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甲寅朔,避正殿不視朝,日食故也。 是日,太陽不虧,百官上表稱賀。 詔沿河籓君節度使、刺史併兼管內河堤使。 己未,右諫議大夫鄭受益兩疏論張彥澤在涇州之日,違法虐民,支解掌書記張式、部曲楊洪等,請下所司,明申其罪。 皆留中不出。 庚申,刑部郎中李濤、張麟,員外郎麻麟、王禧,同詣閣門上疏,論張彥澤罪犯,詞甚懇切。 《宋史·李濤傳》:涇帥張彥澤殺記室張式,奪其妻,式家人詣闕上訴,晉祖以彥澤有軍功,釋其罪。 濤伏閣抗疏,請置於法。 晉祖召見諭之,濤植笏叩階,聲色俱厲,晉祖怒叱之,濤執笏如初。 晉祖曰:「吾與彥澤有誓約,恕其死。 」濤厲聲曰:「彥澤私誓,陛下不忍食其言;范延光嘗賜鐵券,今復安在?」晉祖不能答,即拂衣起。 辛酉,詔:「張彥澤刳剔賓從,誅剝生聚,冤聲穢跡,流聞四方,章表繼來,指陳甚切。 尚以曾施微功,特示寬恩。 深懷曲法之慚,貴徇議勞之典。 其張彥澤宜削一階,仍降爵一紀。 其張式宜贈官,張式父鐸、弟守貞、男希范並與除官。 仍于涇州賜錢十萬,差人津置張式靈柩併骨肉歸鄉,所有先收納卻張式家財物畜,並令卻還。 其涇州新歸業戶,量與蠲減稅賦。 」翌日,以前涇州節度使張彥澤為左龍武大將軍。 《宋史·楊昭儉傳》:昭儉與李濤論張彥澤不報,會有詔令朝臣轉對,或有封事,亦許以不時條奏。 昭儉覆上疏曰:「天子君臨四海,日有萬幾,懋建諍臣,彌縫其闕。 今則諫臣雖設,言路不通。 藥石之論,不達于聖聰,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 御史台紀綱之府,彈糾之司。 銜冤者固當昭雪,為蠹者難免放流。 陛下臨禦以來,寬仁太甚,徒置兩司,殆如虛器。 遂令節使慢侮朝章,屠害幕吏。 始訴冤于丹闕,反執送於本籓,苟安跋扈之心,莫恤冤抑之苦。 願回宸斷,誅彥澤以謝軍吏。 戊辰,廢雄州為昌化軍,警州為威肅軍,其軍使委本道差補。 故涇州節度掌書記張式贈尚書虞部郎中,以式父鐸為沁州司馬致仕,弟守貞為貝州清河縣主簿,男希范為興元府文學。 甲戌,詔皇子齊王就前河府節度使康福第,以教坊樂宴會前、見任節度使。 戊寅,前慶州刺史米廷訓追奪在身官爵,配流麟州,坐奸妻兄之女也。 是月,州郡十六處蝗。 五月己亥,中書門下奏:「時屬炎蒸,事宜簡省。 應五日百官起居,望令押班宰臣一員押百官班,其轉對官兩員封付閣門使引進,本官隨百僚退,不用別出謝恩。 其文武內外官僚乞假、寧覲、搬家、婚葬、病損並門見門辭。 諸道進奉物等,不用殿前排列,引進使引至殿前奏雲‘某等進奉’,奏訖,令進奉使便出。 其進奉專使朝見日,班首一人致詞,都附起居。 刺史並行軍副使、諸道馬步軍都指揮使已下,差人到闕,並門見門辭。 州縣官謝恩日,甲頭一人都致詞,不用逐人告官。 其供奉官、殿直等,如是當直及合于殿前排立者,即入起居;如不當直排立者,不用每日起居。 委宣徽使點檢,常須整齊。 」從之。 時帝不豫,難於視朝故也。 《遼史》:二月甲午,遣使使晉,索吐谷渾叛者。 《契丹國志》云:遼以晉招納吐谷渾,遣使責讓,晉高祖憂悒成疾。 左威衛上將軍衛審余卒,贈太子少保。 乙巳,尊皇太妃劉氏為皇太后。 徐無黨《五代史記注》云:高祖所生母也。 丁未,工部侍郎韋勛改刑部侍郎。 壬子,以左散騎常侍李光廷為秘書監,給事中蕭願為右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曹國珍為給事中,太常卿裴坦為左諫議大夫。 是月,州郡五奏大水,十八奏旱蝗。 六月丁巳,以兗州節度使桑維翰為晉昌軍節度使,以前許州節度使安審琦為兗州節度使。 襄州都部署高行周奏,安從進觀察判官李光圖出城請援,送赴闕。 乙丑,帝崩于保昌殿,壽五十一。 遺制齊王重貴于柩前即皇帝位,喪紀並依舊制,山陵務從節儉,馬步諸軍優紀並從嗣君處分。 《通鑒考異》云:《漢高祖實錄》:晉高祖大漸,召近臣屬之曰:「此天下,明宗之天下,寡人竊而處之久矣。 寡人既謝,當歸許王,寡人之願也。 」此說難信。 八月,太常卿崔梲上謚曰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號高祖。 以其年十一月十日庚寅葬于顯陵,宰臣和凝撰謚冊哀冊文。 《五代史補》:高祖尚明宗女,宮中謂之石郎。 及將起兵于太原,京師夜間狼皆群走,往往入宮中,愍帝患之,命諸班能射者分頭捕逐,謂之「射狼」。 或遇諸涂,問曰:「汝何從而來?」對曰:「看射狼。 」未幾,高祖至。 蓋「射」亦「石」也。 《五代史闕文》:梁開平初,潞州行營使李思安奏:函關縣穰鄉民伐樹,樹仆,自分為二,中有六字如左書,雲「天十四載石進」,梁帝藏於武庫,時莫詳其義。 至帝即位,識者曰:「天」字取「四」字兩畫加之於傍,即「丙」字也;「四」字去中之兩畫加「十」字,即「申」字也。 帝即位之年,乃「丙申」也。 進者晉也,石者姓也。 臣謹按,天祐二十年,歲在癸未,其年莊宗建號,改同光元年,至清泰三年,歲丙申,其年晉祖即位,改元天福元年,自未至申,凡十四載矣,故識書雲「天十四載石進」者,言自天祐滅後十四載石氏興于晉也,豈不明乎!而拆字解讖以就丙申,非也。 第2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2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