 時莊宗遣明宗襲據鄆州,文矩以父母在鄆,一旦隔越,不知存亡,為子之情,戀望如灼,遂間路歸鄆,尋謁莊宗。 莊宗喜之,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在明宗幕下。 明宗歷汴、恆二鎮,皆隨府遷職。 天成初,授右諫議大夫,知宣武軍軍州事,歷御史中丞、吏部侍郎、禮部尚書、西都副留守,判京兆府事,繼改兵部尚書。 文矩以嘗事霸府,每懷公輔之望。 時高祖自外鎮入覲,嘗薦于明宗曰:「梁文矩早事陛下,甚有勤勞,未升相輔,外論慊之。 」明宗曰:「久忘此人,吾之過也。 」尋有旨降命,會丁外憂而止。 清泰初,拜太常卿。 高祖即位,授吏部尚書,改太子少師。 文矩喜清靜之教,聚道書數千卷,企慕赤松、留侯之事,而服食尤盡其善。 後因風痹,上章請退,以太子太保致仕,居洛陽久之。 天福八年,以疾卒,時年五十九。 贈太子太傅。 第2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2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