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又要將晚伯母收監問罪,安住又告曰:「望相公只問孩兒之罪,不幹伯父母之事。 」包公言曰:「汝伯父、伯母如此可惡,既不問罪,亦難全恕。 」喝令左右:「將添祥打三十方可消恨。 」安住又告曰:「寧可責安住,不可責伯父,望相公只要明白家事,安住久當不忘恩德。 」包公見安住孝義,曰:「各發放回家,待吾具表奏聞。 」朝廷喜其孝心,旌表孝子劉安住「孝義雙全」,加封陳留縣尹。 令劉添祥一家團圓。 包公判畢,各發歸家。 其李社長選日,令安住與女李滿堂成親。 一月之後,收拾行囊,夫妻二人拜辭兩家父母,起程直到高平縣,拜謝張學究已畢,遂往陳留縣赴任為官。 夫妻諧老,百年而終。 第二十八回 判中立謀夫占妻 斷云: 大抵開元不可輕,口能招禍又傷身。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話說宋仁宗寶元年間,河南汝寧府上蔡縣,有巨富長者姓金名彥龍,年俞六十歲,與妻周氏生有一子,名喚金本榮。 年二十五歲,娶媳婦江玉梅,年俞二十,嬌容美麗。 至親四口,全靠解當度日。 忽一日,金本榮在長街市上算了一命,道有一百日血光之災,除是出路躲避,方可免得。 本榮自思,有房兄金本立在河南府洛陽經營,不如去那裡躲災避難,二來去彼處經營。 遂到家與父母道知其故。 金彥龍道:「我有玉連環一雙,珍珠百顆,把與孩兒將去哥哥家貨賣,價值一十萬貫,不知孩兒意下如何?」金本榮聽了父言,喜不自勝,即就領諾。 正言之間,旁邊轉過媳婦江玉梅,向前稟,曰:「公婆在上,丈夫在家,終日則是飲酒,若帶著許多寶貝前去,誠恐路途有失,那時悔不及矣,怎生放心叫他自去?妾想如今太平時節,媳婦願與丈夫同去,不知公婆意肯從否?」金彥龍曰:「吾亦正慮他好酒誤事,若得媳婦同去最好。 今日是個吉日,便可收拾起程。 」即將珍珠、玉連環付與本榮,吩咐:「過了百日之後便可回來,不可遠遊在外,使父母掛心。 」金本榮應諾,拜辭父母離家。 時遇春天,桃紅柳綠,城外踏青遊玩者並肩相隨。 時人有詩為證:春來何處不繁華,不獨公侯富貴家。 苑囿好花開玉蕊,郊原荒草長銀芽。 半溪煙水生銀浪,八洞晴雲鎖錦霞。 任是風流閒子弟,迎眸送目到天涯。 金本榮夫婦行至晚,尋入酒店,略具杯酌。 正飲之間,只見一個全真先生走入店來,但見:頭綰雙仙丫角,身穿皂佈道袍。 腳踏兩隻麻鞋,手執鱉殻扇子。 威儀凜凜,道貌堂堂。 那先生看著金本榮夫婦曰:「貧道來此抄化一齋,不知心誠否也?」金本榮平生敬奉玄帝,一心好道,便邀先生:「請坐同飲。 」先生曰:「金本榮,你夫婦兩個何往?」本榮大驚曰:「先生,吾與爾素未相識,何以知某姓名?」先生曰:「貧道久得真人傳授,吉凶靡使不知,今觀汝二人氣色,目下必有大災臨身,切宜兢禁謹慎可也。 」本榮曰:「某等凡人,有眼如盲,不知趨吉避凶之方,況兼家有父母在堂,先生既知休咎,望乞憐而救之,久當不忘大恩也。 」先生曰:「貧道觀汝夫婦行善已久,豈忍坐視不救乎?今賜汝兩丸丹藥,二人各服一丸,則自然除免災難矣。 但汝身邊寶物牢收隨身,知汝有難,可奔山中來尋雪澗師父。 」道罷相別。 本榮在路,夜住曉行,不則一日,將近洛陽縣。 忽聽得來往人等紛紛傳說:「西夏國王趙元吳欲興兵犯界,居民各自逃生,汝二人不可前進,進則恐有疏危矣。 」本榮聽罷傳聞之言,思了半晌,乃謂其妻江玉梅曰:「某在家中交結得個朋友,喚做李中立。 此人在開封府鄭州管下汜水縣居住,他前歲年來我上蔡縣做買賣時,我曾多有恩與他。 今既如此,不免去投奔他,那時再作計較。 」江玉梅從其言。 本榮遂問了鄉民路徑,與妻直到李中立門首,先託人報知。 李中立聞知,即整衣出迎本榮夫婦入內坐下。 相見已畢,茶罷,中立問其來情,本榮即以因算命欲要來躲災事:「承父命將珍珠、玉連環往洛陽經商,因聞西夏欲興兵犯境,將來投奔兄弟。 乞看往日之情,乞賜海容,足見厚義之意。 」中立聽罷,細觀本榮之妻生得美貌,心下生計,遂對本榮言曰:「洛陽與本處同是東京管下,西夏國若有兵犯界,則我本處亦不能免。 小弟本處有個地窨子,倘賊來時,賢兄放心且住幾時,只從地窨中躲避,管取太平無事矣。 況兼朝廷有官軍收捉賊寇,賢兄何必憂哉。 」便叫家中置酒相待,又喚當值李四去接鄰人王婆來家陪侍。 李四領諾,去了多時,王婆就來相見,邀請江玉梅到後堂與李中立妻相管待已畢,至晚收拾一眼房與他夫妻安歇。 過了數日,李中立見財色動心,暗地喚李四吩咐曰:「吾去上蔡縣做買賣時,被金本榮將本錢盡都賴了,今日來到我家,他身邊有珍珠百顆、玉連環一對。 你今替我報這冤仇,可將此人引誘至無人處殺死,務要刀上有血,將此珠玉二物並頭上內頭巾前來為證,我即養你一世,決不虛謬矣。 」李四見說,心中喜不自勝。 二人商議已定,次日李中立謂金本榮曰:「吾有一所小莊,莊有一空窨在彼,賢兄可去一看。 若中兄意下如何?」 本榮不知是計,遂應聲曰:「賢弟既有莊所,吾即與李四同往一觀。 」當日乃與李四同去。 原來金本榮寶物日夜隨身。 第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包公傳》
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