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日,金使吳孝民入見,問納張彀事,要索交童貫、譚稹等人。 欽宗道:「這是先朝事,朕未曾開罪鄰邦。 」孝民道:「既雲先朝事,不必再計,應重立誓書修好,願遣親王宰相,赴我軍議和。 」欽宗允諾,乃命同知樞密院事李梲,偕孝民同行。 李綱入諫道:「國家安危,在此一舉,臣恐李梲怯懦,轉誤國事,不若臣代一行。 」欽宗不許。 李梲入金營,但見干離不南面坐著,兩旁站列兵士,都帶殺氣,不覺膽顫心驚,慌忙再拜帳下,膝行而前。 我亦靦顏。 干離不厲聲道:「汝家京城,旦夕可破,我為少帝情面,欲存趙氏宗社,停兵不攻,汝須知我大恩,速自改悔,遵我條約數款,我方退兵,否則立即屠城,毋貽後悔!」說畢,即取出一紙,擲付李梲道:「這便是議和約款,你取去罷!」梲嚇得冷汗直流,接紙一觀,也不辨是何語,只是喏喏連聲,捧紙而出。 干離不又遣蕭三寶奴、耶律中、王汭三人,與李梲入城,候取復旨。 翌旦,金兵又攻天津、景陽等門,李綱親自督禦,仍命敢死士,縋城出戰,用何灌為統領,自卯至酉,與金兵奮斗數十百合,斬首千級。 何灌也身中數創,大呼而亡。 金兵又復退去。 李綱入內議事,見欽宗正與李邦彥等,商及和約,案上擺着一紙,就是金人要索的條款,由李綱瞧將過去,共列四條: 一、要輸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頭,表緞萬匹,為犒賞費。 二、要割讓中山、太原、河間三鎮地。 三、宋帝當以伯父禮事金。 四、須以宰相及親王各一人為質。 綱既看完條款,便抗聲道:「這是金人的要索麼;如何可從?」邦彥道:「敵臨城下,宮廟震驚,如要退敵,只可勉從和議。 」綱奮然道:「第一款,是要許多金銀牛馬,就是搜括全國,尚恐不敷,難道都城裡面,能一時取得出麼?第二款,是要割讓三鎮地,三鎮是國家屏藩,屏藩已失,如何立國?第三款,更不值一辯,兩國平等,如何有伯侄稱呼?第四款,是要遣質,就使宰相當往,親王不當往。 」此語亦未免存私,轉令奸相藉口。 欽宗道:「據卿說來,無一可從,倘若京城失陷,如何是好?」綱答道:「為目前計,且遣辯士,與他磋商,遷延數日,俟四方勤王兵,齊集都下,不怕敵人不退。 那時再與議和,自不至有種種要求了。 」邦彥道:「敵人狡詐,怎肯令我遷延?現在都城且不保,還論甚麼三鎮?至若金幣牛馬,更不足計較了。 」設或要你的頭顱,你肯與他否?張邦昌亦隨聲附和,贊同和議。 綱尚欲再辯,欽宗道:「卿且出治兵事,朕自有主張。 」綱乃退出,自去巡城。 誰料李、張二人,竟遣沈晦與金使偕去,一一如約。 待綱聞知,已不及阻,只自憤懣滿胸,嗟嘆不已。 欽宗避殿減膳,括借都城金銀,甚及倡優家財,只得金二十萬兩,銀四百萬兩,民間已空,遠不及金人要求的數目,第一款不能如約,只好陸續措繳。 第二款先奉送三鎮地圖,第三款賫交誓書,第四款是遣質問題,當派張邦昌為計議使,奉康王構往金軍為質。 構系徽宗第九子,系韋賢妃所出,曾封康王,邦昌初與邦彥力主和議,至身自為質,無法推諉,正似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誰叫你主和?臨行時,請欽宗親署禦批,無變割地議。 欽宗不肯照署,但說了「不忘」二字。 邦昌流淚而出,硬着頭皮,與康王構開城渡濠,往抵金營。 會統制官馬忠,自京西募兵入衛,見金兵游掠順天門外,竟麾眾進擊,把他驅退,西路稍通,援兵得達。 种師道時已奉命,起為兩河制置使,聞京城被困,即調涇原、秦鳳兩路兵馬,倍道進援。 都人因師道年高,稱他老種,聞他率兵到來,私相慶賀道:「好了好了!老種來了!」欽宗也喜出望外,即命李綱開安上門,迎他入朝。 師道謁見欽宗,行過了禮,欽宗問道:「今日事出萬難,卿意如何?」師道答道:「女真不知兵,寧有孤軍深入,久持不疲麼?」欽宗道:「已與他講好了。 」師道又道:「臣只知治兵,不知他事。 」欽宗道:「都中正缺一統帥,卿來還有何言!」遂命為同知樞密院事,充京畿、河北、河東宣撫使,統四方勤王兵及前後軍。 既而姚古子平仲,亦領熙河兵到來,詔命他為都統制。 金干離不因金幣未足,仍駐兵城下,日肆要求,且逞兵屠掠,幸勤王兵漸漸四至,稍殺寇氛。 李綱因獻議道:「金人貪得無厭,凶悖日甚,勢非用兵不可。 且敵兵只六萬人,我勤王兵已到二十萬,若扼河津,截敵餉,分兵復畿北諸邑,我且用重兵壓敵,堅壁勿戰,待他食儘力疲,然後用一檄,取誓書,廢和議,縱使北歸,半路邀擊,定可取勝。 」師道亦贊成此計。 欽宗遂飭令各路兵馬,約日舉事。 偏姚平仲謂:「和不必戰,戰應從速。 」弄得欽宗又無把握,轉語李綱。 綱聞士利速戰,也不便堅持前議。 智者干慮,必有一失。 因與師道熟商,為速戰計。 師道欲俟弟師中到來,然後開戰。 平仲進言道:「敵氣甚驕,必不設備,我乘今夜出城,斫入虜營,不特可取還康王,就是敵酋干離不,也可擒來。 」師道搖首道:「恐未必這般容易。 」究竟師道慎重。 平仲道:「如若不勝,願當軍令。 」李綱介面道:「且去一試!我等去援他便了。 」未免太急。 第1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演義》
第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