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亞里士多德對最佳國家的描述也是以希臘的城邦共和政體當時的現狀為根據。 這樣做的原因是,只有在希臘的城邦才存在著可能把自由和城邦的秩序結合起來的條件,只有在希臘才能從英雄時代找到君主政體存在的可能。 但他又認為,當時個人不可能上升到君臨一切人的地位,不會是全體人民都心甘情願地忍受他那唯我獨尊的統治。 當時希臘每個城邦都有少數幾家有財有勢的貴族,城邦政權往往被他們掌握。 貴族是高貴的出身門第,他們的子弟可以世襲。 但是,亞里士多德設想的貴族政體,顯然不是這個意義上的政體。 他反覆強調的是由少數有治國才德的貴族來統治城邦,這才是他所理想的貴族政體。 在這點上,他理想的政體與柏拉圖提出的「哲學王」在實質上是一樣的。 他也知道這不過只是幻想,在現實生活中理想的貴族政體並不存在,那些執政的少數貴族實際上並沒什麼治國才能,所以這種政體只能是寡頭政體。 共和制,按亞里士多德的設想,就是由大多數人(奴隷除外)統治。 如果能制定出好的憲法,按照憲法行事,那是理想的共和制。 他說,既然共和制是多數人的統治,就應重視平等和自由的原則。 所謂平等,就是人人都一樣有當統治者的權利;所謂自由,就是人人都能過他自己想過的生活。 如果是這樣,共和制在憲法上就要規定:讓人民輪流統治,不能有終身制,官吏的任期要短,而且無論是議決國家大事,還是進行審判,都應該對人民公開。 他認為,這種理想的共和制在現實中也不存在,憲法往往被破壞,所謂的共和制,只能有名無實。 叫共和制的政體實際上是當時希臘存在的民主制,民主制是共和制的變態。 4. 國家及職能 什麼是國家,也是亞里士多德政治學說中的重要內容。 亞里士多德的國家觀與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當然不大一樣。 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是:國家是一定階級的統治機關。 在有階級的社會裡,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借助於國家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鎮壓他們的反抗,維護本階級的利益,鞏固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秩序。 政府、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國家機器,是統治階級行使國家權力的工具。 國家是一個歷史範疇,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必然分裂為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為了使階級衝突得到控制,需要有一種表面上淩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來建立統治秩序,這就產生了國家。 國家的產生,使階級壓迫合法化、固定化。 國家將隨著階級的消失而消亡。 亞里士多德當然不會有這樣的觀點。 第14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亞里斯多德傳》
第1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