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覺羅部漸漸富強,名為明朝藩屬,實是明朝敵國;句中有眼。 遠近部落,又被他併吞不少。 那時這雄心勃勃的努爾哈赤,乘着這如日方升的氣象,想統一滿洲,奠定國基,當命工匠興起土木,建築一所堂子,作為祭神的場所;工匠等忙碌未了,忽掘起一塊大碑,上有六個大字,忙報知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不見猶可,見了碑文,暗覺驚詫異常。 他卻陽為鎮定,仔細摩挲了一回,突然向工人道:「這妖言不足信,快與我擊斷此碑!」確肖雄主口吻。 看官!你道這碑文是如何說?乃是「滅建州者葉赫」六字。 煞是可驚,隱為後文伏筆。 此碑既由工人擊斷,努爾哈赤始退回帳中,心中卻悶悶不樂。 次日來了一個外使,說是奉葉赫貝勒命,來此下書,努爾哈赤暗想道:「偌大這葉赫部,乃竟來與我作對麼?」躊躇了一會,方喚來使入帳。 來使呈上書信,努爾哈赤展視之,但見書上寫着: 葉赫國大貝勒納林布祿,致書滿洲都督努爾哈赤麾下:爾處滿洲,我處扈倫,言語相通,勢同一國,今所有國土,爾多我寡,盍割地與我? 努爾哈赤看到此句,不由的怒氣上沖,將來書扯得粉碎,擲還來使;並向來使說道:「我國寸土寸金,就使汝主首級來換,也是不允。 」說罷,命左右逐出來使。 使者抱頭鼠竄而去。 努爾哈赤即于次日出城閲兵,嚴行部勒,詳申軍律,並命軍士日夜操練,專待葉赫兵到,與他廝殺。 有備無患。 且說葉赫國在滿洲北方,與哈達輝發烏拉三部,互為聯絡,名扈倫四部,明朝稱他為海西衛。 又以哈達居南,叫作南關,葉赫居北,叫作北關。 葉赫為扈倫大國,清滅葉赫,始及明境,故敘述較詳。 葉赫最強,又與明朝互通聘問,明朝亦略給金帛,令他防衛塞外。 葉赫主納林布祿聞努爾哈赤統一滿洲,料他具有大志,宜趁勢力未足的時候,翦滅了他,方無後虞,思想也自不錯,可惜沒有能力。 只是無故不能發兵,遂想出下書的計策,借些因頭,作為發兵的話柄。 到了差人回國,將努爾哈赤的言語,一一傳達,納林布祿勃然道:「有這樣大言,我明日便去滅除了他。 」差人道:「主子不要輕覷滿洲,他部下多是勇夫,不容易對仗呢!」納林布祿道:「你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看你爺明日踏平滿洲哩。 」越會說大話,越是沒用。 次日,便差各將弁四路下書,糾合遠近各部,合攻滿洲,事成當平分滿洲土地。 過了數日,哈達、輝發、烏拉三部,各率三千兵到葉赫;又過了數日,長白山下的珠舍哩訥殷二部,已有覆書,說已各發兵二千,在中途等候;又過了數日,蒙古的科爾沁錫伯卦勒察三部,或發兵一千,或發兵一千五百,也到葉赫境內。 是時納林布祿歡喜異常,忙把部下的兵卒,一齊發出,除老弱不計外,統計有一萬多人,會合各部聯軍,祭旗出發。 途中又會着長白山下二部兵士,共得三萬多人,浩浩蕩蕩,殺奔滿洲來。 寫得有聲有色,以襯下文努爾哈赤之能。 驚報傳到努爾哈赤耳中,即飭兵士駐守札喀城,阻住葉赫各部兵來路。 納林布祿到了札喀城,望見城上旗幟鮮明,刀槍森豎,料知有備,令軍士退後三里,扎定營寨。 次日,有探馬來報,說滿洲主努爾哈赤帶領全部人馬,紮住古埒山,納林布祿全不在意。 原來札喀城在赫圖阿拉西北六十里,城右有古埒山,蜿蜿蜒蜒,包圍大城。 兵法云:「倚山為寨。 」所以努爾哈赤在山下立營。 納林布祿不知占奪此山,已輸了一着。 又次日,納林布祿正準備迎敵,聞報敵兵已到,即出帳上馬,率軍對仗。 但見前面來的滿洲軍,只有百餘騎,老少不一,帶兵的頭目,也沒有十分驍勇。 分明是誘敵的兵。 他在馬上大笑道:「這樣小妮子,也想同我對仗,真是滿洲的氣數。 」慢着!話未畢,旁閃出一將道:「人人說滿洲強盛,看這等老弱殘兵,教咱們一隊兵士,已殺他片甲不留,各部將弁,都可休息,主子更不必勞動呢。 」納林布祿視之,乃是葉赫西城統領,名叫布塞,即大喜道:「你去罷!」布塞便率隊上前,吶一聲喊,直撲滿洲軍,滿洲軍不與交戰,竟向後退去。 其詐可知。 布塞一馬當先,乘勢追趕,只見滿洲軍都退入山谷中,布塞也不管好歹,追入山谷。 粗莽之至。 忽喊聲大起,一彪軍從谷內擁出,截住布塞廝殺,正酣鬥間,科爾沁部統領明安亦率部兵追至,他恐布塞得了首功,故急急趕來。 滿洲軍見布塞得了援軍,又紛紛退走。 此路伏兵,乃是誘敵。 布塞仍策馬前進,明安率兵緊隨,轉了一坡,又過一坡,越走越險,越險越窄。 走入死路去了。 刺斜裡喊聲又起,復來一彪軍,將布塞、明安的兵,截作兩段,前面的滿洲軍,也迴轉身來,夾攻布塞。 布塞軍頓時大亂,忽有一將持刀突入,到布塞馬前,布塞措手不及,被他一刀劈于馬下。 部下軍士,無處逃生,都做了刀頭之鬼。 真正片甲不留。 明安知前軍被截,急忙退走。 確是勝不相讓、敗不相救的情形。 不想滿洲軍已滿山遍野的掩殺前來,明安只得縱馬而逃,不顧山路上下,拚命的奔走。 忽聞撲搨一聲,馬被陷入淖中,明安急忙下馬,輕輕的抓上山壁,已是拖泥帶水的要不得,他便棄了鞍馬,帶扒帶走的逃了去。 要想爭功,便落到這般田地。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演義》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