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者禮樂之所存,恩信之所出,動止猷為,必適于正。 若乃聽誣受閒,肆詐窮兵,侵人之土疆,殘人之黎庶,是亦乖中國之體,為外邦之羞。 昨日朝廷暴興甲兵,大窮侵討,蓋天子與邊臣之議,為夏國方守先誓,宜出不虞,五路進兵,一舉可定,故去年有靈州之役,今秋有永樂之戰。 然較其勝負,與前日之議為何如哉?落得嘲笑。 朝廷于夏國,非不經營之,五路進討之策,諸邊肆擾之謀,皆嘗用之矣;知僥倖之無成,故終於樂天事小之道。 況夏國提封萬里,帶甲數十萬,南有于闐,作我歡鄰,北有大燕,為我強援,若乘間伺便,角力競鬥,雖十年豈得休哉?即念天民無辜,受此塗炭之苦,國主自見伐之後,夙夜思念,以為自祖宗以來,事中國之禮,無或虧怠,而邊吏幸功,上聰致惑,祖宗之盟既阻,君臣之分不交,存亡之機,發不旋踵,朝廷當不恤哉?至于魯國之憂,不在顓臾,隋室之變,生於楊感,此皆明公得于胸中,不待言而後喻。 何不進讜言,闢邪議,使朝廷與夏國歡好如初,生民重見太平!豈獨夏國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書中雖未免自誇,然詰問宋廷頗中要窾,故特錄之。 昌祚得書上聞,神宗亦無可駁斥,即令昌祚答使通誠。 夏乃復遣使上表,有「乞還侵地,仍效忠勤」等語,乃特賜詔命云: 頃以權強敢行廢辱,朕用震驚,令邊臣往問,匿而不報。 只好推到幽主上去。 王師徂征,蓋討有罪,今遣使造庭,辭禮恭順,仍聞國政悉復故常,益用嘉納。 實是所答非所請。 已戒邊吏毋輒出兵,爾亦慎守先盟,毋再渝約! 夏使得詔自去。 再命陝西、河東經略司,所有新復城寨,邏卒毋出二三里外。 歲賜夏幣,悉如前額。 已而夏主覆上書乞還侵疆,神宗不許,於是夏人仍有貳心。 中丞劉摯,劾奏李憲貪功生事,遺禍至今,不可不懲,乃貶憲為熙河安撫經略都總管。 越年為元豐七年,夏人又大舉入寇,號稱八十萬,圍攻蘭州。 雲梯革洞,百道併進,閲十晝夜,城守如故,敵糧盡引還。 這一次總算由李憲先事預防,守備甚嚴,所以不至陷落。 一長必鋒。 及夏人再寇延州德順軍,定西城,並熙河諸寨,均不得逞。 未幾又圍定州城,為熙河將秦貴擊退。 夏人方卷甲斂師,稍稍歇手了。 神宗罷免蒲宗孟,用王安禮為尚書左丞,李清臣為尚書右丞,調呂公著知揚州。 且因司馬光上《資治通鑒》,授資政殿學士,這《資治通鑒》一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終五代,年經國緯,備列事目,又參考群書,評列異同,合三百五十四卷,歷十九年乃成。 神宗降詔獎諭道:“前代未聞有此書,得卿辛苦輯成,比荀悅漢紀好得多了。 荀悅漢季潁陰人,曾刪定漢書,作帝紀二十篇,所以神宗引擬司馬光。 小子也有詩詠道: 不經鑒古不知今,作史原垂世主箴。 十九年來成巨帙,愛君畢竟具深忱。 轉眼間已是元豐八年,神宗有疾,竟要從此告終了。 看官少待,試看下回接敘。 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後垂簾 拜首相溫公殉國 卻說元豐八年正月,神宗不豫,命輔臣代禱景靈宮。 及群臣分禱天地宗廟社稷,均不見效,反且加劇,輔臣等入宮問疾,就請立皇太子,並皇太后權同聽政。 神宗已無力答言,只略略點首罷了。 查神宗本有十四子,長名佾,次名僅,三名俊,四名伸,五名僴,六名傭,七名價,八名倜,九名佖,十名偉,十一名佶,十二名俁,十三名似,十四名偲。 佾、僅、俊、伸、僴、價、倜、偉均早亡,要算第六子傭,挨次居長,神宗已封他為延安郡王,但年齡尚止十歲。 當擬立皇太子時,職方員外郎邢恕,想立異邀功,竟往謁蔡確道:「國有長君,乃社稷幸福,公何不從岐、嘉二王中,擇立一人?既可安國,復可保家,豈不是兩全其美嗎?」蔡確躊躇半晌,方道:「君言亦是,但不知太后意見如何?」邢恕道:「岐、嘉二王,皆太后所出,母子恩情,當必逾常,公還有什麼疑慮?」一廂情願。 確喜道:「且與高氏商量,免生枝節。 」邢恕道:「恕先去密議,包管成功。 」言畢辭出,遂往見太后侄兒高公繪兄弟。 公繪迎入,恕寒暄數語,即與附耳密談。 公繪搖首不答,恕復道:「延安幼沖,何若岐、嘉?況岐、嘉本皆稱賢王呢。 」公繪道:「這是斷不便行,君難道欲貽禍我家麼?」恕碰了一個釘子,未免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看官道岐、嘉二王是何人?便是神宗胞弟昌王顥及樂安郡王頵。 顥徙封岐王,頵進封嘉王,兩王因神宗寢疾,嘗入問起居,高太后恰也防着,命他不必屢入,並陰敕中人梁惟簡妻,預製一十歲兒可穿的黃袍,密教他懷藏進呈。 偏邢恕心尚未死,再與蔡確密謀,擬約王珪入問帝疾,暗使知開封府蔡京,外伏劍士,脅迫王珪,倘珪持異議,即將珪梟首,哪知珪命不該絶,未待蔡確與約,先已入宮定議,冊立延安郡王。 確遲了一步,計不得行。 滿腹奸刁,至此也輸人一籌。 第1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演義》
第1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