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夫人道:「想我太太真有天樣大的福氣,生這個狀元兒子,娶這個天仙媳婦。 你老人家只怕是王母下凡,靈妃轉世,所以有這些仙子、仙女跟了你老人家下來。 我們雖不算蟠桃會上人,今日卻也沾了多少光,託了多少福。 」田老夫人笑道:「我看太太的福氣也就是全福了,自己是正二品的誥命,到一品也快了。 膝下佳兒、佳婦朝夕承歡,還有兩位千金在家,東床又皆是人中英浚大姑爺已是極好的了,前日我見二姑爺這個品貌,誰還趕得上他!學問是小兒佩服得很的,下科怕不是一門三鼎甲麼?」陸夫人欣欣笑起來,道:「據太太在外面看我,我原像個有福氣的,殊不知一家就是我一個人操心,還要照應到外頭的事呢。 我們老爺,他是不管家務的。 至于兒子、女婿卻也不算不好,但此時都還未中。 我想起來,我只怨我們老爺,去年偏偏作了主考。 我早料着有這件事,我勸他先告一個月的病假,躲過了這個差。 他執意不肯,倒說收了幾個好門生,也與兒子、女婿中了一樣。 你看如今是一樣嗎?依了我的話,三個人進場,難道一個也不中出來?所以被他誤盡了。 八月內又聽得考博學宏詞,這也是百年難遇的,考中了也可作翰林,但知道考得中考不中呢?設或又派了他作起主考來,那就是坑死人了。 太太你將我來比你,若論上半世呢,我也將就,論下半世,只怕就差得遠了。 」華夫人與劉少奶奶聽他這一口清而且脆的話,聽得甚有趣。 又見他捲起大袖子,手上金釧、金鐲碰得叮叮‧‧‧‧,那一種精明爽辣的樣兒,倒也可愛。 那邊徐夫人笑道:「伯母倒也不必自謙,我看你們兩位,一位是東華聖母,一位是南嶽夫人,正是敵體。 」新人坐了一坐,早已 告退。 這邊太太們講得好不投機,底下是許三姐張羅。 徐家的紅雪、紅蓮、紅香、紅玉、紅梅、紅月、紅露、紅□八個,並華家六珠,與那些家人媳婦丫鬟們,整整坐了八桌。 這八桌裡頭,有會說會笑的,有會喝會吃的,有抿着嘴不開口的,有縮着手不動箸的,各人有各人的模樣。 三姐八面張羅,滿場飛舞。 正席上聽了幾齣戲,放過了賞,散了席,太太奶奶們都到新房中坐。 華夫人與他妹子說了好一會話,然後告辭。 徐夫人要留他逛園,華夫人說晚了,改日再來奉拜罷,遂帶了群珠登輿而去。 徐夫人也即告辭,陸夫人同了女、媳回去,劉少奶奶也回,田老夫人一一相送。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十三回 桃花扇題曲定芳情燕子磯痴魂驚幻夢 話說前回書中,華公子將自己扇子與素蘭換了,後被華夫人問起來,方知將夫人寫畫的桃花扇子與了他,甚是懊悔。 一日,即命家人去叫素蘭,說明叫他帶了前日的扇子來。 那日素蘭正在蕙芳處商議開那古董鋪的事情,蘇、陸之外,尚有袁寶珠、金漱芳、王蘭保、李鬰林要來,大家商議那古董書畫等物公湊些起來,也就不少。 況且怡園花木極多,盡可分些來應用。 我們何不先開起來,再到南邊制辦,也未嘗不可。 若要等買齊了,就有兩三月耽擱去了。 蕙芳道:「如今我們幾個人湊起那古玩來,能有幾樣?而且也沒有很好的東西,奇書名畫更少,開張起來,空空的什麼樣子?若盡靠些花木,不成個花局子了麼?」寶珠道:「要湊東西其實也不難。 若說書畫,前日我見度香園中曬晾,也數不清有多少。 一種書有十幾部的,他要這許多作什麼?法帖重的很多,若畫那似假似真的也有幾十箱,橫豎將來總飽蠹魚的了,分些來他豈有不肯的?至于古玩,好的自然不好去要他。 他那不愛的東西,要幾件來,也就擱不下了,就怕什麼香料、針□、顧綉的東西倒少,又要新鮮,賣不得舊的,後來再買也可以的。 這房子也不用收拾,一切俱好,器皿什物皆有。 我們一班人全進去,也住不滿他。 只要作些廚櫃等物,一完備就可開張,中秋前後盡來得及了。 」漱芳、蘭保同聲說:「好!」又說:「就這麼著,我們大家去找度香商量。 」正商議間,忽見素蘭的人進來說:「華公子打發人叫, 立等進城。 」素蘭道:「他叫幾個人?」那人道「就叫你一個,說叫帶了扇子去。 」素蘭道:「我道他叫我作什麼,原來是為這把扇子。 」蕙芳道:「這扇子一定是他夫人寫的了,所以來要回去。 」素蘭就辭了眾人,到家換了衣服,帶了人上車,一徑到華府來,先到門房應酬了幾句話,再到珊枝處問了緣故。 珊枝道:「我不知道,或者要你寫什麼。 」素蘭在珊枝房裡略坐了一坐,珊枝道「公子在園中,就去見見罷,省得他等。 」 於是珊枝領着素蘭徑入園來。 只見秋色斑斕,燦然可愛。 問了園童,方知在潭水房山。 二人登高涉水,過竹穿林的走了好些地方。 到了門口,珊枝先回明了。 素蘭進來見了公子,公子正在那裡畫扇子,旁邊站着個小丫鬟,還有兩個小書僮,素蘭請過安,站在一邊,華公子命他坐了,素蘭見公子所畫的扇子,也是兩枝紅白桃花,設色鮮明,甚是可愛。 華公子知他愛看,便遞給他道:「你看看有什麼毛病麼?」素蘭接了過去,看了道:「兼工帶寫,得意得神。 錢舜舉、徐熙合為一手。 」公子道:“前日那把扇子帶來沒有? 第2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品花寶鑒》
第2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