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侍禦百斯公與胤,登崇禎元年戊辰進士,入翰林,改御史。 甲申,公家食已八年矣。 聞三月十九日之變,同妻子盡節,于几案間得手書一紙云:「京師卒破,聖主殉社稷。 予聞之雪涕沾衣,不及攀龍髯而殉命,遂偕妻于氏、子士和並命寢室,命也奈何,葬從薄從速,隨時也。 」公清介忠信,言笑不苟,鬚眉若神。 葬日,會者萬人,莫不流涕。 南城陳伯璣允衡論次公遺集,比之宋江文忠萬里雲。 崑山歸莊元恭詩云:「鼎湖痛絶競攀龍,城守諸公繼扈從;誰是簡書無誚責,獨捐頂踵又從容。 九泉骨近平原廟,千古名齊日觀峰;欣慕執鞭嗟隔世,好憑詩句想遺蹤。 」 ◎王劉二奇士 予鄉王遵坦,字太平,益都人,太仆少卿瀠之子。 劉孔和,位元組之,長山人,相國鴻訓之子。 二人皆負氣斥也,相友善。 王居家桑谷,劉居長白,皆有林泉之美。 崇禎間,見天下將亂,散財結客。 甲申歲,孔和殺闖賊偽令,率精騎萬人,南赴金陵,至淮陰,以兵屬劉澤清。 澤清與孔和素交,時為藩鎮,貴重無比,然好為詩。 一日大會將吏,廣坐朗吟,賓佐交口譽之,孔和仰視,獨無語。 強問之,曰:「公誠名將才,然此事定復不急。 」澤清怒,罷酒,賓客皆惶懼失次,孔和傲然而出。 澤清益怒,遣人追及舟中,殺之。 已而金陵以為副總兵官,則孔和死數日矣。 遵坦入本朝,隨肅王平蜀,為巡撫四川都御史,卒於閬。 劉有《弈棋贈丘將軍長歌》云:「伏生之裡大將出,生來所志惟馬革。 幕中已多指視功,疆埸血戰不勝筆。 堪嗟再謁典連敖,不知三世還執戟。 別君十載一瞬間,歷盡鋒鏑與鏑桎。 背貴那可入韓罪,睛白聊足嘲吳刻。 多君談笑貫索中,坐待明光銷蠹蝕。 昨聞廣武拜軍師,聖主懷邦丈人吉。 如今驅戰真市人,聒聒怒蛙誰與軾。 願君橫臂障東海,莫令桑梓生荊棘。 安有健兒把犁Θ,但見春林巢小。 從來外攘必內安,隱憂不在河北賊。 夜涼浮白戒談事,更向局中問劫急。 已知文偉能辦賊,不待當場辨白黑。 贊君斂手推棋枰,論兵艾艾終羞吃。 君功定可勒燕然,我詩空須錦織。 」王有詩云:「怪鴟撲人山鬼叫,草際幽磷舊年少。 古塚老狸夜宴賓,髑髏為盤羅八珍。 玄熊文豹甘作使,噤不敢言但相指。 夫君意氣不自持,拔劍向風劍光死。 一身誰遣困蓬蒿,呼天喝月未足豪。 驢脊如柴少韉勒,小挫風期非我曹。 愁多歡少天白頭,倒擲河水西向流。 一寸之心括千古,元氣茫茫生百憂。 金盆濯足錦為廁,以此相酬已堪恚。 寄語聽冰九尾兒,鷓鴣啼上寒楓枝。 」劉又有贈王詩云:「都無殺者黃江夏,豈有食之嚴鄭公。 」後竟死劉澤清手,與黃祖事絶類雲。 丘名磊,鄒平人,少為諸生,有才名,後走遼東,詣軍門上書,積功至總兵官,佩鎮東將軍印,亦死澤清之手。 ◎節義 王氏,亳州人,李殿機妻也,殿機父死於法,母張氏沒官,給配象房校尉王福殿,機因冒王姓,繼粥于紅旗厄爾庫家。 王氏在本籍,年三十四歲矣,叔兄強之嫁,誓死不從。 康熙二十八年,覓夫至京師,時殿機已配蕭氏矣。 南城御史阮爾詢具疏上聞,竟為夫婦,殿機、蕭氏皆斷出為民,同歸於亳。 ◎封丘古蹟 同年岳給事鎮九峰秀起家封丘知縣,有古循良之風。 唐高達夫嘗為縣尉,向無專祠,岳于西門外創祠祀之。 縣南黃池、北蟲牢,皆春秋古蹟,又有青陵台、韓憑妻塚,岳皆為建祠立碑表之。 此事近今長吏所少。 ●卷六·談獻二 ◎李太守 近日廉吏,以松江知府李正華為第一。 正華貢士,獻縣人。 予鄉李御史森先按下江,誅Θ豪右,有海忠介之風,中讒被逮,吳民號泣攀送者數萬人。 既登舟,僚屬皆在,相視揮涕。 正華最後至,攜一酒瓢,滿酌送侍禦,慷慨言曰:「吾曹期不愧天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耳。 成敗利鈍,造物司之。 公今日之行,榮于登仙,諸君何至作楚囚相對耶!」侍禦掀髯大笑,諸君改容謝之。 後以考成不及格,鎸級去。 行之日,囊無一錢,松江人醵金數百,強投舟中,復人制一衣獻之,凡數千領,正華一無所受。 松人走白巡撫,中丞下檄使受之,移書慰勉,乃量受為行李之費。 既歸家,騎一驢,往來田間,歲一至郡城,南鼎甫廷鉉官河間時,與之往還甚稔。 予過獻,問其所居,在縣西門,數椽僅蔽風雨雲。 ◎重慶三忠 獻賊自荊州上峽,攻陷重慶,蜀撫都御史陳公士奇、重慶太守王公行儉、巴縣令王公錫,同日罵賊被磔死。 酆都林君明俊作《三忠傳》,今巴人立三忠祠祀之。 ◎楊太常 楊懷玉者,以琴供奉明懷宗,官太常丞。 鼎革後,攜賜琴流轉吳越間,文士多為賦詩,絶似宋末汪水雲也。 同時有伊爾者,會稽人,亦以琴供奉禁中。 興化李鏡月瀅有長歌贈之,淒婉可誦。 ◎二烈女 丙寅六月,福建巡撫張仲舉疏言:閩縣未婚烈女吳淑鳳,從容盡節,矢志靡他;連江縣未婚烈女楊聯姐,投繯就義,百折不回。 部議奉旨旌表。 ◎文柔 文柔者,李之儀端叔配,胡武平宿孫女也。 為東坡所知,呼為法喜上人。 東坡南遷,手自製衣以贐曰:我一女子,受此等人知,復何憾耶。 見端叔自撰墓誌。 ◎二文正墓 第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池北偶談》
第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