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中,山西男子李良雨化為女子,事載前史。 近見《仁恕堂筆記》莊浪二事甚奇。 一紅塵驛軍莊姓者婦寡,有一女已字人,年十二,忽變為男子。 女羞不能自明,及就婚,其夫覺而聞之官,乃以聘禮還之夫家,聽其別娶。 而夫之母憐女之婉,又以其女歸之。 今名莊啟盛,現為莊浪廳書役。 丁巳秋,又有莊浪女子十五歲,亦化為男。 與莊事僅隔十年,皆在莊浪,亦異聞也。 ◎范忠貞 范忠貞承謨撫浙日,杭之西溪有虎攫人,遣卒往捕。 一日,自詣水月和尚卜之,告以故,和尚答云:「山頭大蟲任打,門內大蟲休惹。 」范不悟而去。 未幾遷閩督,遇逆藩之變,竟以身殉,始悟門內大蟲之語。 ◎挑戰 挑戰二字見《左傳》,宣十二年,趙旃請挑戰,弗許。 唐人詩屢用之。 《類要》云:兩陣既立,各以將出鬥,謂之挑戰。 《劇談錄》白敏中興師討吐蕃,有酋帥衣緋茸裘,乘白馬,出陣,頻召漢軍鬥將。 有潞州小將善射,馳馬彎弧而出,射中其項,抽短劍,踣于鞍上,脫緋裘金帶,奪馬而還。 又李臨淮將白孝德,斬賊將劉龍仙事亦相類。 又《五代史·周德威傳》有陳章者,號陳夜叉,乘白馬,被朱甲以自異,求陽五欲生致之,德威出挑戰,禽之。 唐宋已來實有鬥將之事,非盡稗官之妄說也。 ◎箐鷄 箐鷄,產水西,長尾白羽,羽之周遭,黑文緣之,如澹墨所畫。 或畜之,見人輒避去,終不馴擾。 門人黃自先元治官平遠府通判雲然。 ◎樂顏棗 樂毅棗,產吾鄉,大倍常棗,雲是樂毅伐齊所遺種也。 《太平廣記》所載,有王母、仲思等名。 又有安期棗,梁國夫人棗。 《西京雜記》,上林有西王母棗,出崑崙山,而不及此。 先方伯《群芳譜》雲,樂氏棗,豐肌細核,多膏肥美,舊傳樂毅自燕攜來。 《太平寰宇記》,濰州貢毅氏棗,今青城縣產無核棗,一名虛中,即《西京雜記》之枵棗也。 上林又有顏淵李,出魯國。 ◎井溢 康熙二十四年,長山一廢寺,有池水,忽大溢。 眾往視之,有物如牛,伏池中,人不敢逼。 次年,鄒平郭莊居民院中井鳴如牛吼,水忽上溢,祭之乃止。 ◎短人 丙寅春,長山之苑城周村間,有短人,長可尺許,鬚眉手足皆具,能按拍而歌。 問之云:年三十餘矣。 豈巨靈僬僥之類耶? ◎黑牡丹 曹州牡丹,品類甚多,先祭酒府君嘗往購得黃、白、綠數種。 長山李氏獨得黑牡丹一叢,雲曹州止諸生某氏有之,亦不多得也。 ◎范祠鳥 長白山醴泉寺,即範文正公讀書處,祠在佛殿東偏。 康熙間,秋霖浹旬,祠上漏下濕,公像獨不沾濡。 寺僧疑而竊窺之,有大鳥張兩翼,翼上有火光,正覆其上。 天霽,遂失所在。 ◎文昌閣鸛 濟南府學文昌閣,有二鸛巢其上。 一日翔西郊,為一軍士射中其脛。 此鸛每帶箭出入,人皆見之。 偶中丞閲軍,將士皆集轅門,此軍方負牆立,鸛忽飛翔其上,矢墜焉。 軍士異而取之,俄覺耳中癢不可忍,試以箭鏃搔之,牆忽壓焉。 鏃深入不可出。 軍士嘆曰:此鸛報怨也,吾其死矣。 數日果死。 ◎萬歲 《後漢書·韓棱傳》:竇憲為大將軍,威震天下,尚書以下議欲拜之,伏稱萬歲。 棱正色曰: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乃止。 然《馬伏波傳》:吏士皆伏稱萬歲。 又《吳良傳注》,《東觀記》曰,門下掾王望,諂稱太守功德,掾史皆稱萬歲。 ◎無上將軍 《滕撫傳》:建康元年,陰陵賊徐風,自稱無上將軍。 《何進傳》:帝靈帝躬擐甲介馬,稱無上將軍,行陣三匝而還。 人主自稱將軍,與明武宗先後一轍,至與劇賊同號,尤可異也。 ◎師資 老子曰:「善人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為善人之資。 」資之雲者,如《詩·小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義。 今俗謂受業為師,同學為相資,語蓋有本。 然以同學為不善,義亦可商。 師資之情,後漢廉范對明帝語。 ◎庫厙 松江有厙公山,厙音舍,字書注,姓也。 《後漢·竇融傳》,金城太守厙鈞。 按融傳章懷太子注,引《前書音義》曰,厙氏,即倉庫吏後也,本王嘉上哀帝疏。 今羌中有厙姓,音舍,雲承鈞之後。 《風俗通》云:古守庫大夫之後,以官為氏。 然則厙鈞之姓為式夜切?為苦故切?《漢書》注亦未定其音訓。 《氏族博考》云:庫氏有二,漢倉氏、庫氏,以官為氏。 又河南官氏志,庫亻辱官氏改為庫氏,則是苦故切之庫,又有二族矣。 《奇姓通》收入去聲韻,從舍音。 按:式夜切,字從廠。 苦故切,字從廣。 自是兩字兩讀,因章懷注雙引之,混不可辨耳。 ◎六丁 祭酒,舊不一二年輒遷去,春秋丁祭無過四者。 順治中,淄川高念東侍郎珩為祭酒,久不遷。 一日至閣,洪文襄承疇戲謂曰:高先生可謂五丁開山矣。 高笑對曰:無妨六丁六甲。 果三年始遷去。 予在成均,迄四載始遷少詹。 戲為口占寄先生云:「嘉話曾聞役六丁,任教人笑鈍司成。 六丁今日還加二,始信前賢畏後生。 」然此官清簡,實宜恬靜。 《南史》丘靈鞠有言,人居官願數遷,使我終身為祭酒,不恨也。 獨學舍稟給皆久廢,用兵已來,捐貲者率許在籍肄業,期滿該省布政使司徑送吏部銓授,雍中人才寥寥,素餐為慚耳。 ◎偏諸 第1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池北偶談》
第1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