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曉寒甚。 舟人由江口輓舟入酃líng水,遂循茶陵城過東城,泊于南關。 入關,抵州前,將出大西門,尋紫雲、雲陽之勝。 聞靈岩在南關外十五里,乃飲于市,復出南門,渡酃水。 時微雨飄揚,朔風寒甚。 東南行,陂陀高下五里,得平疇,是曰歐江。 有溪自東南來,遂溯之行,霧中望見其東山石突兀,心覺其異。 又五里,抵山嘴溪上,是曰沙陂,以溪中有陂也。 〔溪源在東四十里百丈潭。 〕陂之上,其山最高者,曰會仙寨,其內穹崖裂洞,曰學堂岩。 再東,山峽盤亙,中曰石樑岩,即在沙陂之上,余不知也。 又東一里,乃北入峽中。 一里,得碧泉岩、對獅岩,俱南向。 又東逾嶺而下,轉而北,則靈岩在焉。 以東向,曾守名才漢又名為月到岩雲。 自會仙岩而東,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盤亙,堆環成壑,或三面迴環如玦者,或兩對疊如門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 但石質粗而色赤,無透漏潤澤之觀,而石樑橫跨,而下穹然,此中八景,當為第一。 靈岩者,其洞東向,前有亙崖,南北回環,其深數十丈,高數丈餘,中有金仙,外列門戶而不至于頂,洞形固不為洞揜yǎn即掩也,為唐陳光問讀書處。 陳居嚴塘,在洞北二十里。 其後裔猶有讀書岩中者。 觀音現像,伏獅峰之東,回崖上萬石跡成像,赭黃其色。 對獅岩者,一名小靈岩,在靈岩南嶺之外。 南對獅峰,上下兩層,上層大而高穹,下層小而雙峙。 碧泉岩者,在對獅之西,亦南向,洞深三丈,高一丈餘。 內有泉一縷,自洞壁半崖滴下,下有石盤承之,清冽異常,亦小洞間一名泉也。 伏虎岩,在清泉之後。 石樑岩,在沙陂會仙寨東谷。 其谷亂崖分亙,攢列成塢,兩轉而東西橫亙,下開一竇,中穹若梁,由樑下北望,別有天地,透梁而入,樑上復開崖一層,由東陂而上,直造梁中而止,登之如踐層樓矣。 會仙寨,下臨沙溪,上亙圓頂,如疊磨然,獨出眾山,羅洪山羅名其綸,瓊司理。 結淨藍於下,即六空上人所棲也。 其師號涵虔。 學堂岩,在會仙之北,高崖間迸開一竇,雲仙人授學之處。 此靈岩八景也。 余至靈岩,風雨不收。 先過碧泉、對獅二岩,而後入靈岩,曉霞留飯,已下午矣。 適有一僧至,詢為前山淨侶六空也。 時曉霞方理諸俗務,結茅、餵豬。 飯罷,即托六空為導。 回途至獅峰而睹觀音現像,抵沙陂而入游石樑,入其庵,而乘暮登會仙,探學堂,八景惟伏虎未至。 是日雨仍空濛,而竟不妨游,六空之力也。 晚即宿其方丈。 十三日晨餐後寒甚,陰翳如故。 別六空,仍舊路西北行。 三里至歐江,北入山,為茶陵向來道;南沿沙陂江西去,又一道也。 過歐江,溪勝小舟,西北過二小嶺,仍渡茶陵南關外,沿城溯江,經大西門,〔尋紫雲、雲陽諸勝。 〕西行三里,過橋開隴,始見大江自東北來。 於是越黃土坳,又三里,過新橋,霧中始露雲陽半面。 又三里,抵紫雲山麓,是為沙江鋪,大江至此直逼山下。 由沙江鋪西行,為攸縣、安仁大道。 南登山,是為紫雲仙。 上一里,至山半為真武殿,上有觀音庵,俱東北瞰來水。 觀音庵松岩,老僧也。 予詢雲陽道,松岩曰:“雲陽山者,在紫雲西十里。 其頂為老君岩;雲陽仙在其東峰之脅,去頂三里;赤松壇又在雲陽仙之麓,去雲陽仙三里。 蓋紫雲為雲陽盡處,而赤松為雲陽正東之麓。 由紫雲之下,北順江岸西行三里,為洪山廟,乃登頂之北道;由紫雲之下,南循山麓西行四里,為赤松壇,乃登頂之東道;去頂各十里而近。 二道之中有羅漢洞,在紫雲之西,即由觀音庵側小徑橫過一里,可達其庵。 由庵登頂,亦有間道可達,不必下紫雲也。 “余從之。 遂由真武殿側,西北度兩小坳,一澗從西北來,則紫雲與肯蓮庵即羅漢仙。 後山夾而成者。 第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徐霞客遊記》
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