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周主還都後,皇后符氏薨逝,年止二十有六,謚曰宣懿。 後妹亦頗有容色,出入宮中,周主欲冊為繼後,因南徵得手,又思北討,所以未遑行禮。 未幾即為顯德六年,高麗女真,均遣人入貢方物。 周主禦崇德殿,召見番使,命有司遍設樂懸,藉示漢儀。 四面鐘磬陳列,有幾處止屬虛設,未聞擊響。 待番使退朝,周主召問樂工,何故不擊鐘磬。 樂工謂向例如此,不敢妄擊。 周主再加細詰,樂工多不能答,乃命端明殿學士竇儀,討論古今雅樂,考訂闕失。 竇儀謂通曉樂音,臣不如樸,因令樸訂定樂律。 樸援據古今,具疏臚陳,略云: 臣聞禮以檢形,樂以治心。 形順于外,心和于內,而天下不治者,未之有也。 夫樂生於人心,而聲成於物,物聲既成,復能感人之心,是謂之樂。 昔黃帝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成十二律,旋相為宮,以生七調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調而大備。 遭秦滅學,歷代罕能用之。 唐祖孝孫考正大樂,其法始備,安史之亂,十亡八九,至于黃巢,蕩盡無遺。 時有博士殷盈孫,鑄鎛鐘十二,編鐘二百四十。 處士蕭承訓,校定石磬,今之在懸者是也。 雖有鐘磬之狀,殊無相應之和,其鎛鍾不問音律,但循環而擊,編鐘編磬,徒懸而已。 絲竹匏土,僅有七聲,黃鐘之宮,止存一調;蓋樂之缺壞,無甚于今。 陛下臨視樂懸,知其亡失,以臣嘗學律呂,宣示古今樂錄,命臣討論,臣雖不敏,敢不奉詔! 樸上疏後,援照古法,用秬黍定尺,一黍為分,十黍為寸,積成九寸,徑三分,為黃鐘律管。 推演得十二律,因作律準。 共分十有三弦,長九尺,依次設柱,系弦成聲。 第一弦為黃鐘律,第二弦為大呂律,第三弦為太簇律,第四弦為夾鐘律,第五弦為姑洗律,第六弦為仲呂律,第七弦為蕤賓律,第八弦為林鐘律,第九弦為夷則律,第十弦為南呂律,第十一弦為無射律,第十二弦為應鐘律,第十三弦為黃鐘清聲。 聲律既調,用七律為一均,錯成五音:宮聲為主,徵聲、商聲、羽聲、角聲,互為聯屬。 五音相續,迭聲不亂,合成八十四調,然後配以笙簧,間以鐘磬,凡四面樂懸,無不協響,合成節奏。 無論何種歌曲,但好譜入樂聲,均能應腔合拍,不疾不徐。 樸又上言此法久絶,出臣獨見,乞集百官校正得失。 有詔令百官再行參酌。 百官多半是門外漢,曉得甚麼音律奧旨,彼此同聲附和,統復稱王樸高才,非臣等所及。 乃命樂工演試,果然五聲有序,八音克諧,樂得周主心花怒開,極稱盛事。 周主又究心貢舉,務求得人,裁併寺院,嚴禁左道。 平居輒留意農事,刻木為農夫、蠶婦,列置殿廷。 且詔散騎常侍艾穎等三十四人,分行諸州,均定田租。 又詔諸州並鄉村,率以百戶為團,團置耆長三人,令司民事,課耕勸稼。 又從汴口疏河通淮,以達舟楫,再導汴水入蔡水,以便漕運公私交利,上下翕然。 周世宗為五代賢主,故歷敘美政。 周主遣王樸巡視汴口,督建斗門。 工既告竣,還過故相李穀第,忽然疾作,暈仆座上。 慌忙用人舁歸,醫治無效,竟爾謝世,年五十四歲。 周主親往弔喪,用玉鉞叩地,痛哭再四,不能自止。 左右從旁慰勸,周主仰天嘆道:「天不欲我平中原麼?何為奪我王樸,有這般迅速哩!」弔畢回宮,數日不歡。 樸精究術數,談言多中,周主志在統一,常恐運祚短促,不能如願。 一日從容問樸,謂朕躬踐阼,能得幾年?樸答道:「陛下有心致治,嘗以蒼生為念,天高聽卑,自當蒙福。 臣本固陋,一知半解,推演數理,可得三十年。 三十年後,非臣所能知呢。 」周主喜道:「誠如卿言,朕當為主三十年,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朕志足了!」後來征遼回師,便即晏駕,計在位止及五年零六個月,似與樸言不符。 或謂五六乃三十成數,樸不便直言,故用隱謎相答。 究竟樸能否預知,小子也不能定斷,只好援據遺聞,隨筆錄敘。 因繼詠一詩道: 懷才挾術佐明王,天不假年劇可傷! 豈是慶陵周世宗陵。 將晏駕,先歸地下待吾皇! 王樸既歿,周主失一股肱,但北伐雄心,仍然不改,因即下詔親征。 欲知周主北伐情形,下回再當詳敘。 第六十回 得遼關因病返蹕 殉周將禪位終篇 卻說周主南征時,北漢主劉鈞,乘虛襲周,發兵圍隰州。 隰州刺史孫議,得病暴亡,後任未至,驟聞河東兵至,不免驚惶,幸虧都監李謙溥,權攝州事,浚城隍,嚴兵備,措置有方,不致失手。 時方盛夏,河東兵冒暑圍城,謙溥引二小吏登城,從容督禦,身服絺綌,手揮羽扇,毫無慌張形狀。 河東將士,卻也料他不透,未敢猛攻。 謙溥又潛約建雄軍節度使楊廷璋,各募敢死士百人,夜劫河東兵寨。 河東兵猝不及防,倉皇散走,謙溥自率守軍,開城追擊,逐北數十里,斬首數百級,隰州解圍。 第17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五代演義》
第1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