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元信,字子言,代北人。 父順琳,為降野軍使。 元信以將族子,便騎射,幼事武皇,從平巢、蔡。 光啟中,吐渾赫連鐸寇雲中,武皇使元信拒之,元信兵敗於居庸關。 武皇性嚴急,元信不敢還,遂奔定州;王處存待之甚厚,用為突騎都校。 乾寧中,處存子郜嗣位。 時梁軍攻河朔三鎮,奔命不暇,梁將張存敬軍奄至城下,既無宿備,郜懼,挈其族奔太原,元信從之;武皇待之如初,用為鐵林軍使。 梁將氏叔琮之攻河東也,別將葛從周自馬嶺入,元信伏于榆次,挫其前鋒。 梁將李思安之攻上黨也,王師將壁高河,為梁軍所逼。 別將秦武者,尤為難敵,元信與鬥,斃之。 由是梁軍解去,城壘得立。 武皇賜所乘馬及細鎧仗,遷突陣都將。 莊宗嗣晉王位,元信從救上黨,破夾寨,復澤、潞,以功授檢校司空、遼州刺史,賜玉鞭名馬。 柏鄉之役,日晚戰酣,元信重傷,莊宗自臨傅藥。 其年,改檢校司徒、武州刺史,充內衙副都指揮使、山北諸州都團練副使。 從莊宗定魏博,移為博州刺史。 與梁對壘德勝渡,元信為右廂排陣使。 未幾,為大同軍節度使。 莊宗平定河南,移授橫海軍節度使。 時契丹犯邊,元信與霍彥威從明宗屯常山。 元信恃功,每對明宗以成敗勇怯戲侮彥威,彥威不敢答。 明宗曰;「成由天地,不由於人。 當氏叔琮圍太原,公有何勇!今國家運興,致我等富貴。 」元興乃起謝,不復以彥威為戲。 明宗即位,以元信嘗為內衙都校,尤厚待之,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明年,移鎮徐州。 王師之討高季興,襄帥劉訓逗撓軍期,移授元信山南東道節度使以代訓。 歲余,改歸德軍節度使,就加兼侍中。 明宗不豫,求入。 末帝即位,授潞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 清泰三年二月,以疾卒於鎮,時年七十四。 贈太師。 晉高祖即位,以元信宿望,令禮官定謚曰忠懿。 有子六人,長曰友權,歷諸衛大將軍。 次曰友親,仕皇朝為滁州刺史,卒於任。 安重霸,雲州人也。 性狡譎,多智算。 初,自代北與明宗俱事武皇,因負罪奔梁;在梁復以罪奔蜀,蜀以蕃人善騎射,因為親將。 蜀後主王衍,幼年襲位,其政多僻。 宦官王承休居中用事,與成都尹韓昭內外相結,專採擇聲色,以固寵幸。 武臣宿將,居常切齒。 重霸諂事承休,特見委信。 梁末,岐下削弱,蜀人奪取秦、成、階等州,重霸說承休求鎮秦州。 仍于軍中選山東驍果,得數千人,號龍武都,以承休為軍帥,重霸副焉,俱在天水。 歲余,承休欲求旄鉞,乃以隴西花木入獻,又稱秦州山水之美,人物之盛,請後主臨幸,而韓昭贊成之。 《太平廣記》引《王氏見聞錄》云:承休請從諸軍揀選官健,得驍勇數千,號龍武軍,承休自為統帥,並特加衣糧,日有優給。 因乞秦州節度使,且云:「願與陛下于秦州采掇美麗。 」且說秦州風土,多出國色,仍請幸天水。 少主甚悅,即遣仗節赴鎮,應所選龍武精鋭,並充衙隊從行。 同光二年十月,蜀主率眾數萬,由劍閣將出興、鳳,以游秦州;至興州,遇魏王繼岌軍至,狼狽而旋。 承休遽聞東師入討,大恐,計無從出,問于重霸。 對曰;「開府何患?蜀中精兵,不下十萬,咫尺之險,安有不濟,縱東軍盡如狼虎,豈能入劍門!然國家有患,開府特受主知,不得失于奔赴,此州制置事定,無虞得失,重霸願從開府赴闕。 」承休素信以為忠赤。 重霸出秦州金帛以賂群羌,買由州山路歸蜀。 承休擁龍武軍及招置僅萬人從行,令重霸權握部署,州人祖送,秦州軍亦列部隊。 承休登乘,重霸馬前辭曰:「國家費盡事力,收穫隴西,若從開府南行,隴州即時疏失,請開府自行,重霸且為國守籓。 」承休既去,重霸在秦州,聞明宗起河北,即時遣使以秦、成等州來降。 天成初,用為閬州團練使。 未幾,召還為左衛大將軍。 常以奸佞揣人主意,明宗尤愛之。 長興末,明宗謂侍臣曰:「安重霸朕之故人,以秦州歸國,其功不細,酬以團練防禦,恐非懷來之道。 」范延光曰:「將校內有自河東、河北從陛下龍飛故人,尚有未及團防者,今若遽授重霸方鎮,恐為人竊議。 」明宗不悅。 未幾,竟以同州節鉞授之。 清泰初,移授西京留守、京兆尹。 先是,秦、雍之間,令長設酒食,私丐于部民者,俗謂之「搗蒜」。 及重霸之鎮長安,亦為之,故秦人目重霸為「搗蒜老」。 其年冬,改雲州節度。 居無何,以病求代,時家寄上黨,及歸而卒。 重霸善悅人,好賂遺,時人目之為俊。 弟重進,尤凶惡。 事莊宗,以試劍殺人,奔淮南。 《玉堂閒話》:安重進,性凶險,莊宗潛龍時為小校,常佩劍列于翊衛。 後攜劍南馳,投于梁祖,梁祖壯之,俾隷淮之鎮戍。 復以射殺掌庾吏,逃竄江湖,淮帥得之,擢為裨將。 重霸在蜀,聞之蜀主,取之於吳,用為裨將。 隨重霸為龍武小將,戍長道,又殺人,奔歸洛陽。 《太平廣記》云:蜀破,重進東歸,明宗補為諸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後有過,鞭背卒。 重霸之子曰懷浦,晉天福中,為禁軍指揮使。 契丹寇澶州,以臨陣忸怩,為景延廣所誅。 第1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