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論是柏拉圖哲學的基石。 柏拉圖理念論的核心就是認為有兩個世界的對立,一個是現象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具體的、相對的、不斷變化的、有生有滅的,即現實世界;另一個是普遍的、絶對的、永恆不變不滅的,即理念世界。 這兩個世界的關係是:第一,具體事物以「理念」之名為名,如有「美的理念」,就有美的具體事物,像美的人、美的花;似乎是沒有美的理念,就不存在美的人、美的花。 在柏拉圖看來,具體事物依存於「理念」。 第二,具體事物「分有」同名的理念,他舉例說明:要問美的人、美的花為什麼能美,就因為它們「分有」了美的理念。 柏拉圖的觀點非常明確,理念是第一性的,具體事物是第二性的,具體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 對這點,柏拉圖還有更具體的例子,他以床為例進行說明:床有三種,一是理念之床,它是本來就存在的;二是木匠製造的床,它是模仿理念之床而產生的具體之床;三是畫家筆下的床,它是模仿具體之床而產生的藝術之床。 在這三種床中,只有理念之床才是永恆不變的、真實存在的東西;而具體之床是理念之床的模本,它是不斷變化的、不真實的;至於畫家筆下的藝術之床,乃是模本的模本,和「真實存在」隔著兩層,相距甚遠,因而更無真實可言。 就理念本身來說,也不在一個層次上,要分幾個等級,形成了理念的等級系統。 他說,具體事物的理念如床、桌子、馬等,是最低級的理念;數學或科學的理念如方、圓、動、靜、同、異等,是較高一級的理念;藝術的和道德的理念如美、正義、勇敢等,是更高一級的理念;最後,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 在他看來,善是「超於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嚴更有威力的東西」①,就是說,善是至高無上的神的化身。 不用多說,理念論的錯誤是誰都能看出的。 根本的錯誤就在於割裂了一般和個別的關係。 亞里士多德的批判正是抓住了這一點。 ①柏拉圖:《國家》,見《古希臘羅馬哲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182頁。 第5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亞里斯多德傳》
第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