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寧國邑至郡,皆在山谷中。 至黃池,則大河漫衍,莫辨遠近,泛舟終日,始抵太平。 登采石磯,詣龍江關,入金陵,即古建業,高祖昔定鼎于此。 舊吳時跨秦淮南北,周回二十五里。 洪武初益拓而東,盡鍾山之麓,凡九十六里。 立門十三:南曰正陽,南之西曰通濟,又西曰聚寶,曰三山、曰石城,北曰太平,北之西曰神策、曰金川、曰鍾阜,東曰朝陽,西曰清涼,西之北曰定淮、曰儀鳳,今塞鍾阜、儀鳳二門。 其外城則因山控江,周回一百八十里,別為十六門。 紫金諸山,環亙于東北,大江迴繞于西南,龍蟠虎踞,古稱雄鎮。 迨今唯睹城郭崔巍,而宮闕荒蕪,殿閣止存武英、奉先,猶故物也。 然宮逼近城東,而民居處其西,自長安街至大中、三山,抵水西門,路甚整潔,民居兩廊可步,尤便行人。 出正陽門數里,為南郊壇。 出聚寶門一里,為報恩寺,有琉璃塔,高二十五丈,永樂年重建,夜每燃燈數十,如星光燦爛,遙見十里之外,寺左為雨花台,台在山岡,可西望大江。 三山門內為鳳凰台。 出朝陽門,沿城而南,恭謁孝陵。 陵中禁採樵,草深木茂,望之叢蒙,深遠不可測,惟遙望殿宇森嚴。 禦路傍列石器,長亙數里。 前峙禦碑,高三丈許,覆以石亭,亭前朱門戟,以時啟關。 左有懿文皇子墓,亦朱門深鎖,不能至也。 洪武初,置漆園、桐園、棕園于鐘山之陽,種木各萬株,以收油、漆、棕纜,用造海船及防倭戰艦。 其省民之供,慮周如此。 城北為太平門,內曰太平岡,外曰太平堤。 三法司在堤之南,公庭簡肅,殊清閒無事。 夏月面後湖,觀夾堤芙蕖,湖光蕩漾,鶴舞松陰,鹿鳴芳砌,可稱吏隱。 都察院邸第在太平岡下,壯麗嚴整,傳為劉誠意先生所建。 北之西有鷄鳴山,登之可以眺遠,故宮遺址,儼然一望中矣。 自採石放舟而下,經燕子磯,上有觀音閣,懸大江之崖,望之危險。 再下為黃天蕩,江闊水湧,四望無涯,亦無蘆葦沙洲,雖值風恬日朗,而江濤震撼,白浪橫空,唯聞澎湃之聲而已。 登儀真公署,有後樂樓,樓下四圍皆水,遍植蓮花,鳧鷗蕩漾,對景可以忘機。 題「後樂」者,吾杭吳龍江也。 自六合、來安詣滁州,古琅琊山有醉翁亭,猶存歐陽永叔之故址。 歷大柳、紅心,之鳳陽中都,皇陵在焉。 余祗肅恭謁,莊誦臥碑,而渡濠梁,即莊周觀魚處。 由王莊、固鎮達宿州,皆鳳陽郡屬。 入宿州境,道路修整,田野開闢,人民源源歸附,時得人以招撫,遂轉荒蕪為樂土,有司之所繫良重矣。 自採石渡當利,為和州,陰陵山在焉,即項羽迷道處。 郊外數里有香泉,溫暖可浴。 界首以北,有烏江。 之雍家城,謁霸王祠。 祠後墓甚高大,宛如一小山,意者古人之葬,皆高封其丘。 漢以王禮葬,尤宜爾也。 今人于墓頂建廟,廟後壘小堆為葬穴,失古人之意矣。 界首以南為昭關,崎嶇險隘,雖白日徐行,尤覺坎坷,子胥晝伏夜行,其憂危勞頓,可想而見。 渡昭關為姚廟、高井,遂達廬陽。 廬陽之民樸茂少文,守禮義,重廉恥。 地產紅米,豐歲一金可易四石。 尤多藥物,江南、江右商賈咸集聚焉。 廬人藉以充足,有以也。 廬之屬皆鉅邑。 而形勝則廬江有廬山,山甚崔巍,登巔望湖,有劍池、石匣,可以眺遠。 巢縣有巢湖,湖中有山,山上寺觀皆可延覽,而半湯池亭為最。 自巢間道趨全椒,詣龍城古剎,時夜月微明,叩門止宿。 由石樑東下,河流屈曲,順流而行二百餘裡,皆荒落村莊,非大道通衢。 過李灣、茅塘,乃含山、全椒之正路。 從棠邑、儀真、天長經伏波祠,為盱眙邑。 所過高山深澗,流水潺潺,靈石齒齒,茂林修竹,不異江南風景。 輿人捫蘿揭衣,殊苦於行,余方憑衡眺聽,不知道路之阻且長也。 盱眙縣治在山之麓,山涯即為黃河。 渡河至泗州,登州北門,遙望祖陵,隱隱如彈丸之地,四面皆水。 將渡泗水,大風陡作,波濤洶湧,舟不能前,乃棄舟從陸。 時天寒甚,至洪澤驛,傾圯不可入,乃就民居火炊。 嚮日晡,途多水澗,復舍輿就騎,昏黑馳五十里,投黃岡寺。 寺在荒村,扌芻殿茅房,皆廢為牛羊皂,山僧數人,皆野樸不能為禮;山陽之屬也。 逾黃家集,抵淮安。 環城皆水,旋繞而行,始入城。 訪淮陰廟、漂母祠,乃遂登舟。 時新秋風斂,雨後涼生,坐臥安舒,較馳驅輿馬,奔走炎鬱之中,又爽然自適矣。 ○西遊紀 第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松窗夢語》
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