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乙酉朔,威武軍節度使、守太傅、兼中書令、閩王王審知賜號忠勤保安興國功臣,余如故。 晉人陷洺州。 癸卯夜,捉生都將李霸作亂,龍驤都將杜晏球討平之。 時遣捉生軍千人戌楊劉,軍出宋門外。 是夜,由水門復入,二鼓大噪,火發燭城,李霸與其徒燔建國門,不克。 龍驤都將杜晏球屯鞠場,聞亂兵至,率騎擊之,亂軍退,走馬登建國門。 晏球奏曰:「亂者惟李霸一軍,但守宮城,遲明,臣必破之。 」未明,晏球誅霸及其同惡,京師方定。 是月,以行營先鋒步軍都指揮使、汝州防禦使王彥章為鄭州防禦使,依前先鋒步軍都指揮使。 五月,晉軍還太原。 六月,晉人急攻邢州,帝遣捉生都將張溫率步騎五百人入于邢州,至內黃,溫率眾降于晉人。 秋七月甲寅朔,晉王自太原至魏州,節度使張筠棄城奔京師,邢州節度使閻寶以城降于晉王。 壬戌,以淮南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充淮南宣潤等道西面行營都統、開府儀同三司、尚父、守尚書令、吳越王錢鏐為諸道兵馬元帥,余如故。 以左仆射楊涉為太子太傅致仕。 八月丁酉,以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保致仕趙光逢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延資庫使,充諸道鹽鐵轉運使。 九月,晉王還太原。 滄州節度使戴思遠棄城來奔,晉人陷貝州。 《歐陽史》本紀:二年九月,晉人克貝州,守將張源德死之。 又,《死事傳》略云:太祖時,源德自金吾衛將軍為蔡州刺史。 貞明元年,魏博節度使楊師厚卒,末帝分魏、相等六州為兩鎮,遣劉鄩將兵萬人屯于魏。 魏軍叛降晉,源德為鄩守貝州。 晉王入魏,諸將欲先擊貝州,晉王曰:「貝城小而堅,攻之難卒下。 」乃先襲破德州,然後以兵五千攻源德,源德堅守不下,晉軍塹而圍之。 已而劉鄩大敗於故元城,南走黎陽,六鎮數十州之地皆歸晉,獨貝一州,圍之踰年不可下。 源德守既堅,而貝人聞晉已盡有河北,城中食且盡,乃勸源德出降,源德不從,遂見殺。 己卯,天平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琅琊郡王王檀薨。 十月丁酉,以開府儀同三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判戶部敬翔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判度支。 以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鄭珏為特進、兼刑部尚書、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判戶部。 十月,晉王自太原至魏州。 是月,前昭義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陳留郡王葛從周薨。 是歲,河北諸州悉入于晉。 卷九 末帝紀中 貞明三年春正月戊午,以前淄州刺史高允奇為右羽林統軍。 癸亥,以前天平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檢校太保硃勍為懷州刺史。 癸酉,以右天武軍使石釗為密州刺史。 戊寅,以前懷州刺史李建為安州刺史,仍賜名知節。 己卯,以宣義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北面行營副招討等使、特進、檢校太傅霍彥威為天平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二月甲申,晉王攻我黎陽,劉鄩拒之而退。 乙酉,前蔡州刺史董璋權知宣義軍軍州事。 丁亥,以前右羽林軍統軍梁繼業為左衛上將軍。 壬辰,以租庸判官、檢校司徒張紹圭為光祿卿,依前充租庸判官。 癸巳,以權知平盧軍軍州事、客省使、知銀台事元湘為檢校司空。 甲午,以飛龍使婁繼英為左武衛大將軍。 三月庚申,以前平戎軍使、檢校司徒郭紹賓為禧州刺史。 辛酉,以前天平軍節度副使裴彥為隨州刺史。 戊寅,湖州刺史錢傳璟、蘇州刺史錢傳蒨、鎮海軍節度副使錢傳瓘、溫州刺史錢傳璲、睦州刺史錢傳琇、寶州刺史錢傳瞿、明州刺史錢傳球、義州刺史錢傳季、峰州刺史錢傳珦、巒州刺史錢傳琰、鎮海軍都知兵馬使錢傳璛等凡一十一人,並加官勛階爵,從吳越王錢鏐之請也。 夏四月庚辰,以前行左武衛大將軍蔡敬思為右武衛上將軍。 辛巳,以前安州刺史劉權知晉州軍州事。 以前密州刺史張實為潁州刺史,充本州團練使。 癸未,以六軍押衙、充左天武軍使劉彥圭為澶州刺史。 辛卯,以右千牛衛大將軍劉璩充契丹宣諭使。 詔諸道兵馬元帥開幕除吏,一同天策上將府故事。 辛丑,以清海軍元從都押衙、隴州刺史吳鍔為檢校司空。 癸卯,以兩浙衙內先鋒指揮使、守峰州刺史錢傳珦為泗州刺史。 六月庚辰,以前東京馬步都指揮使兼左天武軍使雷景從為汝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 辛卯,以租庸判官、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行光祿卿張紹圭為申州刺史。 壬辰,以權知晉州建寧軍軍州事、前安州刺史劉為建寧軍節度觀察留後。 秋七月丁巳,以淄州刺史陳洪為棣州刺史。 乙丑,以刑部員外郎封翹為翰林學士。 丙寅,以汝州刺史楊延直為左衛大將軍,以前左衛上將軍劉重霸為起複雲麾將軍、右驍衛上將軍。 庚午,以六軍諸衛副使、起複雲麾將軍、檢校太保張業為淄州刺史。 八月辛巳,以左神武軍統軍周武為寧州刺史,以左崇安指揮使、前申州刺史劉仁鐸為衍州刺史。 戊子,泰寧軍節度使張萬進賜名守進。 九月庚申,以遙領常州刺史張昌孫遙領壽州刺史,充本州團練使。 第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