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甲寅,制北京留守、太原尹、皇子重貴封食邑三百戶,刑部侍郎張鵬改兵部侍郎。 己未,御史台奏:「唐朝定令式,南衙常參文武百僚,每日朝退,于廊下賜食,謂之常食。 自唐末亂離,常食漸廢,仍于入閣起居日賜食。 每入閣禮畢,閣門宣放仗,群官俱拜,謂之謝食。 至偽主清泰年中,入閣禮畢,更差中使至正衙門口宣賜食,百官立班重謝,此則交失唐朝賜食之意,于禮實為太煩。 臣恐因循,漸失根本。 起今後入閣賜食,望不差中使口宣,準唐明宗朝事例處分。 」從之。 《五代會要》載:其年四月,御史台奏:「文武百官,每月朔望入閣禮畢,賜廊下食。 在京時只于廟堂幕次兩廊下,今在行朝,于正衙門外權為幕次,房廊隘狹,伏恐五月一日朝會禮畢,準例賜食于幕次,難為排比。 伏見唐明宗時,兩省官于文明殿前廊下賜食,今未審入閣日權于正衙門內兩廊下排比賜食,為復別有處分?」敕:宜依明宗時舊規,廊下賜食。 中書奏:「準敕。 故庶人三月七日以王禮葬,其妻男等並以禮葬,請輟其日朝參一日。 」從之。 以宣徽南院使楊彥詢為左監門衛上將軍,依前充宣徽使。 兗州李從溫奏,節度副使王謙構軍士作亂,尋已處置。 丙寅,詔:「王者省方設教,靡憚于勤勞;養士撫民,必從其宜便。 顧惟涼德,肇啟丕圖。 常務去于煩苛,冀漸臻于富庶。 念京城俶擾之後,屬舟船焚爇之餘,饋運頓虧,支費殊闕。 將別謀于飛輓,慮轉困于生靈。 以此疚心,未嘗安席。 今以夷門重地,梁苑雄籓,水陸交通,舟車畢集,爰資經度,須議按巡。 寧免暫勞,所期克濟。 取今月二十六日巡幸汴州」雲。 《通鑒》:范延光聚卒繕兵,悉召巡內刺史集魏州,將作亂。 會帝謀徙都大梁,桑維翰曰:「大梁北控燕、趙,南通江、淮,水陸都會,資用富饒。 今延光反形已露,大梁距魏不過十驛,彼若有變,大軍尋至,所謂疾雷不及掩耳也。 」丙寅,下詔,托以洛陽漕運有闕,東巡汴州。 以前貝州刺史史圭為刑部侍郎,充諸道鹽鐵轉運副使;前澤州刺史閻至為戶部侍郎。 詔:「車駕經過州府管界,所有名山大川、帝王陵廟、名臣祠墓,去路十里者,令本州排比祗候。 駕經過日,以酒脯祭告。 」左仆射劉昫等議立宗廟,以立高祖已下四親廟,其始祖一廟,伏候聖裁。 御史中丞張昭遠議,請依隋、唐之制,立四廟,推四世之中名位高者為太祖。 詔下百官定議。 百官請依唐廟,追尊四廟為定。 從之。 甲戌,以右龍武統軍楊思權為左衛上將軍。 乙亥,前鄜州節度使張萬進加檢校太傅,前宋州節度使李從敏加檢校太尉。 以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薛融為左諫議大 夫,以兵部郎中段希堯為右諫議大夫。 戊寅,以戶部尚書王權為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崔居儉為戶部尚書,兵部尚書李鏻為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致仕裴皞為工部尚書,東上閣門使李守貞為右龍武將軍充職。 庚辰,車駕離京。 四月癸未朔,至鄭州。 防禦使白景友進牲餼器皿,帝曰:「不出民力否?」景友曰:「臣畏陛下法,皆辦於己俸。 」命收之。 甲申,駕入汴州。 丁亥,制:「應天福二年四月五日昧爽已前,諸道州府見禁囚徒,大闢已下,罪無輕重,並釋放。 天福元年已前,諸道州府應系殘欠租稅,並特除免。 諸道系征諸色人欠負省司錢物,宜令自偽清泰元年終已前所欠者,據所通納到物業外,並與除放。 昨者,行至鄭州滎陽縣界,路旁見有蟲食及旱損桑麥處,委所司差人檢覆,量與蠲免租稅。 河陽管內酒戶百姓,應欠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已前,不敷年額曲錢,並放。 其諸處應經兵火者,亦與指揮。 當罪即誅,式明常典;既往可憫,宜示深仁。 偽清泰中,臣僚內有從誅戮者,並許收葬。 天下百姓,有年八十已上者,與免一子差徭,仍逐處簡署上佐官。 梁故滑州節度使王彥章,效命當時,致身所事,稟千年之正氣,流百代之令名,宜令超贈太師,子孫量才敘錄。 應諸道州府管界,有自偽命抽點鄉兵之時,多是結集劫盜,因此畏懼刑章,藏隱山谷,宜令逐處曉諭招攜,各令復業。 自今年四月五日已前為非者,一切不問。 如兩月不歸業者,復罪如初。 」丁酉,宣武軍節度使、侍衛親軍使楊光遠加兼侍中。 己亥,陝州節度使、侍衛都虞候劉知遠加檢校太保。 庚子,北京、鄴都、徐兗二州並奏旱。 詔:「今後立妃,及拜免三公宰相,及命將、封親王公主,宜令並降制命,余從令式處分。 」 第2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2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