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湯陰,經武穆祠。 渡淇,為衛輝。 自衛順流而下,經浚縣,抵大名郡。 大名為宋天雄軍,其俗素稱猛悍,強有力,善騎射,天性然也。 沿衛水下流,經南館陶、北館陶,為大亻丕山。 神禹東過洛、,至于此山,乃當時治水之故道。 衛河皆平川曠野,行之終日,罕見人煙。 自衛輝南,歷獲嘉、修武,為懷慶。 自河內渡沁河,見河水湯湯。 自孟縣再渡孟津,曹操之遺塚七十二猶存,望之纍纍如也。 自孟津南渡,曰河南,亦曰周南。 周南以東,有忠臣唐狄梁公墓碣,有孝子晉太師王祥石碑。 而河名孝水,即王祥剖冰得鯉處。 偃師乃武王伐紂息于此,遂以為名。 再經黑石渡,山皆玄石,西望數峰,即百印山也。 鞏縣多土田,由汜水以東,至于滎陽,皆逶迤高岡。 在漢為虎牢,後廢為關。 而中牟之朱仙鎮,即岳武穆班師處。 至大梁,為汴會城,古之洛陽,中建周王府。 城郭人民,咸整齊富庶,而冠裳禮義,猶近古先彬彬之遺。 洛當天下之中,氣候寒燠不爽,而寒多於燠,夏可無葛,冬不可無裘,猶近西北風土。 地多樹黍麥,獨牡丹出洛陽者,為天下第一。 國色種種,以姚黃、魏紫為最。 品特著二十五種,不獨名圃勝園,在在有之,郊圻之外,多至數畝,或至數頃,一望如錦。 郭外多長堤大道,道傍榆柳垂蔭。 夾道溪流,可飲可濯。 王孫貴介,時駕朱輪華光,乘雕鞍玉勒,驅馳堤畔,禦風而行,泠然怡快。 或幕天席地,順風長嘯,亦足賞心。 秋冬草枯葉落,則駕鷹驅犬,追逐野獸于平原曠野,或挾彈持弓,釣弋于數仞之上,樂而忘返,不減江南勝游。 此自古帝王都會也。 洛陽迤東,為陳留、通許,為葵丘、寧城。 而歸德為古宋郊,碣題「先聖伐木之地」。 谷熟為古亳都,即成湯始事之地。 自周南以西,為新安,即古函谷關。 由沔池至陝州之桃林,經硤石,皆從山徑中行。 至硤石,兩山相夾,危石嵯峨,中一泥濘路耳。 由靈寶、閿鄉至潼關,亦皆山路。 沿河至關,則河流山峙,自昔稱雄,非復向所見之山岡關隘矣。 靈寶縣治之北,有老子故宅,南曰尚書裡、曰太保巷,許氏一門咸萃焉。 科第世盛,爵位世顯,甲于一省,而父子塚宰,國朝以來所僅見也。 ○東遊紀 大江近海皆有潮,惟浙江有巨濤,浪捲如山,聲聞如雷,天下奇觀也。 浙江下流有黃公洋,廣三百里,始自大海,納以巨澤,水勢相夾激而怒濤生。 昔唐盧肇賦云:「猶茲水也,夾群山而遠入,以巨澤灌其喉。 」可見不特海門二山之一阻矣。 塘為錢王所築,因以名之。 而浙江之源出婺源浙嶺,其山高峻難行,緣山取道,凡十八曲折而上,故曰「浙」也。 昔渡錢塘,值大風陡作,雪浪滔天,江空無西渡者。 逾日早發,至中流,風雨大至,舟屢傾側,幾至顛覆。 舟中之人相顧駭愕,呼天籲神,眾相擾亂。 余戒舟人穩坐,喻以生死有命,如命當絶,即葬于魚腹中耳,何憂懼為!幸數浪拍岸,同舟者得以共濟。 後繼至一舟,竟溺于江。 已而登岸,見沙塵蔽天,道傍拔木無算,始知異常之風波也。 逾西興關,復登小舟,由蕭山至會稽,探禹穴,登越王台。 仍愈東關,謁孝女祠,遂泛江上之舟。 江狹水迅,順流而下,至曹娥、東壩。 一望東山,皆謝安故跡,上有洗屐池、薔薇洞、著衣亭、白雲軒,明月堂中有晉安石、康樂、宋深甫、明木齋四像。 余覽畢登舟,睹江山佳麗,風日晴和,誠勝游也。 自此盤旋溪澗中,終日行數十里,即古剡溪。 自嵊縣走新昌道,途遇謝樗仙,同登介如寺、南明寺,縱觀石佛、月峽。 深澗長松,俱堪把玩。 至水簾洞,飛泉湍瀉而下,渾如珠簾。 過天姥山房,入萬年寺,望石樑一道,橫互于上,瀑布鳴泉,澎湃奔騰于下,此為天台勝地,誠奇觀也。 時自江東返棹,復由餘杭登大滌山,覽洞霄之勝。 經臨安至天目之東,旋繞西天目,為于潛邑。 逾山止宿于山民居,用寧國富民也。 其屋枕山面水,叢林密竹之下,陰翳可愛。 第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松窗夢語》
第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