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庚戌朔,以宋州節度使王晏球充北面行營副招討使。 癸丑,以左金吾將軍烏昭遠為左衛上將軍,充入蠻國信使。 中書奏:「馬殷封楚國王,禮文不載國王之制,請約三公之儀,用竹冊。 」從之。 壬戌,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孟知祥加檢校太尉、兼侍中,東川董璋加爵邑。 以左效義指揮使元習為資州刺史,右效義指揮使盧密為雅州刺史。 癸亥,幸冷泉宮。 甲子,以檢校工部尚書謝洪為宿州團練使。 夔州刺史西方鄴奏,殺敗荊南賊軍,收峽內三州。 丙寅,升夔州為寧江軍,以鄴為節度使。 戊辰,詔曰:「頃因本朝親王,遙領方鎮,遂有副大使知節度事,年代已深,相沿未改。 其東川、西川今後落副大使,只雲節度使。 」庚午,遂州留後李敬周、鄜州留後劉仲殷莘正授本州節度使。 壬申,兗州節度使房知溫移鎮徐州,徐州節度使安元信移鎮襄州,滄州節度使趙在禮移鎮兗州。 以齊州防禦使安審通為滄州節度使。 是日,詔陵州、合州長流百姓豆盧革、韋說等,宜令逐處刺史監賜自盡,其骨肉並放逐便。 是日,逐段凝于遼州,劉訓于濮州,溫韜于德州。 甲戌,太子少保任圜上表乞致仕,仍于外地尋醫,詔從之。 丁丑,以左金吾大將軍曹廷隱為齊州防禦使。 八月己卯朔,日有食之。 辛巳,以右諫議大夫孔昭序為給事中,以秘書少監崔憓為右諫議大夫。 壬午,以右驍衛大將軍劉衡為左領衛上將軍;以鄴都副留守趙敬怡為右衛上將軍,判興唐府事。 乙酉,昆明大鬼主羅殿王、普露靜王九部落,各差使隨牂家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等一百五十三人來朝,進方物,各賜官告、繒采、銀器放還蕃。 丙戌,以御史中丞盧文紀為工部尚書,以左諫議大夫梁文矩為御史中丞。 鄧州留後陶貶嵐州司馬,以其為內鄉縣令盛歸仁所訟,稅外科率故也。 仍賜歸仁緋袍魚袋。 癸巳,幸皇子從榮第,宣禁中伎樂觀宴;從榮進馬及器幣,帝因以伎樂賜之。 華州上言,渭河氾濫害稼。 丁酉,以吏部郎中、襲文宣公孔邈為左諫議大夫。 史館修撰趙熙上言:「應內中公事及詔書奏對,應不到中書者,請委內臣一人抄錄,月終送史館。 」詔差樞密直學士錄送。 青州進芝草。 新州奏,契丹乞置互市。 癸卯,汴州節度使硃守殷加兼侍中,鄆州節度使符習加檢校太尉。 甲辰,皇子從榮娶鄜州節度使劉仲殷女,是夕禮會,百僚表賀。 九月辛亥,義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中書令王都加食邑實封。 幽州節度使趙德鈞加檢校太尉,鎮州節度使王建立加同平章事。 偽吳楊溥遣使以應聖節貢獻。 己未,以前雲州節度使高行珪為鄧州節度使。 是日,出禦札曰:「歷代帝王,以時巡狩,一則遵于禮制,一則按察方區。 矧彼夷門,控茲東夏,當先帝戡平之始,為眇躬殿守之邦,俗尚貞純,兵懷忠勇。 自元臣鎮靜,庶事康和,兆民咸樂於有年,闔境彌堅于望幸,事難違眾,議在省方。 朕取十月七日親幸汴州。 」庚申,以衛尉卿李延光為大理卿。 北京留守李彥超上言:「先父存審,本姓符氏,蒙武皇賜姓,乞卻還本姓。 」從之。 乙丑,夏州節度使李仁福、鳳翔節度使李從嚴、朔方節度使韓洙,並加食邑,改賜功臣。 以汝州防禦使趙延壽為河陽節度使,以比部郎中、知制誥劉贊為中書舍人,以河陽掌書記程遜為比部員外郎、知制誥,以代州刺史李德珫為蔚州刺史。 丙寅,樞密使孔循兼東都留守。 襄州夏魯奇上言,荊南高季興遣使持書乞修貢奉,詔魯奇不納。 詔諸州錄事參軍,不得兼使府賓職。 己巳,鄧州節度使史敬鎔加檢校太保,同州節度使盧質加檢校司徒。 御史台奏:「每遇入閣,舊例只一員侍御史在龍墀邊祗候,彈奏公事,或有南班失儀,點檢不及。 今欲依常朝例,差殿中侍御史二員,押鐘鼓樓位,仍各綴供奉班出入。 」從之。 以青州節度副使淳于晏為亳州團練使。 契丹遣使美棱瑪古已下朝貢。 戊寅,西川奏:據黎州狀,雲南使趙和于大渡河南起舍一間,留信物十五籠,並雜箋詩一卷,遞至闕下。 冬十月己卯朔,帝禦文明殿視朝。 癸未,亳州刺史李鄴貶郴州司戶,又貶崖州長流百姓,所在賜自盡。 判官樂文紀配祁州,責其違法黷貨也。 乙酉,駕發西京,詔留宰相崔協以奉祠祭。 丁亥,帝宿于滎陽。 汴州硃守殷奏,都指揮使馬彥超謀亂,已處斬訖。 戊子,次京水,知硃守殷反,帝親統禁軍倍程前進。 翼日,至汴州,攻其城,拔之,守殷伏誅。 丙申,磁州刺史藥縱之上言,今月十二日,供奉官王仁鎬至,稱制殺太子少保致仕任圜。 契丹遣使持書求碑石,欲為其父表其葬所。 戊戌,詔曰:「諸道州府,自同光三年已前所欠秋夏稅租,並主持務局敗闕課利,並沿河舟船折欠,天成元年殘欠夏稅,並特與除放。 ?筆敝鞀寮裙範任圜之禍,恐人非之,思沛恩于眾以掩己過,乃奏曰:「三司積欠約二百萬貫,虛系帳額,請並蠲放。 」帝重違其意,故有是詔。 時議者以蠲隔年之賦,猶或惠民,場院課利一概除之,得不啟奸幸之門乎! 第1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