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甲辰朔,遣石贇守麻家口,何建守楊劉鎮,白再榮守馬家渡,安彥威守河陽。 鄆州奏,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契丹,又與楊光遠潛約,引契丹于馬家渡濟河。 時郭謹在汶陽,遣左武衛將軍蔡行遇率數百騎赴之。 遇伏兵于葭葦中,突然而出,轉斗數合,部下皆遁,行遇為賊所執,鋒鏑重傷,不能乘馬,坐畚中舁至幕帳。 遣李守貞等水陸進兵而下,以救汶陽。 丙午,先鋒指揮使石公霸與契丹遇于戚城之北,為契丹所圍。 高行周、符彥卿方息于林下,聞賊至駭愕,督軍而進。 契丹眾甚盛,被圍數重,遣人馳告景延廣,請益師。 延廣遲留,候帝進止。 行周等大噪,瞋目奮擊賊眾,傷死者甚多,帝自禦親兵救之方解。 《宋史·符彥卿傳》:契丹騎兵數萬,圍高行周于鐵丘,諸將莫敢當其鋒,彥卿獨引數百騎擊之,遼人遁去,行周得免。 《高懷德傳》:至戚城,被圍數重,援兵不至,危甚,懷德左右射,縱橫馳突,眾皆披靡,挾父而出。 登戚城古台,置酒以勞三將,咸咎延廣不遣兵赴難,相對泣下。 戊申,契丹築壘于馬家渡東岸,以騎軍列于外,以禦王師。 李守貞以師搏之,遂破其眾。 敵騎散走,赴河溺死者數千,遂拔其壘。 初,西岸敵軍數萬,鼓噪揚旗以助其勢,及見東岸兵敗,號哭而去。 獲馬八百匹,生擒賊將七十八人,部眾五百人,送行在,悉斬之。 辛亥,夏州節度使李彞殷合蕃漢之兵四萬抵麟州,濟河,侵契丹之境,以牽脅之。 壬子,以彞殷為契丹西南面招討使。 易州刺史安審約奏,戰契丹于北平,賊退保祁溝關,斷其橋樑而還。 癸丑,博州殘兵至自敵中。 周儒之降也,敵執其軍士,將獻於幕帳,行次中途,守者夜寢,其中軍士一人自解桎梏,為諸兵釋縛,取敵戈矛,盡殺援者二百餘人,南走而歸,至河無舟,浮水而過,溺死之餘,所存者六十七人。 是日,日有黃白暈,二白虹夾日而行。 己未,滄州奏,賊眾三千人援送所掠人口寶貨等,由長蘆入蕃,以輕騎邀之,斬獲千餘人,人口輜重悉委之而走。 庚申,宰臣馮道等再上表請聽樂,皆不允。 時帝自期年之後,于宮中間舉細聲女樂,及親征以來,日于左右召淺蕃軍校,奏三弦胡琴,和以羌笛,擊節鳴鼓,更舞迭歌,以為娛樂。 常謂侍臣曰:「此非音樂也。 」故馮道等奏請舉樂,詔旨未允而止。 壬戌,楊光遠率兵圍棣州,刺史李瓊以州兵擊之,棄營而遁。 冀州奏,敗賊軍于城下,見舁棺者,訊其降者,曰「戚城之戰,上將金頭王中流矢而死,此其櫬也。 」癸亥,以前鄧州節度使何建為東南面馬步軍都部署,率師屯汶陽。 甲子,蜀人寇我階州。 三月癸酉朔,契丹主領兵十餘萬來戰。 時契丹偽棄元城寨已旬日矣,伏精騎于頓丘故城,以待王師。 《通鑒》:鄴都留守張從恩屢奏敵已遁去,大軍欲進追之,會霖雨而止。 設伏累日,人馬饑頓,趙延壽謀曰:「晉軍悉在河上,畏我鋒鋭,不敢前進,不如徑造城下,四面而進,攻奪其橋樑,天下定矣。 」契丹主然之。 是日,前軍高行周在戚城之南,賊將趙延壽、趙延昭以數萬騎出王師之西,契丹主自擁精騎出王師之東,兩軍接戰,交相勝負。 至晡時,契丹主以勁兵中央出而來,帝禦親軍列為後陣,東西濟河,為偃月之勢,旗幟鮮盛,士馬嚴整。 契丹主望之,謂左右曰:「楊光遠言晉朝兵馬半已餓死,今日觀之,何其壯耶!」敵騎往來馳突,王師植立不動,萬弩齊彀,飛矢蔽空,賊軍稍卻。 會有亡者告契丹主曰:「南軍東面人少,沿河城柵不固,可以攻之。 」契丹乃率精騎以攻東邊,王師敗走,敵騎追之。 時有夾馬軍士千餘人在堤間治水寨,旗幟之末出於堰埭,敵望見之,以為伏兵所起,追騎乃止。 久之復戰,王師又退,李守超以數百騎短兵直起擊之,敵稍卻。 戰場之地,人馬死者無算,斷箭殘鏃,橫厚數寸。 遇夜,賊擊鉦抽軍而退,夜行三十里而舍焉。 護聖指揮使協霸協霸」二字上疑有脫文。 亡入賊中,夷其族。 護聖第二軍都指揮使安重懷、指揮使烏韓七、監軍何彥超等臨陣畏怯,手失兵仗,悉斬之。 乙亥,契丹主帳內小校竊其主所乘馬來奔,云:「契丹已傳木書,收軍北去。 」《契丹國志》云:景延廣疑有詐,閉壁不敢追。 遼帝北歸,所過焚掠民物殆盡。 齊州奏,青州賊軍寇明水鎮。 壬午,禮部尚書盧詹卒,贈太子太保。 甲申,契丹車帳已過貝州,以趙延昭守貝州。 《遼史》:三月壬午,留趙延昭守貝州,徙所俘戶于內地。 辛卯,定州馬全節攻泰州,拔之,俘其兵士二千人,雜畜戎仗稱是。 癸巳,北京留守、兼中書令劉知遠封太原王,余如故。 是日,詔天下抽點鄉兵,凡七戶出一士,六戶資之,仍自具兵仗,以「武定」為軍號。 太常丞王緒棄市。 緒家于青州,常致書於楊光遠,緒有妾之兄慊緒不為賙給,遂告與光遠連謀,密書述朝廷機事,遂收捕斬之。 第2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2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