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休敘煩,且說耶律休哥南下略地,勢如破竹,即乘勢進薄代州,副部署廬漢贇,畏懦得很,只主張固守,不敢出戰,知代州張齊賢奮然道:「胡騎充斥城下,志驕氣盈,須用計破他一陣,才好保全代州,若一被圍攻,轉眼間糧盡食空,尚能保壁自固麼?」時潘美駐師并州,齊賢遂遣使往約,夾擊敵兵。 美得報,即令原使返報齊賢,準如所約。 不料使人被敵騎拿去,齊賢尚未得知,日夕盼望回音。 嗣得潘營來使,遞上密書,內稱:「前日覆函,諒應接洽,本即踐約,出師柏井,奈今得密詔,據云東路失敗,只應慎守汛池,不得妄發,現部眾已退還并州了。 」齊賢道:「潘將軍前日答覆,我處並未接到,想使人已陷沒敵中,但敵知潘來,不知潘退,我當設法退敵便了。 」遂留住美使,令居室中,自選廂軍二千,涕泣與語,並詐言潘軍將到,兩下夾攻,不怕敵軍不退。 軍士聞言,各感憤得很,誓效死力。 齊賢復乘夜發兵二百人,令各持一幟,負一束芻,潛往州西南三十里,列幟燃芻,不得有誤。 二百人奉命去訖。 又令步卒千人,從間道繞出,往伏土鐙寨,掩擊敵兵歸路,步卒亦去。 佈置已定,時方夜半,齊賢竟親率數百騎,往搗敵營。 休哥倒也準備,俟宋軍衝至,即開寨出戰。 宋軍以一當百,都似生龍活虎一般,攔截不住,休哥正麾軍圍裹,忽見西南一帶,火光燭天,恰隱隱有旗幟搖動,疑是并州兵至,當即駭走。 到了土鐙寨,又聞連珠炮響,伏兵殺出,箭如飛蝗,休哥不知宋軍多少,但催兵急遁。 契丹國舅詳穩撻烈哥,詳穩一譯詳袞,系契丹諸官府監治長官之名號,撻烈哥一譯特爾格。 宮使蕭打裡,打裡一譯達哩。 俱中矢落馬,被宋軍趕上殺死。 這一仗,斬首數百級,獲馬二千匹,所得兵械無算。 直至虜兵去遠,方收兵回城,時正鷄聲報曉,晨光熹微了。 以少勝多,全恃智謀。 太宗屢得邊報,擬大發兵北伐契丹,下詔募兵,令大河南北四十餘郡,八丁取一,充作義旅。 京東轉運使李惟清私嘆道:「此詔若行,天下無農夫了。 」乃上疏力爭,至再至三。 宰相李昉等,亦上言:「河南人民,不知戰鬥,若勒令當兵,竊恐民情搖動,反為盜賊,請收回成命,免多騷擾!」太宗乃再行頒詔,獨選河北,不及河南。 會雍熙四年暮冬,太宗欲刷新庶政,復下詔改元端拱,于次年元旦舉行。 越年,即改稱端拱元年,上元節屆,親耕籍田,布赦天下。 趙普自任所入朝,太宗慰撫數四,留住京都。 適布衣翟穎,與知制誥胡旦相狎,旦令改名馬周,隱以唐馬周為比。 復嗾使擊登聞鼓,攻訐李昉,說他:「賦詩飲酒,不知備邊,曠職素餐,有慚鼎輔」等語。 想系胡旦與昉有嫌,特借翟穎為傀儡,且窺伺上意,就邊備上彈劾,旦真一險詐小人耳。 太宗聞言,未免厭昉,昉即自請解職,因罷為右仆射,有詔授趙普為太保兼侍中,呂蒙正同平章事。 普至是已三次入相,太宗欲重用蒙正,恐他資望尚淺,未洽輿情,特借普作為表率。 普與蒙正同登相位,一系元老,一乃後進,只因蒙正秉正敢言,普也不覺折服。 會樞密副使趙昌言,與胡旦、翟穎等,表裡為奸,嘗令翟排毀時政,且歷舉知交數十人,推為公輔。 普察得趙、胡私情,遂與蒙正聯名奏請,依法論罪。 昌言遂出貶為崇信行軍司馬,旦謫為坊州團練副使,翟穎充戍。 還有鄭州團練使侯莫、陳利用,以幻術得幸,驕恣不法,居處服禦,僭擬乘輿。 普陳他十罪,力請正法,太宗令發配商州。 普仍上書請誅,太宗道:「朕為萬乘主,難道不能庇護一人麼?」普叩首道:「陛下若不誅奸幸,便是亂法,法可惜,一豎子何足惜呢?」太宗不得已,命即按誅。 時利用已至商州,自恃主寵,尚是大言不慚,經朝旨到來,由商州刺史奉詔行刑;至利用伏法,又有朝使馳至,聞利用已經磔市,不由的嘆息道:「朝旨已令緩刑,偏我遲了一步,竟致不及,大約利用惡貫滿盈,應該受誅,只我恐未免受譴哩。 」原來朝使至新安,馬適陷淖,及出濘易馬,馳至商州,巧巧該犯戮死。 汴、陝官民,都不禁拍手稱快,這正叫做「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呢。 奸臣聽者! 且說降王李煜、劉鋹等,已早病歿,只故吳越王錢俶,及定難節度使李繼捧,尚留京中。 端拱元年八月,適遇錢俶生辰,太宗賜宴便殿,是夕暴亡。 恐是中毒。 獨李繼捧在京無事,乃弟繼遷,借契丹為護符,日肆侵擾,普以繼捧留京無益,且恐泄漏機密,反致有損,不如令歸鎮夏州,招撫繼遷。 太宗也以為然,遂召繼捧入見,賜他姓名,叫作趙保忠,並厚加賞賚,遣往夏州,勸弟歸誠。 繼捧庸懦,安能制服狡弟?縱之使歸,殊為失策。 隔了數日,連接三次警報,第一次是涿州失守了,第二次是祈州失守了,第三次是新樂失守了。 太宗愁容滿面,語群臣道:「契丹不肯收兵,時擾河朔,看來只好大舉北伐哩!」趙普道:「時已隆冬,不便出師,但令邊將堅壁清野,固守汛地,俟來春大舉,亦尚未遲。 」太宗躊躇未決,右拾遺王禹偁,覆上禦戎策,大致在任賢修政,省官畜民,選將勵士等情。 有旨優答。 至端拱二年正月,契丹復進陷易州,乃再詔群臣上備邊策,同知貢舉張洎應詔陳言,略云: 第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演義》
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