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賊將盧循,謂恩曰:「自吾起兵海隅,朝廷專以浙東為事,強兵猛將,悉聚于此,建康必虛,不若罄吾全力,溯長江而進,直搗京師,傾其根本,諸路自服。 若專在此用兵,時得時失,非長計也。 」恩從之,斂兵出海口,悉起其眾,合戰士十餘萬,樓船千餘艘,浮海溯江,奄至丹徒,建康大震。 牢之聞之,乃使裕自海鹽入援,身率大軍繼進。 時裕兵不滿千人,倍道兼行,盡皆勞疲。 及至丹徒,賊方率眾登蒜山,揚旗鼓噪,居民惶惶,皆荷擔而立。 裕欲擊之,人以為眾寡不敵,必無克理。 裕怒氣如雷,身先士卒,上山奮擊。 眾皆鼓勇而進,呼聲震地,無不一當百。 賊大潰,投岸赴水,死者彌滿江口。 恩狼狽還船,遂不攻丹徒,整兵直向建康。 牢之至,見裕已勝,大喜,謂裕曰:「今雖勝之,而賊勢甚強,彼船高大,吾戰艦小,不能禦之,奈何?」裕曰:「樓船非風不進,近日風靜,未能即至建康。 君以重兵拒之於前,吾以舟師尾之於後,以火攻之,無憂不克也。 」牢之從其計,馳至石頭,嚴兵以待。 裕裝火船廿只,親自押後,乘夜風便,一齊點著,徑向樓船衝去。 賊見火至,方欲撲滅,樓船已被燒著。 風烈火猛、當之者皆焦頭爛額,於是不依隊伍,四路亂竄。 牢之望見火起,送出舟師擊之。 前後夾攻,賊眾大敚是役也,賊喪師徒數萬,樓船幾盡,登陸者又被官軍隨處截擊。 恩左右皆盡,所存殘兵,不及十之一二,遂自使口遠竄入海,三吳乃寧。 牢之上裕功,詔以裕為建武將軍,下邳太守,仍參牢之軍事。 裕是時方受命于朝,今且按下。 且說道子世子元顯,年十六,性聰警,頗涉文義,志氣果鋭,常以朝廷受制外藩,必成後患,屢勸其父早為之計。 道子乃拜元顯驃騎將軍,以其衛府甲士,及徐州文武隷之,使參國政。 元顯既當大任,以譙王尚之,及其弟休之為心腹,張法順為謀主,以司馬王愉為江州刺史,兼督豫州四郡,用為形援。 時庚楷領豫州,聞之不樂,上疏言:江州內地,而西府北帶寇戎,不應割其四郡,使愉分督。 朝廷不許。 楷大怒,知王恭與道子有隙,乃遣使說恭曰:「尚之兄弟,復秉幾衡,過于國寶,欲假朝權,削弱藩鎮,懲艾前事,為禍不小,及其謀議未成,宜早圖之。 」恭自誅國寶後,自謂威無不克,遂許之,以告仲堪、桓玄,二人欣然聽命,推恭為盟主,刻期向闕。 牢之聞之,來諫恭曰:“將軍,國之元舅,會稽王,天子叔父也。 會稽王又當國秉政,向為將軍戮其所愛國寶兄弟,其深服將軍多矣。 頃所授者,雖未允愜,亦非大失。 割庚楷四郡,以配王愉,于將軍何損?晉揚之甲,豈可數興乎!“恭不從,堅邀共事。 牢之不得已許之。 再說仲堪多疑少決,雖應恭命,而兵不遽起。 其時南郡相楊佺期,為仲堪心腹,有勇名,自謂漢太尉楊震之後,祖父皆為貴臣。 矜其門第,江左莫及,而時流以其晚過江,婚宦失類,常排抑之。 佺期每慷慨切齒,欲因事際,以逞其志,力勸仲堪速發。 仲堪於是勒兵,使佺期率舟師五千為前鋒,桓玄次之,己又次之,合兵三萬,相繼東下。 元顯聞變,知釁由庚楷,乃以道子書遺之曰:昔我與卿,恩如骨肉,帳中之飲,結帶之言,可謂親矣。 卿今棄舊交,結新援。 忘王恭昔日陵侮之言乎?若欲委體而臣之,使恭得志,必以卿為反覆之人,安肯深相親信?首領且不可保,況富貴乎? 時楷已應恭檄,徵集士馬,事難中止。 乃覆書曰:王孝伯昔赴山陵,相王憂懼無計。 我知事急,勒兵而至,恭不敢發。 去年之事,我亦俟命而動,我事相王,無相負者,相王不能拒恭,反殺國寶,自爾已來,誰敢復為相王儘力?庾楷實不能以百口助人屠滅也。 書返,道子不知所為,謂元顯曰:「國家事,任汝為之,我不與矣。 」於是,元顯自為征討大都督,遣衛將軍王珣、右將軍王雅將兵討恭,譙王尚之將兵討庾楷。 已亥,尚之大破庾楷于牛渚,楷單騎奔去。 尚之乘勝,遂與西軍戰于橫江,孰知殺得大敗,所領水軍盡沒。 元顯大恐,問計于僚左。 張法順口:「北來諸將,吾皆得其情矣。 王恭素以才地陵物,人皆惡其傲,既殺國寶,其志益驕。 仗牢之為爪牙,而仍以部曲將遇之,牢之負其才,深懷恥恨。 今與同反,非其本心。 若以辨士說之,使取王恭,許事成即以恭之位號授之,牢之必喜而叛恭,倒戈相向,摧王恭之眾,如拉朽矣。 首惡既除,餘黨自解,何懼之有?」元顯從之,乃致書牢之,為陳禍福,密相要結。 牢之心動,謂其子敬宣曰:「王恭昔受先帝大恩,今為元舅,不能翼戴王室,自恃其強,舉兵頻向京師,吾未審其志,事捷之日,必能為天子相王下乎?吾欲奉國威以順討逆,何如?」敬宣曰:「大人言是也。 朝廷雖無成、康之美,亦無幽、厲之惡,而恭恃其兵威,暴蔑王室,大人親非骨肉,義非君臣,雖共事少時,意好不協,今日討之,於情義何有?」牢之意遂決,以書報元顯,許為之應。 第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朝祕史》》
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