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二年夏五月丙申朔,帝禦崇元殿受朝,大赦天下。 丁酉,以右衛上將軍馬萬為左金吾上將軍致仕。 戊戌,陝州節度使宋彥筠移鎮鄧州,澶州節度使何建移鎮河陽。 以左神武統軍潘環為澶州節度使,以宣徽北院使李彥韜遙領壽州節度使兼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以滄州節度使田武遙領夔州節度使兼侍衛步軍都指揮使。 辛亥,白虹貫日。 壬子,宰臣桑維翰、劉昫、李崧、和凝並加階爵。 禮部尚書竇貞固改刑部尚書,太常寺卿王松改工部尚書。 以尚書左丞龍敏為太常卿;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李慎儀為尚書左丞;以御史中丞張允為兵部侍郎、知制誥,充翰林學士承旨;以左諫議大夫顏衎為御史中丞;《宋史·顏衎傳》:喪亂之後,朝綱不振,衎執憲頗有風采,嘗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籓賓佐,復有以私故細事求假外拜,州郡無參謁之儀,出入失風憲之體,漸恐四方得以輕易,百闢無所準繩。 請自今籓鎮幕僚,勿得任台官;雖親王宰相出鎮,亦不得奏充賓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雜務。 」詔惟闢召入幕,余從其請。 以兵部侍郎、宏文館學士、判館事田敏為國子祭酒;以戶部侍郎段希堯為兵部侍郎;以工部侍郎邊蔚為戶部侍郎,依前權知開封府事;以左散騎常侍李式為工部侍郎;以給事中王仁裕為左散騎常侍。 甲寅,以華州節度使趙瑩為開封尹,以皇弟開封尹重睿為秦州節度使,以宣徽南院使劉繼勛為華州節度使,以前鄆州節度使張從恩為晉州節度使。 丙辰,杜威來朝。 定州奏,大風雹,北嶽廟殿宇樹木悉摧敗之。 六月乙丑朔,帝禦崇元殿,百官入閣。 監修國史劉昫、史官張昭遠等以新修《唐書》紀、志、列傳並目錄凡二百三捲上之。 賜器帛有差。 癸酉,以恆州節度使杜威為天雄軍節度使,充鄴都留守;以鄴都留守馬全節為恆州節度使;以翰林學士、金部郎中、知制誥徐台符為中書舍人;以翰林學士、禮部郎中、知制誥李浣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都官郎中劉溫叟加知制誥;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范質改比部郎中、知制誥,並依舊充職;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張沆本官充學士;以太常少卿陶穀為中書舍人。 《宋史·陶穀傳》:穀性急率,嘗與兗帥安審信集會,杯酒相失,為審信所奏,時方姑息武臣,穀坐責授太常少卿。 嘗上言:「頃蒞西台,每見台司詳斷刑獄,少有即時決者。 至于閭閻夫婦,小有爭訟,淹滯即時;坊市死亡喪葬,必候台司判狀;奴婢病亡,亦須檢驗。 吏因緣為奸,而邀求不已,經旬不獲埋瘞。 望申條約,以革其弊。 」從之。 俄拜中書舍人。 己亥,以邠州節度使劉景岩為陝州節度使。 己卯,新授恆州節度使馬全節卒,輟朝,贈中書令。 壬午,大理卿張仁願卒,贈秘書監。 遣刑部尚書竇貞固等分詣寺觀禱雨。 己丑,以定州節度使王周為恆州節度使,以前易州刺史安審約為定州留後。 是月,兩京及州郡十五並奏旱。 秋七月乙未朔,以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夔州節度使田武為昭義軍節度使。 甲寅,左諫議大夫李元龜奏,請禁止天下僧尼典買院舍,從之。 丙辰,前少府監李楷貶坊州司戶,坐冒請逃死吏人衣糧入己故也。 庚申,以前齊州防禦使薛可言為延州兵馬留後。 八月甲子朔,日有蝕之。 中書舍人陶穀奏,請權廢太常寺二舞郎。 從之。 丙寅,宰臣和凝罷相,守右仆射。 以樞密使馮玉為中書侍郎、平章事,使如故。 乙亥,詔:「諸御史今後除準式請假外,不得以細故小事請假離京;除奉制命差推事及按察外,不得以諸雜細務差出。 」丙子,以靈州節度使馮暉為邠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以前鄜州節度使丁審琪為左羽林統軍;以前鄜州節度使郭謹為左神武統軍。 西京留司御史台奏:「新授鄧州節度使宋彥筠于銀沙灘斬頭鄭溫。 」詔鞫之,款云:「彥筠出身軍旅,不知事體,不合專擅行法。 」詔釋其罪。 以工部尚書王松權知貢舉。 丁丑,以前晉州節度使安叔千為右金吾上將軍;以三司副使、給事中李穀為磁州刺史,充北面水陸轉運使。 分遣使臣于諸道率馬。 戊寅,以左金吾上將軍皇甫立為左衛上將軍,以右羽林統軍李懷忠為左武衛上將軍。 庚辰,新授潞州節度使田武卒,輟朝,贈太尉。 戊子,湖南奏,靜江軍節度使馬希杲卒。 九月丙申,以西京留守、北面馬步軍都排陣使景延廣為北面行營副招討使。 丁酉,以刑部侍郎趙遠為戶部侍郎,以工部侍郎李式為刑部侍郎,以中書舍人盧價為工部侍郎。 價久次綸闈,舊例合轉禮部侍郎或御史中丞,宰臣馮玉擬此官,桑維翰以為資望淺,不署狀。 無何,維翰休沐數日,玉獨奏行之,維翰由是不樂,與玉有間矣。 己亥,幸繁台觀馬,遂幸李守貞第。 庚子,以晉州節度使張從恩為潞州節度使。 吏部侍郎張昭遠加階爵,酬修《唐史》之勞也。 《宋史·張昭遠傳》:加金紫階,進爵邑。 戊申,升曹州為節鎮,以威信軍為軍額。 詔李守貞率兵屯澶州。 己酉,月掩昴宿。 以宣徽北院使焦繼勛為宣徽南院使,以內客省使孟承誨為宣徽北院使。 壬子,以前太子詹事王居敏為鴻臚卿,李專美為大理卿,以太子賓客致仕馬裔孫為太子詹事。 甲寅,移泰州理所于滿城縣。 乙卯,詔相州節度使張彥澤率兵屯恆州。 第2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2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