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故事中這兩個主題:一個是有錯誤者向正確者進行報復;另一個是凡受辱必報復,即使對方是自己的主君。 這兩個主題在日本文學作品中很常見,情節也多種多樣。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當代日本人的身世、小說及實況,情況就很清楚,儘管他們在古代傳統中非常崇尚報仇,在現實生活中則和西歐一樣,復仇行為很少見,甚至比西歐還要少。 這並不意味人們的名譽觀念日趨淡薄,而是意味對失敗和侮辱的反應已日益成為自衛性的而不是進攻性的。 對恥辱仍然看得很重,但已更多地以自我麻痹來代替挑起爭鬥。 明治維新以前,日本缺少法律,直接攻擊的復仇可能性較大。 到了近代,法律、秩序以及處理相互依存的經濟難度,把復仇行為打入了地下,或者把它針對自己胸膛。 人們可以玩弄計謀向仇人進行報復而使對方毫無察覺,這多少有些象古代故事中,主人暗藏糞便於珍饈,以饗仇敵,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對方食而不察。 客人竟毫末覺察。 今天,就連這種隱秘的攻擊也極為稀少,更多的是把攻擊矛頭指向自己。 這裡,有兩種抉擇:一種是,把它當作鞭策,激勵自己去幹「不可能」的事;另一種讓它侵蝕自己的心靈。 第9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菊花與劍》
第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