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庚寅朔,以兵部郎中劉皞為太府卿。 戊戌,以前同州節度使馮道為鄧州節度使。 定州奏,部民相次擄殺流移,約五千餘戶。 青州奏,全家殍死者一百一十二戶。 沂州奏,淮南遣海州刺史領兵一千五百人,應接賊頭常知及。 詔兗州安審琦領兵捕逐。 甲辰,以前太子賓客韋勛為太子賓客。 兗州安審琦奏,淮賊抽退,賊頭常知及與相次首領武約等並乞歸命。 丁未,幸大年莊,遊船習射。 帝醉甚,賜群官器帛有差,夜分方歸內。 戊申,以鄜州留後李殷為定州節度使。 辛亥,詔皇甫遇為北面行營都部署,張彥澤為副,李殷為都監,領兵赴易、定等州,尋止其行。 甲寅,以貝州留後樑漢璋為貝州節度使,以左神武統軍郭謹為鄜州節度使。 六月庚申朔,登州奏,文登縣部內有銅佛像四、瓷佛像十,自地踴出。 狼山招收指揮使孫方簡叛,據狼山歸契丹。 乙丑,詔諸道不得橫薦官僚,如本處幕府有闕,即得奏薦。 丙寅,以前昭義軍節度使李從敏為河陽節度使,以河陽節度使兼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馮暉為靈州節度使。 壬午,以鄆州節度使兼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高行周為宋州節度使,加兼中書令,充北面行營副都統;以宋州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案:以下有闕文。 定州奏,蕃寇壓境。 詔李守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滑州皇甫遇為副,相州張彥澤充馬軍都指揮使,定州李殷充步軍都指揮使。 七月壬辰,以禮部尚書王延為刑部尚書,以工部尚書王松為禮部尚書,以太常卿龍敏為工部尚書,以左丞李慎儀為太常卿,以吏部侍郎張昭遠為左丞,以右丞李詳為吏部侍郎,以前義州刺史李為右丞。 前晉昌軍節度使安彥威薨,輟朝,贈太師。 丙申,兩浙節度使、吳越國王錢宏佐加守太師,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加守太尉。 滄州奏,蕃寇攻饒安縣。 楊劉口河決西岸,水闊四十里。 以前鄧州節度使劉景岩為太子太師致仕。 辛亥,宋州谷熟縣河水雨水一概東流,漂沒秋稼。 丁巳,大理卿李專美卒。 戊午,詔偽清泰朝經削奪官爵硃宏昭、馮贇、康義誠、王思同、藥彥稠等,並復其官爵。 自夏初至是,河南、河北諸州郡餓死者數萬人,群盜蜂起,剽略縣鎮,霖雨不止,川澤泛漲,損害秋稼。 八月己未朔,以左諫議大夫裴羽為給事中。 庚申,李守貞、皇甫遇駐軍定州。 辛酉,幸南莊,召從臣宴樂,至暮還宮。 詔潞州運糧十三萬赴恆州。 癸亥,以右散騎常侍張煦為青州刺史。 李守貞奏,大軍至望都縣,相次至長城北,遇敵千餘騎,轉鬥四十里,斬蕃將嘉哩相公。 丁卯,詔班師。 庚午,以前亳州防禦使邊蔚為戶部侍郎;以刑部侍郎李式為戶部侍郎,充三司副使;以禮部侍郎盧價為刑部侍郎;以樞密直學士、左散騎常侍邊光范為禮部侍郎充職。 《宋史·邊光范傳》:少帝以光范籓邸舊僚,待遇尤厚。 因游宴,見光范位翰林學士下,即日拜尚書禮部侍郎、知制誥,充翰林學士,仍直樞密使院。 辛未,以右龍武統軍周密為延州節度使。 癸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奏,誅吐渾大首領白承福、白鐵匱、赫連海龍等,並夷其族凡四百口,蓋利其孳畜財寶也,人皆冤之。 甲戌,以大理少卿劇可久為大理卿。 棣州刺史慕容彥超削奪在身官爵,房州安置,坐前任濮州擅出省倉麥及私賣官面,準法處死,太原節度使劉知遠上表救之,故貸其死。 丙戌,靈州馮暉奏,與威州刺史藥元福于威州土橋西一百里遇吐蕃七千餘人,大破之,斬首千餘級。 是月,秦州雨,兩旬不止,鄴都雨水一丈,洛京、鄭州、貝州大水,鄴都、夏津臨清兩縣,餓死民凡三千三百。 盜入臨濮、費縣。 第24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2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