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勖,字克懋,一字懋卿,章丘人。 少貧牧豕,年三十始補諸生。 時邑中李太常伯華、袁西野崇冕方尚金元詞曲,勖謂傷雅道,獨與濟南殷正甫、李于鱗、許殿卿為古文辭,相友善。 年六十,以歲貢仕江都縣訓導,遷威寧教諭、開平衛教授,歸五年卒。 所著有《懋卿集》、《太極圖解》、《性命辨》。 劉尚書白川稱為朱元晦功臣、王伯安諍友雲。 勖父彪,嘗以輸租詣京師,見遺錢百緡于道,輦載而馳及前遺錢者,付之徑去。 華鰲,字空塵,亦章丘人,御史珩之孫。 邑諸生,妙于繪事,落筆輒題其上曰「空塵詩畫」。 人丐之畫,輒瞪目不應。 當其意得,迥出筆墨蹊徑之外。 詩亦如之,五言尤超詣。 題王仁甫卜築云:「大隱不在山,出處乃適意。 」送呂中甫山人云:「秋老留紅葉,風輕轉白蘋。 」宿惠上人院云:「愛此疏林月,兼之一磬清。 」孤坐云:「雨霽聞啼鳥,風停數落花。 」過楊九山川上居云:「壚頭留宿火,花徑閉秋雲」,人以擬浩然「微雲疏雨」之句。 鰲亦滄溟友。 予少見其集,今無從購矣。 鰲姓字亦見《楊升庵集》。 勖有寄滄溟絶句云:「瓜田十畝濟城東,雲外青山小苑通。 流水桃花迷處所,幾家春樹暮煙中。 」鰲睡起自述云:「槐午睡方熟,息肩者稚子;老妻撼繩床,飯熟呼不起。 不能工磬折,發亂無人理;我懶我自知,不要旁人喜。 」 ◎袁崇冕附高應、張國籌、張自慎 袁崇冕,字西野,進士弼之子。 兄公冕,弟軒冕,皆用科第起家,崇冕獨以布衣終。 工金元詞曲,所著春遊、秋懷諸曲,足參康、王之座。 與李中麓唱酬,王陂曰:「雅俗相兼,氵風氵風有餘音。 」楊方城曰:「神聖工巧,元人之儔。 」中麓曰:「金石之音,元黃之色。 」其為名流擊賞如此。 嘗有客以《黃鶯學畫眉詞》謁李太常,坐客皆言佳,西野後至,太常曰:「翁素負知音,試擇佳句幾何,予已有定評。 」西野目畢、應聲曰:「止起五字是詞家語,餘無足取。 」太常展手示之,雲止「未老已投閒」一句。 客皆大笑歎服。 同時有高應者,中麓弟子,亦工詞曲,以貢仕為元城丞,見知王元美、魏懋權。 所著有《醉鄉》、《歸田》諸稿,其《北門鎖鑰》雜劇,論者以為詞人之雄。 又有張國籌者,以貢仕為行唐知縣,善金元詞曲。 所著有《脫穎》、《茅廬》、《章台柳》、《韋蘇州》、《申包胥》等劇,在袁西野、李中麓伯仲間。 皆章丘人,與太常同時。 又有張自慎者,字敬叔,商河人,游中麓之門,著金元樂府三十餘種。 太原萬伯修曰:「北曲一派,海內索解人不得,眼中獨見張就山耳。 」就山,自慎別號也。 ◎王魯翁篆 宋穆賓廷秀墓,在女郎山之陽。 有石表一,王壽卿魯翁撰文並篆書。 有黃山谷贊云:「見魯翁用筆,可以酒酹陽冰之墓。 」云云。 今移置文昌祠中。 ◎朱文公書 朱文公與徐賡載書云:「放翁詩,讀之爽然。 近代唯見此人為有詩人風致。 如此篇,初不見其著意用力處,而語意超然,自是不凡,令人三嘆不能已。 近報又已去國,不知所坐何事?恐只是不合做此好詩,罰令不得做好官也。 」文公于詩頗邃,故能識放翁詩佳處。 洛陽劉文靖公謂李、杜只是酒徒,真孟浪語。 ◎三傳 元盛庶齋如梓《老學叢談》云:「《蕭何傳》不言律令,《李邕傳》無一字及筆札,五代《劉句傳》不書修《唐史》。 」 ◎辛高陸 陸放翁晚年為韓冑作《南園記》,為世所譏。 然當時文士實不止此。 辛稼軒詞用司馬昭假黃鉞異姓真王故事;高似孫獻詩九章,每章用一錫字,皆一時名人。 又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云:「莆陽陳讜,文士也。 輸靈壁石以壽韓,刻金字于石,至稱之曰我王。 」 ◎陳宣慰詩 元陳伯通宣慰雲中,人跛而眇,自述云:「肢傷一體婁師德,目眇三分李雁門。 」先兄西樵吏部,甲辰歲以磨勘事下西曹,鍛鍊良苦。 兄談笑賦詩,有句云:「縱跛尚如習鑿齒,有腸終類佛圖澄。 」較陳句又勝之。 ◎聯句 聯句,有人各賦四句,分之自成絶句,合之仍為一篇。 謝跳、范雲、何遜、江革輩多有此體。 頃見朱太史《騰笑集》中,有古藤書塢送吳征君、魏上舍聯句,甚得齊、梁之意,今錄于此。 「握手古藤下,秋深旅愁積。 歸來西溪旁,猶及種春麥。 」吳雯「我亦袖輕鞭,明發辭紫陌。 倦鳥不同飛,各自張旅翮。 」魏坤「二子澹雅才,肯為時俗役。 英詞迭相應,如以桐扣石。 」陸喜淑「柳塘水ぺぺ,蒲阪山驛驛。 改歲君到時,古藤花滿格。 」查嗣璉「大房一斗泉,釀酒冰雪白。 酒熟君不來,落花良可惜。 」朱彞尊益都董楠字孟才,工部尚書可威之叔也,常撰《古今聯句詩集》六卷,與張之象《回文類聚》,皆不可少之書。 ◎人參詩 人參詩昔人甚少,前已言之。 適讀《唐詩紀事》,又得段成式求人參詩云:「少賦令才猶強作,眾醫多失不能呼。 九莖仙草真難得,五葉靈根許惠無?」周繇遺柯古人參詩云:「人形上品傳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團。 慚非叔子空持藥,更請伯言當細看。 」又高麗采參贊云:「三椏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樹相尋。 」,音賈,葉似桐。 ◎湖湘詩 第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池北偶談》
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