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什麼是美德,亞里士多德不僅論述得充分,而且很具特色。 之所以能達到這個效果,是他有著一種「中庸之道」的思想。 亞里士多德說,在人的靈魂中可以看到三種東西:情感、本能、習慣或品性。 所謂情感,就是憤怒、恐懼、自信、嫉妒、喜悅等一般伴隨著痛苦和快樂的各種心態。 所謂本能,就是情感之所以發生的基礎,亦即一種天然的能力。 所謂習慣或品性,「是指我們藉以調攝我們的情感變好或變壞的東西」。 (《尼各馬科倫理學》)在靈魂的這三類東西中,德性從何處表現出來呢?他認為,德性既非情感也非本能,因為情感和本能本身並無德性可言,就它們自身來說,既不會受到稱讚,也不會受到譴責。 因此,德性只能是習慣或品性。 那麼,這種品性又是什麼樣的呢?亞里士多德認為,每一個德性都能即使一件東西變好,又能使其完滿地完成功能,倘若如此,人的德性,就一定是那種既能使人成為善人,又能使人能圓滿地完成其功能的品性,這種品性,即中庸之道。 所謂中庸之道,就是人們用理智來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感情與行為,使之既無過度,也無不及,自始至終保持適中的原則。 中庸之說可逆溯到希臘的一般道德看法,亞里士多德接受了這一思想並作了系統闡述。 他曾用兩個比喻來介紹他的學說。 一個是藝術及工藝的比喻,另一個是醫學上的比喻。 好的工藝之中庸意思是它們要避免不成比例的情況:一付好的工藝品是不能增加或減少一點點東西,多餘或缺少這一點就會破壞作品的美,即中庸適度才是美。 如果說這個比喻還不那麼明顯,那麼第二個比喻就比較恰當了。 健康及體力在太多或太少食物、太多或太少運動量之下會受到傷害,只有適當的食物及運動才能創造並保持健康及體力。 同樣,他認為德性與惡性是與激情及行動上之過分、適度或缺少有關。 每個人平時都有恐懼、氣憤、憐憫等心情,這本正常,但如果太多或太少,就不好了。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人的慾望、情感和行為都存在三種可能,即過度、不及和適中,德性的目的就是根據理性的原則來處理慾望、情感和行為。 過度和不及都不對,惟有適中才合適:「在應該的時間,據應該的情況,對應該的人,為應該的目的,以應該的方式來感受這些情況,那就是中道,是最好的,它屬於德性。 」(《尼各馬科倫理學》)人人都有慾望,個個皆具感情,誰都有行動,它們都存在著過度、不及和適度的可能,這裡過度和不及會犯錯誤,只有中道才會受到稱讚,達到成功。 受稱讚和成功就是德性的標誌。 所以德性就是中道。 第1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亞里斯多德傳》
第1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