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夜將招降宋江事,奏聞朝廷,朝議以海州無事,復將叔夜調任濟南府,叔夜奉命移節,自不消說。 惟宋江回至梁山泊,與盧俊義等說明一切,當即將各寨毀去,並遣散嘍,只與黨徒百餘人,同赴江南。 剛值熙河前軍統領辛興宗等,在浙西境內的江漲橋,與方七佛等接戰。 兩下相持未決,宋江即麾眾殺入,一陣沖蕩,即將方軍驅退。 當下遇著辛興宗,忙繳呈叔夜手札,興宗按閲畢,便道:「既由張知州令你到此,且留在營中,靜候差遣!」宋江道:「江等來此投軍,願為朝廷效力,現在浙西一帶,久苦寇氛,何不即日南下,規復杭州?杭州得手,便可溯江西上,進攻睦州了。 」興宗瞪視良久,方道:「恐沒有這般容易。 」言下即有妒功忌能的意思。 宋江道:「江等願為前鋒,往攻杭州。 」興宗又瞋目道:「你有多少人馬?」宋江道:「一百餘人。 」興宗反冷笑道:「一百多人,也想破杭州城麼?」宋江道:「這也仗統帥派兵接應呢。 」興宗哼了一聲,才答道:「照你說來,仍須要我兵出力,何必勞你等前驅?惟你等既要前去,我便撥給弁目,帶你同去,看你等能破杭州麼?」這等統領,實屬可殺。 宋江憤懣交迫,急切說不出話來,還是吳用在旁介面,說道:「此事全仗統帥威靈,小民等恭聽指揮,勝負雖未敢預料,但既在統帥麾下,聲威已足奪人,賊眾自容易破滅哩。 」興宗聽了這番恭維,才覺有些歡容,便召入神將一名,令率所部千人,與宋江等同攻杭州。 且語吳用道:「你等須要仔細,可攻則攻,否則我即前來接應。 須知本統領一視同仁,並沒有異心相待呢。 」還要掩飾。 吳用等唯唯而出。 宋江語吳用道:「我實不耐受這惡聲,若非張知州恩義,我仍返梁山泊去。 」吳用道:「梁山泊亦非安樂窩,我等且去破了杭州,聊報張州官知遇。 此後大家同去埋跡,做個逍遙自在的閒民,可好麼?」宋江道:「這恰甚是。 」言已,即帶領百餘人,先行登程。 興宗所派的裨將,亦隨後進發。 將到杭州,方軍扼要駐守,均被百餘人擊退,乘勢進薄城下。 官軍亦隨至杭州,惟不敢近城,卻在十里外,紮住營寨。 宋江與吳用計議道:「看來官軍是靠不住的,我等只有百餘人,就使個個努力,亦怎能破得掉這座堅城?」吳用也皺起眉來,半晌才道:「我等且退,慢慢兒計議罷!」道言未絶,忽見城門大開,方七佛驅眾殺出,吳用忙命黨徒退去。 七佛等追了一程,遙望前面有兵營駐紮,恐防有失,乃回軍入城。 吳用見賊眾已回,方擇地安營。 當夜編黨徒為數隊,令他潛往城下,分頭探察,如或有隙可乘,速即報知。 各人應聲去訖。 到了夜靜更闌,才一起一起的回來,多說是守備甚堅,恐難為力,不如待大軍到來,併力攻城。 獨浪裡白條張順,奮然入報道:「我看各處城門,統是關得甚緊,惟湧金門下,恃有深池,與西湖相通,未曾嚴備,待我跳入池中,乘夜混入,放火為號,斬關納眾,不怕此城不破。 」吳用沉思多時,方道:「此計甚險,就使張兄弟得入杭城,我等只有百餘人,亦不足與守賊對敵,須通知官軍,一同接應。 」宋江道:「這卻是最要緊的。 」鼓上蚤時遷道:「艮山門一帶,間有缺堞未修,也可伺黑夜時候,扒入城去。 」吳用道:「這還是從湧金門進去,較為妥當。 」商議已定,遂於次日下午,將密計報聞官軍。 官軍倒也照允,待至夜餐以後,張順扎束停當,帶著利刃,入帳辭行。 吳用道:「時尚早哩。 且只你一人前去,我等也不放心,應教阮家三兄弟,與你同行。 」張橫聞聲趨進道:「我亦要去。 」兄弟情誼,應該如此。 吳用道:「這卻甚好,但或不能得手,寧可回來再商。 」張順道:「我不論好歹,總要進去一探,雖死無恨。 」已寓死讖。 言已即出。 張橫與阮家兄弟,一同隨行,踅至湧金門外,時將夜半,遠見城樓上面,尚有數人守着。 張順等即脫了上衣,各帶短刀,攢入池內,慢慢兒摸到城邊。 見池底都有鐵柵攔定,裡面又有水簾護住,張順用手牽簾,不防簾上系有銅鈴,頓時亂鳴。 慌忙退了數步,伏住水底。 但聽城上已喧聲道:「有賊有賊!」嘩噪片時,又聽有人說道:「城外並無一人,莫非是湖中大魚,入池來游麼?」既而嘩聲已歇,張順又欲進去。 張橫道:「裡面有這般守備,想是不易前進,我等還是退歸罷。 」三阮亦勸阻張順,順不肯允,且語道:「他已疑是大魚,何妨乘勢進去。 」一面說,一面游至柵邊,柵密縫窄,全身不能鑽入,張順拔刀砍柵,分毫不動,刀口反成一小缺,他乃用刀挖泥,泥松柵動,好容易扳去二條,便側身挨入。 那懸鈴又觸動成聲,順正想覓鈴摘下,忽上面一聲怪響,放下閘板,急切不及退避,竟赤條條被他壓死。 煞是可憐。 張橫見兄弟畢命,心如刀割,也欲撞死柵旁。 虧得阮家兄弟,將他攔住,一齊退出,仍至原處登陸,衣服具在,大家忙穿好了,只有張順遺衣,由張橫攜歸。 物在人亡,倍加酸楚。 這時候的宋江、吳用等,已帶著官軍,靜悄悄的繞到湖邊,專望城中消息,不防張橫等踉蹌奔來,見了宋江,且語且泣。 張橫更哭得淒切,吳用忙從旁勸住,仍轉報官軍,一齊退去,尚幸城中未曾出追,總算全師而退,仍駐原寨。 第16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演義》
第1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