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字佐時,許州長社人。 父叔豐,世為牙校。 初,秦宗權之據蔡州,招合亡命,建隷為軍士,累轉至小校。 唐中和初,忠武監軍楊復光起兵于蔡,宗權遣其將鹿宴宏赴之,建與裡人王建俱隷宴宏軍,入援京師。 賊平,復光暴卒。 時僖宗在蜀,宴宏率所部赴行在。 路出山南,因攻剽郡邑,據有興元。 宴宏自為留後,以建為蜀郡刺史。 唐軍容使田令孜密遣人誘建,啖以厚利,建時懼為宴宏所並,乃率所部歸行在,令孜補為神策都校、金吾將軍,出為潼關防禦使兼華州刺史。 河、潼經大寇之後,戶口流散,建披荊棘,闢污萊,勸課農事,樹植蔬果,出入閭裡,親問疾苦,不數年,流亡畢復,軍民充實。 建比不知書,治郡之暇,日課學習。 遣人于器皿、床榻之上各題其名,建視之既熟,乃漸通文字。 俄遷華商節度、潼關守捉等使,累加檢校太尉、平章事。 乾寧二年,建與鳳翔李茂貞、邠州王行瑜舉兵赴闕,迫昭宗請以王珙為河中帥,害大臣于都下。 河中王珂召晉軍以為援,及晉軍渡河,昭宗幸石門。 三年四月,昭宗遣延王、通王率禁兵討李茂貞,為茂貞所敗,車駕幸渭橋。 翼日,次富平,將幸河中,建奉表迎駕,俄自至渭北,懇乞東幸,許之。 七月十五日,昭宗至華下,百官士庶相繼而至。 建尋加兼中書令,充京畿安撫制置等使,又兼京兆尹、京城把截使。 昭宗久在華州,思還宮掖,每花朝月夕,游宴西溪,與群臣屬詠歌詩,歔欷流涕。 建每從容奏曰:「臣為陛下修營大內,結信諸侯,一二年間,必期興復。 」乃以建兼領修創京城使,建自華督役輦運工作,復治大明宮。 四年二月,有詣建告睦王已下八王謀殺建,建囚八王于別宅,放散隨駕殿後軍二萬人,殺捧日都頭李筠。 自是天子益微,宿衛之士盡矣。 八月,建以兵圍十六宅,通王以下十一王並遇害于石堤谷,以謀逆聞。 又害太子詹事馬道殷、將作監許岩士,貶宰相硃樸,皆昭宗寵昵者也。 建尋兼同州節度使。 光化元年,昇華州為興德府,以建為尹。 八月,車駕還京。 九月,冊拜太傅,進封許國公,並賜鐵券。 天復元年十一月,宦官韓全誨迫天子幸鳳翔,建亦預其謀。 太祖聞之,自河中引軍而西。 前鋒至同州,建判官司馬鄴以城降,遂移軍迫華州,建懼乞降。 太祖責以脅君之罪,建拜伏稱從事李巨川之謀也,太祖即誅巨川。 《北夢瑣言》:韓建曰:「某不識字,凡朝廷章奏、鄰封書檄,皆巨川為之。 」因斬之。 又《新唐書·李巨川傳》云:巨川詣軍門納款,因言當世利害。 全忠屬官敬翔以文翰事左右,疑巨川用則全忠待己或衰,乃詭說曰:「巨川誠奇才,顧不利主人,若何!」是日,全忠殺之。 太祖與建素有軍中昆弟之契,及見,其怒驟息,尋表建為許州節度使。 昭宗東遷,以建為佑國軍節度使、京兆尹。 車駕至陝,召太祖與建侍宴,宮妓奏樂,何皇后舉觴以賜太祖,建躡足,太祖遽起曰:「臣醉不任。 」偽若顛仆即去。 建私謂太祖曰:「上與宮人附耳而語,幕下有兵仗聲,恐圖王爾。 」天祐三年,改青州節度使。 及受禪,征為司徒、平章事,充諸道鹽鐵轉運使。 開平二年,加侍中,充建昌宮使。 三年,郊祀于洛,以建為大禮使。 建為上宰,每謁見,時有直言。 太祖為性剛嚴,群下將迎不暇,待建稍異,故優容之。 九月,冊拜太保,罷知政事。 《五代會要》:開平三年十月,詔曰:太保韓建,每月旦、十五日入閣稱賀,即令赴朝參,余時弗入見。 示優禮也。 四年三月,除匡國軍節度使、陳許蔡觀察使,仍令中書不議除替。 《五代會要》:乾化元年正月,敕云:許昌雄鎮,太保韓建,朕用以布政,民耕盜止,久居其位,庶可勝殘矣。 宜令中書門下不計年月,勿議替。 乾化二年六月,朝廷新有內難,人心動搖,部將張厚因作亂,害建於衙署,時年五十八。 子從訓,昭宗在華時授太子侍學,賜名文禮,尋拜屯田員外郎。 國初為都官郎中,賜紫,年未弱冠。 時朝廷命從訓告國哀于陳、許,至二日軍亂,與建並命。 乾化三年,追贈太師。 李罕之,陳州項城人。 父文,世田家。 罕之拳勇趫捷,力兼數人。 少學為儒,不成,又落髮為僧,以其無賴,所至不容。 曾乞食于酸棗縣,自旦至晡,無與之者,乃擲鉢于地,毀棄僧衣,亡命為盜。 會黃巢起曹、濮,罕之因合徒作剽,漸至魁首。 及賊巢渡江,罕之因以兵將背賊歸於唐,高駢錄其功,表為光州刺史。 歲余,為蔡賊秦宗權寇迫,不能守,乃棄郡歸項城,收合餘眾,依河陽諸葛爽,爽署為懷州刺史。 光啟初,僖宗以爽為東南面招討,以擊宗權,爽乃表罕之為副,令將兵屯宋州。 蔡寇凶焰日熾,兵鋒不敵。 中和四年,爽表罕之為河南尹、東都留守。 是歲,李克用脫上源之難,斂軍西歸,路由洛陽,罕之迎謁,供帳館待甚優,因與克用厚相結托。 時罕之有眾三千,以聖善寺為府。 光啟元年,蔡賊秦宗權遣將孫儒來攻,罕之對壘數月,以兵少備竭,委城而遁,西保于澠池。 蔡賊據京城月餘,焚燒宮闕,剽剝居民。 賊既退去,鞠為煨燼,寂無鷄犬之音。 罕之復引其眾,築壘于市西。 第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