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沂,字德潤。 大中時宰相魏公鉉之幼子也。 兄沆,廣明初亦為宰輔。 沂舉進士第,歷監察、補闕。 昭宗時,累遷至員外郎、知制誥。 性抗厲守道,而文藻非優,嘗與同舍顏蕘、錢珝俱秉筆,見蕘、珝贍速,草制數十,無妨譚笑,而沂自愧。 翌日,謁國相訴曰:「沂疏淺,不足以供詞翰之職。 」相輔然之,移為諫議大夫。 入梁,為御史司憲,糾繆繩違,不避豪右。 開平中,金吾街使寇彥卿入朝,過天津橋,市民梁現者不時迴避,前導伍伯捽之,投石欄以致斃。 彥卿自前白於梁祖,梁祖命通事舍人趙可封宣諭,令出私財與死者之家,以贖其罪。 沂奏劾曰:「彥卿位是人臣,無專殺之理。 況天津橋禦路之要,正對端門,當車駕出入之途,非街使震怒之所。 況梁現不時迴避,其過止於鞭笞。 捽首投驅,深乖朝憲,請論之以法。 」梁祖惜彥卿,令沂以過失論,沂引鬥競律,以怙勢力為罪首,下手者減一等。 又鬥毆條,不鬥故毆傷人者,加傷罪一等。 沂表入,責授彥卿游擊將軍、左衛中郎將。 沂剛正守法,人士多之。 遷左司侍郎,改太常卿,轉禮部尚書。 貞明中,帶本官充西京副留守。 時張全義留守、天下兵馬副元帥、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守太尉、中書令、魏王,名位之重,冠絶中外。 沂至府,客將白以副留守合行廷禮,沂曰:「張公官位至重,然尚帶府尹之名,不知副留守見尹之儀何如?」全義知之,遽引見沂,勞曰:「彼此有禮,俱老矣,勿相勞煩。 」莊宗興復唐室,復用為左丞,判吏部尚書銓選司,坐累謫石州司馬。 明宗即位,召還,復為左丞。 以衰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 卒於龍門之別墅,時年七十餘。 贈太子少傅。 劉岳,字昭輔。 其先遼東襄平人,元魏平定遼東,徙家于代,隨孝文遷洛,遂為洛陽人。 八代祖民部尚書渝國公政會,武德時功臣。 祖符,蔡州刺史。 父珪,洪洞縣令。 符有子八人,皆登進士第。 珪之母弟瑰、玕,異母弟崇夷、崇龜、崇望、崇魯、崇謨。 崇龜,乾寧中廣南節度使;崇望,乾寧中宰相;崇魯、崇謨、崇夷,並歷朝省。 岳少孤,亦進士擢第,歷戶部巡官、鄭縣簿、直史館,轉左拾遺、侍御史。 梁貞明初,召入翰林為學士。 岳為文敏速,尤善談諧,在職累遷戶部侍郎,在翰林十二年。 莊宗入汴,隨例貶均州司馬,尋丁母憂,許自貶所奔喪,服闋,授太子詹事。 明宗即位,歷兵部吏部侍郎、秘書監、太常卿。 卒年五十六。 贈吏部尚書。 岳文學之外,通於典禮。 天成中,奉詔撰《新書儀》一部,文約而理當,今行于世。 子溫叟,仕至御史中丞。 《國老談苑》云:劉溫叟方正守道,以名教為己任。 幼孤,事母以孝聞,其母甚賢。 初為翰林學士,私庭拜母,母即命二婢箱擎公服、金帶,置於階下,謂溫叟曰:「此汝父長興中入翰林時所賜也。 自先君子薨背以來,嘗懼家門替墜,今汝能自致青雲,繼父之職,可服之無愧矣!」因欷歔掩泣。 溫叟伏地號慟,退就別寢,素衣蔬食,追慕數日,然後服之,士大夫以為得禮。 封舜卿,案:原本有闕文。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封氏世居渤海蓚縣。 舜卿,字贊聖,父敖,字碩夫,戶部尚書、渤海縣男。 《唐書》有傳。 仕梁,為禮部侍郎,知貢舉。 開平三年,奉使幽州,以門生鄭致雍從行,覆命之日,又與致雍同受命入翰林為學士。 致雍有俊才,舜卿雖有文辭,才思拙澀,及試五題,不勝困弊,因托致雍秉筆,當時譏者以為座主辱門生。 案:以下有闕文。 莊宗同光已來,累歷清顯。 封氏自太和以來,世居兩制,以文筆稱于時。 舜卿從子渭,《世系表》:渭,字希叟。 昭宗遷洛時,為翰林學士,舜卿為中書舍人,叔侄對掌內外製。 從子翹,于梁貞明中亦為翰林學士。 天成中,為給事中,因轉對上言,以星辰合度,風雨應時,請禦前香一合,帝親爇一炷,余令于塔廟中焚之,貴表精至。 議者以翹時推名族,出朝苑,登瑣闈,甚有岩廊之望,而忽有此請,乃近諸妖佞耳,物望由是減之。 案:以下殘闕。 竇夢徵,同州人。 少苦心為文,登進士第,歷校書郎,自拾遺召入翰林,充學士。 梁貞明中,加兩浙錢鏐元帥之命。 夢徵以鏐無功于中原,兵柄不宜虛授,其言切直。 梁末帝以觸時忌,左授外任。 《玉堂閒話》:竇以錢公無功于本朝,僻在一方,坐邀恩澤,不稱是命,乃抱麻哭于朝。 翌日,竇謫掾于東州。 有頃,復召為學士。 及莊宗入汴,夢徵以例貶沂州,居嘗感梁末帝舊恩,因為《祭故君文》云:「嗚呼!四海九州,天回眷命,一女二夫,人之不幸。 當革故以鼎新,若金銷而火盛,必然之理,夫何足競」雲。 秉筆者皆許之,尋量移宿州。 天成初,遷中書舍人,復入為翰林學士、工部侍郎。 卒,贈禮部尚書。 《玉堂閒話》:竇失意被謫,嘗鬱鬱不樂,曾夢有人謂曰:「君無自苦,不久當復故職。 然將來慎勿為丞相,苟有是命,當萬計避之。 」其後竇復居禁職。 有頃,遷工部侍郎。 竇忽憶夢中所言,深惡其事。 然已受命,不能遜避,未幾果卒。 夢徵隨計之秋,文稱甚高,尤長於箋啟,編為十捲,目曰《東堂集》,行于世。 第1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1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