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孝成事唐獻祖為愛將,獻祖之失振武,為吐渾所攻,部下離散,孝成獨奮忠義,解蔚州之圍。 武皇之鎮雁門也,孝成厭代,帝年甫十三,善騎射,獻祖見而撫之曰:「英氣如父,可侍吾左右。 」每從圍獵,仰射飛鳥,控弦必中,尋隷武皇帳下。 武皇遇上源之難,將佐罹害者甚眾,帝時年十七,翼武皇逾垣脫難,于亂兵流矢之內,獨無所傷。 武皇鎮河東,以帝掌親騎。 時李存信為蕃漢大將,每總兵征討,師多不利,武皇遂選帝副之,所向克捷。 帝嘗宿于雁門逆旅,媼方娠,不時具饌,媼聞腹中兒語云:「大家至矣,速宜進食。 」媼異之,遽起,親奉庖爨甚恭;帝詰之,媼告其故。 《北夢瑣言》云:帝以媼前倨後恭,詰之,曰:「公貴不可言也。 」問其故,具道娠子腹語事,帝曰:「老媼遜言,懼吾辱耳。 」後果如其言。 帝既壯,雄武獨斷,謙和下士。 每有戰功,未嘗自伐。 居常惟治兵仗,持廉處靜,晏如也。 武皇常試之,召于泉府,命恣其所取,帝惟持束帛數緡而出。 凡所賜與,分給部下。 嘗與諸將會,諸將矜衒武勇,帝徐曰:「公輩以口擊賊,吾以手擊賊。 」眾慚而止。 景福初,黑山戍將王弁據振武叛,帝率其屬攻之,擒弁以獻。 乾寧三年,梁人急攻兗、鄆,鄆帥硃瑄求救于武皇。 武皇先遣騎將李承嗣、史儼援之,復遣李存信將兵三萬屯于莘縣。 聞汴軍益盛,攻兗甚急,存信遣帝率三百騎而往,敗汴軍于任城,遂解兗州之圍。 硃瑾見帝,執手涕謝。 其年,魏帥羅宏信背盟,襲破李存信于莘縣,帝奮命殿軍而還,武皇嘉其功,即以所屬五百騎號曰「橫衝都」;侍于帳下,故兩河間目帝為李橫衝。 明年,武皇遣大將軍李嗣昭率師下馬嶺關,將復邢、洺,梁將葛從周以兵應援。 嗣昭兵敗,退入青山口,梁軍扼其路,步兵不戰自潰,嗣昭不能制。 會帝本軍至,謂嗣昭曰:「步兵雖散,若吾輩空回,大事去矣。 為公試決一戰,不捷而死,差勝被囚。 」嗣昭曰:「吾為卿副。 」帝率其屬,解鞍礪鏃,憑高列陣,左右指畫,梁人莫之測,因呼曰:「吾王命我取葛司徒,他士可無並命。 」即徑犯其陣,奮擊如神。 嗣昭繼進,梁軍即時退去,帝與嗣昭收兵入關。 帝四中流矢,血流被股,武皇解衣授藥,手賜卮酒,撫其背曰:「吾兒神人也!微吾兒,幾為從周所笑。 」自青山之戰,名聞天下。 天復中,梁祖遣氏叔琮將兵五萬,營于洞渦。 是時,諸道之師畢萃于太原,郡縣多陷于梁,晉陽城外,營壘相望。 武皇登陴號令,不遑飲食。 屬大雨彌旬,城壘多壞,武皇令帝與李嗣昭分兵四出,突入諸營,梁軍由是引退;帝率偏師追襲,復諸郡邑。 昭宗之幸鳳翔也,梁祖率眾攻圍岐下,武皇奉詔應援,遣李嗣昭、周德威出師晉、絳,營于蒲縣。 嗣昭等軍,大為梁將硃友寧、氏叔琮所敗,梁之追兵直抵晉陽,營于晉祠,日以步騎環城。 武皇登城督眾,憂形于色。 攻城既急,武皇與大將謀,欲出奔雲中。 帝曰:「攻守之謀,據城百倍,但兒等在,必能固守。 」乃止。 居數日,潰軍稍集,率敢死之士,日夜分出諸門掩襲梁軍,擒其驍將游崑崙等。 梁軍失勢,乃燒營而退。 天祐五年五月,莊宗親將兵以救潞州之圍,帝時領突騎左右軍與周德威分為二廣。 帝晨至夾城東北隅,命斧其鹿角,負芻填塹,下馬乘城大噪。 時德威登西北隅,亦噪以應之。 帝先入夾城,大破梁軍,是日解圍,其功居最。 柏鄉之役,兩軍既成列,莊宗以梁軍甚盛,慮師入之怯,欲激壯之,手持白金巨鐘賜帝酒,謂之曰:「卿見南軍白馬、赤馬都否?睹之令人膽破。 」帝曰:「彼虛有其表耳,翼日當歸吾廄中。 」莊宗拊髀大笑曰:「卿已氣吞之矣!」帝引鐘盡酹,即屬鞬揮弭,躍馬挺身,與其部下百人直犯白馬都,奮楇舞槊,生挾二騎校而回,飛矢麗帝甲如蝟毛焉。 由是三軍增氣,自辰及未,騎軍百戰,帝往來衝擊,執訊獲醜,不可勝計。 是日,梁軍大敗,以功授代州刺史。 莊宗遣周德威伐幽州,帝分兵略定山後八軍,與劉守光愛將元行欽戰于廣邊軍,凡八戰,帝控弦發矢七中。 行欽酣戰不解,矢亦中帝股,拔矢復戰。 行欽窮蹙,面縛乞降,帝酌酒飲之,拊其背曰:「吾子,壯士也!」因厚遇之。 十三年二月,莊宗與梁將劉鄩大戰于故元城北,帝以三千騎環之,鼓噪奮擊,內外合勢,鄩軍殆盡。 帝徇地慈、洺。 四月,相州張筠遁走,乃以帝為相州刺史。 九月,滄州節度使戴思遠棄城歸汴,小將毛璋據州納款,莊宗命率兵慰撫。 既入城,以軍府乂安報莊宗,書吏誤云:「已至滄州,禮上畢。 」莊宗省狀,怒曰:「嗣源反耶!」帝聞之懼,歸罪于書吏,斬之。 未幾,承製授邢州節度使。 十四年四月,契丹安巴堅率眾三十萬攻幽州,周德威間使告急,莊宗召諸將議進取之計,諸將咸言:「敵勢不能持久,野無所掠,食盡自還,然後踵而擊之可也。 」帝奏曰:「德威盡忠於家國,孤城被攻,危亡在即,不宜更待敵衰。 願假臣突騎五千為前鋒以援之。 」莊宗曰:「公言是也。 」即命帝與李存審、閻寶率軍赴援,帝為前鋒,會軍于易州。 帝謂諸將曰:「敵騎以馬上為生,不須營壘,況彼眾我寡,所宜銜枚箝馬,潛行溪澗,襲其不備也。 」 第1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