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日早覓擔夫,晨餐即行。 出振武門,〔取柳州道。 〕五里,西過茶庵,令顧仆同行李先趨蘇橋,余拉靜聞由茶庵南小徑經演武場,西南二里,至琴潭岩。 岩東有村,土人俱訛為陳摶。 其西北大道,又有平塘街。 余前游中隱山,即詢而趨之,以晚不及,然第知為陳摶,不知即琴潭也。 後得《桂勝》,知方信孺孚若〔記雲〕:「最後得清秀、玉乳、琴潭、荔枝四岩。 」故初四西出,即首索清秀,幾及而復失之。 以下三洞,更無知者。 然余已心疑陳摶之即琴潭,姑俟西行時並及之。 及今抵其村,覓導者,皆以為水深不可入。 已得一人,許余為導,而復欲入市,訂餘下午方得前驅。 余頷之,聞其東南又有七寶岩,姑先趨焉。 乃東南行,度一嶺,共三里,又度一橋,橋下水自西而東。 又南為李家村。 村之南有石峰西向巉突,有庵三楹綴其下,前有軒,已圮,而中無居者。 其岩不深而峭,其地蓋在南溪山白龍洞之正西,即向游白龍洞時西望群山回曲處也。 時靜聞病甚,憩不能行,強之還陳摶村,一步一息,三里之程逾于數里。 及抵村,其人已歸,余強老嫗煮茶啖餌為入岩計,而令靜聞臥其家待之。 已而導者負松明並梯至,遂西趨小山之南,曰:「請先觀一水洞,然不可入也。 」余從之。 其門南向,水匯其內,上浸洞口,而下甚滿黑,深洞中寬衍,四旁皆為水際。 其左深入,嵌空崡岈,洞前左崖瀕水之趾,有刻書焉,即方孚若筆也。 因出洞前遍征之,又得「琴潭」二大字,始信「陳摶」之果為音訛,而琴潭之終不以俗沒矣。 洞左復開一旁門,後與洞通,其不甚異。 余既得琴潭之征,意所謂荔枝者當不遠。 導者篝火執炬,請游幽洞。 余征幽洞何名,則荔枝岩也。 問:「有水否?」則曰:「無之。 」然後知土人以為水深不可入者,指琴潭言;導者以為梯樓可深入者,指荔枝言。 此中岩洞繁多,隨人意所指,跡其語似多矛盾,循其實各有條理也。 出琴潭岩,沿山左瀦塘而行。 繞塘北轉而西,洞門東向琴潭西麓者,荔枝岩也。 門不甚高,既入稍下,西向進數丈,循洞底右竅入其下穴。 其內不高而寬平,有方池,長丈餘,闊五、六尺,而深及丈,四旁甚峻,瀦水甚冽。 再東南轉,平入數十丈,兩轉度低隘,右崖之半有竅,闊二尺,高一尺,內有洞,上穹下平,瀦水平竅。 以首入竅東望,其水廣邃,中有石蜿蜒,若龍之浮游水中。 穴內南崖,有石盆一方,長二尺,闊一尺,高六七寸,平度水面,若引繩度矩,而弗之爽者。 〔不能以身入也〕仍出至洞底,少西進,又循一右竅入其上峽。 其內忽庋為兩層:下穴如隊,少西轉,輒止;上穴如樓,以梯上躋,內複列柱分楞。 穿楞少西,遂下南峽中。 平入數十丈,又南旋成龕,龕外洞頂有石痕二縷,分絡夭矯,而交其端。 仍出,度梯下至洞底,又循一左竅入其上峽,則層壁累垂。 懸蓮嵌柱,紛綴壁間,可披痕蹈瓣而登也。 大抵此洞以幽嬙見奇,而深入在右。 水竅之側,有小石塊如彈丸,而痕多磊落,其色玄黃,形如荔枝,洞名以此,正似九疑之楊梅,不足異也。 出洞,由琴潭之北共一里,仍至其村,已下午矣。 攜靜聞西北山由間道共二里,抵平塘街。 其西石峰峭甚,夾立如門,南峰山頂忽有竅透腹,明若展鏡。 余向從中隱尋銅錢岩不得,晚趨西門,曾過而神飛,茲再經其下,不勝躍躍。 問之,皆云無路可登。 會恰好靜聞病不能前,有賣漿者在路旁,亦向從中隱來,曾與之詢穿岩之勝者。 其人曰:「有岐路在道旁打油坊後,可捫而入,東南轉至一古廟,可登山而上也。 」 余乃以行李掛其桁héng樑上的橫木間,並令靜聞臥茅下以待,曳杖遂行。 過打油者家問之,則仍雲岩無可登,其居旁亦無徑可入。 余回眺其後,有蛇道伏草間,遂披籬穿隙,隨山麓東行。 轉而南向,將抵古廟,見有路西上,遂從之。 始捫級,既乃梯崖。 崖之削者,有石紋鋒利,履足不脫,拈指不滑;崖之覺者,有枝虯倒垂,足可躡藤,指可攀杪。 惟崖窮踄bó踩踏峽,棘蔓填擁,沒頂牽足,鈎距紛紛,如蹈弱水,如蹈重圍,淬不能出。 乃置傘插杖于石穴,而純用力於指足,久之,抵叢石崖下。 其上回獅舞象,翥zhù向上飛鳳騰龍,分形萃怪,排列繽紛。 計透明之穴已與比肩,乃橫涉而北,逾轉逾出峰頭,俯瞰嵌崖削窟,反在其下,而下亦有高呼路誤,指餘下踐之級者。 余感其意,隨之下,竟不得所置傘杖處。 呼者乃二牧翁,疑余不得下而憐之者,餘下謝之。 其人指登崖之道尚在古廟南,蓋其岩當從崖後轉入,不能從崖東入也。 余言傘置崖間,復循上時道覓之。 未幾,聞平塘街小兒呼雜訊,已而有數十人呼山下者,聲甚急,余初不知其為余,迨獲傘下面後知之。 下至古廟側,則其人俱執槍挾矢,疑余為伏莽潛匿的盜匪而詢之者。 余告以游岩之故,皆不之信。 乃解衣示之,且曰:「余有囊寄路口賣漿者茅中,汝可往而簡檢查也。 」眾乃漸散。 余仍從古廟南歷磴披棘上。 遂西南轉出山後坳間,眺其南,一峰枝起,頂豎一石,高數丈。 〔予所見石峰綴立,雁岩翔鸞,龜峰靈芝,及此地筍石駢發,未有靈怪至此者。 〕度已出岩後,而遙瞻石壁之下,猶未見洞門。 忽下有童子,復高聲呼誤,言不及登者。 時日已墜西峰,而棘蔓當前,度不可及,且靜聞在茅店,其主人將去,恐無投宿,乃亟隨之下,則此童已颺而去,不知其為憐為疑,將何屬者。 第10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徐霞客遊記》
第1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