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而鄭國公富弼,自汝州入覲,詔許肩輿至殿門,令弼子扶掖進見,且命免拜跪禮,賜坐與談。 神宗開口問道:「卿老成練達,定有高見,現欲治國安邦,須用何術?」弼對道:「人主好惡,不可令人窺測,否則奸人必伺隙售奸。 譬如上天監人,善惡令他自取,乃加誅賞,庶幾功罪兩明。 」神宗又道:「北有遼,西有夏,邊境未寧,如何是好?」弼又道:「陛下臨禦未久,當首布德惠,願二十年口不言兵。 」對症發藥。 神宗躊躇多時,方道:「朕常欲詢卿,卿可留朝輔政。 」弼答言:「老不勝任。 」仍辭退赴郡。 至熙寧二年二月,復召弼入都,拜司空兼侍中,並特賜甲第。 弼仍上表固辭,經優詔促使就道,乃奉旨入朝。 途次聞京師地震,神宗減膳撤樂,獨安石謂:「災異由天,無關人事。 」安石距近今千年,已知新學,確是一個人才。 弼不禁嘆息道:「人君所畏惟天,天不足畏,何事不可為?此必奸人欲進邪說,搖惑上心,不可以不救呢。 」當即上書數千言,力陳進賢辨奸的大要。 及入對,又說了數十語,無非是隱斥安石。 神宗雖任弼同平章事,意中總不忘安石,擬擢為參政。 會值唐介奏事,即與介述明本意,介言安石不勝大任。 神宗道:「文學不可任呢?經術不可任呢?吏事不可任呢?」介對道:「安石好學泥古,議論每多迂闊,若令他為政,必多變更。 」神宗不答。 介退,語曾公亮道:「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擾,諸公後當自知,莫謂介不預言呢!」公亮本推薦安石,哪裡肯信?未幾,神宗又問侍讀孫固,謂安石可否令相?固對道:「安石文行甚優,令為台諫侍臣,必能稱職,若宰相全靠大度,安石狷狹少容,如何做得?陛下欲求賢相,臣心目中恰有三人,便是那司馬光、呂公著、韓維呢。 」神宗總歸不信,竟命安石參知政事。 安石入謝,神宗語安石道:「廷臣都說卿但知經術,未通世務。 」安石道:「經術正所以經世務,他人謂臣未通世務,實即未通經術,請陛下詳察!」神宗道:「照卿說來,欲經世務,先施何術?」安石道:「變風俗,立法度,正當今急務。 」神宗點首稱善。 安石遂進言道:「立國大本,首在理財,周朝設泉府等官,無非酌盈劑虛,變通民利,後世惟漢桑弘羊,唐劉晏,粗合此意。 今欲理財,亟應修泉府遺制,藉收利權。 利權在握,然後庶政可行。 」神宗道:「卿言甚是。 」安石又道:「古語有言:『為政在人』,但人才難得,更且難知。 今使十人理財,有一、二人不肯協力,便足敗事。 堯與眾人共擇一人治水,尚且九載勿成,況擇用不止一人,簡選未嘗詢眾,能保無異議麼?陛下誠決計進行,首在不惑異說。 」讓你一人獨做,可好麼?神宗道:「朕知道了,卿去妥議條規,待朕次第施行。 」安石應命退出。 次日,即奏請制置三司條例司,掌經畫邦計,變通舊制,調劑利權。 更舉知樞密院事陳升之,協同辦事。 神宗準奏,當命安石、升之兩人,總領制置三司條例司,令得自擇掾屬。 安石遂引用呂惠卿、曾布、章惇、蘇轍等,分掌事務。 惠卿曾任真州推官,秩滿入都,與安石談論經義,意多相符。 安石竟稱為大儒,事無大小,必與商議,有所奏請,又必令他主稿,几乎一日不能相離。 曾布即曾鞏弟,事事迎合安石意旨,安石亦倚為心腹,與惠卿同一信任。 當下悉心酌商,定了新法八條,六條謂足富國,兩條謂足強兵,由小子錄述如下: 富國法六條。 一農田水利 飭吏分行諸路,相度農田水利,墾荒廢,浚溝渠,酌量升科,無論吏民,皆須同役,不准隱漏逃匿。 二均輸 諸州郡所輸官糧,俱令平定所在時價,改輸土地所產物,官得徙貴就賤,因近易遠,並準便宜蓄買,懋遷有無。 三青苗 農民播種青苗時,由朝廷出資貸民,至秋收償金,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仍還朝廷。 四免役 使人民分等,納免役錢,得免勞役,國家別募無職人民,充當役夫。 五市易 就京師置市易所,使購不賣之物于官,或與官物交換,又備資貸與商人,使遵限納息,過限不輸,息金外更加罰金。 六方田 以東南西北各千步為一方,計量田地,分五等定稅,人民按稅照納。 強兵法二條。 一保甲 采古時民兵制度,十家為保,五百家為都保,都保置正副二人,使部下保丁,貯弓箭,習武藝。 二保馬 以官馬貸保丁,馬死或病,令按值給償。 第1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演義》
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