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以老退私門,兵力頓闕。 雖欲為之,事亦無成。 「興宗曰:」當今懷謀思奮者,非欲邀功賞富貴,正求脫旦夕之死耳。 殿中將帥,惟聽外間消息,若一人唱首,則俯仰可定。 況公統戎累朝,舊日部曲,布在宮省,受恩者多。 沈攸之輩,皆公家子弟,何患不從?且公門徒義附,並三吳勇士,殿中將軍陸攸之,公之鄉人。 今人東討賊,大有鎧仗,在青溪未發,公取其器仗,以配衣麾下,使陸攸之率以前驅。 仆在尚書中,自當率百僚按前世故事,更簡賢明以奉社稷,天下之事定矣。 又朝廷諸所施為,民間傳言公悉豫之。 公今不決,當有先公起事者,公亦不免附從之禍,況聞車駕屢幸貴第,酣醉淹留,或屏左右,獨入閣內,此萬世一時,不可失也。 「慶之不從。 又青州刺史沈文秀,慶之侄,將之鎮,率部曲出屯白下,亦說慶之曰:」主上狂暴如此,禍亂不久,而一門受其寵任,萬民皆謂與之同心,且若人愛憎無常,猜忍特甚,不測之禍,進退難免。 今因此兵力圖之,易於反掌,機會難值,願公勿失。 「文秀言之再三,至于流涕,慶之終不肯從。 及帝誅何邁,量慶之必當入諫,先閉青溪諸橋以絶之,慶之不得進而還。 俄而帝使使者賜慶之藥,慶之不肯飲,使者以被掩殺之,時年八十。 慶之子文叔欲亡,恐如義恭被帝支解,謂其弟文秀曰:」我能死,爾能報。 “遂飲慶之藥而死。 文秀揮刀馳馬而去,追者不敢逼,遂得免。 帝詐言慶之病死,贈太尉,謚曰忠武公,葬禮甚厚。 一日,帝夢王太后責之曰:「汝不仁不義,罪惡貫盈,本無人君之福。 加以汝父孝武,險虐滅道,怨結神人,兒子雖多,並無天命,大運所歸,應還文帝之子。 」覺而大怒,欲去太后神位,左右諫之乃止。 由是益忌諸叔,恐其在外為患,皆聚之京師,拘于殿內,毆捶陵曳,無復人理。 見湘東王彧、建安王休仁、山陽工休祐皆肥壯,為籠盛而秤之,以彧尤肥,謂之「豬王」,謂休仁為「殺王」,休花為「賊王」。 以三王年長,尤惡之,常錄以自隨,不使離左右。 東海王禕,性尤劣,謂之「驢王」。 桂陽王休范、巴陵王休若年尚少,故待之略寬。 嘗以木槽盛飯,並雜食攪之,掘地為坑,實以泥水,使彧裸體匍匐坑中,以口就槽食之,用為笑樂。 前後欲殺三王十餘次,賴休仁多智數,每以談笑佞諛解之,故得不死。 彧賞忤旨,帝命縛其手足,貫之以杖,使人擔付大官,曰:「今日屠豬。 」休仁笑曰:「豬未應死。 」帝問其故,曰:「待皇太子生,殺豬取其肝腸。 」帝怒乃解,收付廷尉,一宿釋之。 蓋帝無子,有少府劉曚妾,懷孕將產,迎之入宮,俟其生男,當立為太子。 故休仁言之以解其怒。 嘗召諸王妃主于前,除去妝束,身上寸絲不留,使左右亂交于前,在旁指點嘻笑以為娛樂,違者立死。 南平王妃江氏不從,帝怒,殺其三子,鞭江妃一百。 建安王太妃陳氏,年近不惑矣,而容顏尚少,帝命右衛將軍劉道隆Y之,曰:「爾形體強健,足以制此婦。 」呼休仁從旁視,誡左右曰:「俟休仁色變,即殺之。 」太妃懼殺其子,只得赤體承受。 道隆欲迎帝意,將太妃竭力舞弄,極諸般醜態,良久乃已。 帝大悅,賞道隆酒。 休仁目不他視,顏色無異,乃釋之。 後更愛憎無常,稍一忤旨,即殺。 左右宿衛之士,皆懷異志。 惟直閣將軍宗越、譚金、童太一等,以勇力為帝爪牙,賞賜美人金帛,充牣其家,越等皆為儘力。 懷異志者,憚之不敢發。 一日,帝忽怒主衣壽寂之,見輒切齒,曰:「明日必殺之。 」寂之懼,乃結主衣阮佃夫、李道兒,內監王道壟姜產之、錢藍生,隊主柳光世、樊僧整等十餘人,陰謀弒之,奉湘東為帝,使錢藍生密報三王。 阮佃夫慮力少不濟,更欲招合,壽寂之曰:「謀廣或泄,不煩多人。 且若人將南遊,宗越等並聽出外裝束,今夜正好行事,勿憂不濟也。 」 先是帝游華林國竹林堂,使宮人裸體相逐,一人不從,殺之。 夜夢在竹林堂,有女子罵曰:「汝悻虐不道,明年不及熟矣。 」乃于宮中求得一人,似夢所見者斬之。 又夢所殺者罵曰:「我已訴上帝矣,汝死在目前。 」於是巫言竹林堂有鬼。 其夕,悉屏侍衛,與群巫及綵女數百人射鬼于竹林堂。 事畢,將奏樂,寂之抽刀前入,姜產之次之,李道兒等皆隨其後。 時休仁在旁屋,聞行聲甚疾,謂休祐曰:「事作矣。 」相隨奔景陽山。 帝見寂之至,引弓射之,不中。 綵女皆進走,帝亦走,大呼:「寂,寂」者三,寂之追而弒之。 宣令宿衛曰:「湘東王受太皇太后令,除狂主,今已平定矣。 諸人其毋恐。 」時事起倉卒,殿省惶惑,未知所為。 休仁引湘東王升西堂,登禦座,召見諸大臣。 王失履,跣足,猶著烏帽。 坐定,休仁呼主衣以白帽代之,令備羽儀。 乃宣太皇太后令,數廢帝罪惡,命湘東皇篡承皇極。 丙寅,王即皇帝位,是為明帝,封壽寂之等十四人為縣候。 先是宗越、譚金。 童太一等為廢帝所寵,及帝立,內不自安,因謀作亂。 沈攸之以聞,皆下獄死,令攸之復入直閣。 時劉道隆為中護軍,建安王怨其無禮于太妃,求解職,不與同朝,乃賜道隆死,以建安王為司徒尚書令。 一應昏制謬封,並皆刊削,中外皆欣欣望治矣。 第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朝祕史》》
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