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當時說道:「娘子,你肚子有此怪物,焉得不害人的性命?現在老爺在堂上等信,我去稟明就來。 」說罷,便取了那毒物,到了花廳,正是劉大成在那裡盼望。 見她走來,隨即問道:「媒婆,爾可曾驗明白麼?手中所取何物?」媒婆見問,連忙上前稟道:「小人奉命將王氏試驗,果如施大人所言,腹中有此一物,現在此間,請老爺審閲。 這仇瑤身死,必是為此物咬斃的。 」 劉公聽了此言,真是驚嘆不已。 隨對李賀芳言道:「現在已有實據,這毒物是方纔驗明出來。 」說罷,便將王氏在上房說的言語,以及媒婆如何試驗的話,說了一遍。 然後道:「汝這狗頭,無端誣控,非本縣細心查核,几乎將貞烈的婦人污了名節。 可知此物名叫女貞,此乃防節保身之物,非真是節烈婦人,斷不肯有的。 汝此時可明白麼?」 正說之間,李氏又哭了出來,說道:「大老爺!我媳婦為這案件拖累多時,今日方纔明白,這是老婦人親自看見,想必我兒那日也是這樣送命的了。 但求大人將我媳婦放回家中,買棺為我兒成殮。 這裡老婦人叩求銷案。 」李賀芳聽得劉大成一派言語,復見他姑母前來銷案,當時只得不發一言,聽縣官做主。 劉大成復又說道:「大凡平常細故,一經誣告,審出情由,皆加三等問罪。 此乃殺夫訟案,汝乃挾己偏見,越俎公庭,汝說你表嫂往日不端,尚可解說。 他自從丈夫外出,盡心竭力,伏侍孀姑。 今日特遭此事,汝便該愈加憐憫,曲示張羅,代她辦此喪事,方是親戚的道理。 本縣屢次勸汝,還敢堅辭固執,頂撞本縣,如此刁風,豈可以長?本縣且將帶汝至施大人面前,稟明此案,擬定罪名,以為遇事生風者戒。 」說罷,就命差役,先將賀芳釘上刑具。 然後命人拿了一塊大紅緞匾額來,鋪在公案上面,自己取了大筆,濃墨寫了四字,乃是「貞節可風」。 復將自己官轎執事預備在堂前,然後將王氏傳到面前,說道:「汝事姑盡孝,守節堪嘉。 可知非遇著本縣,幾將汝冤沉海底。 本縣非施大人到此,也不能水落石出。 今日案既問明,此後可愈加謹慎,以保終年,若日後不周,本縣定來接濟。 那請旌表之事,諒施大人皆要代奏的,守節孝婦,幸勿稍失,勉之慎之。 」 這番話說罷,隨命眾人鳴炮奏樂,用了自己的儀仗送王氏回去。 王氏當時卻感激萬分,遂即叩頭謝恩,與李氏一同乘轎回去。 這裡劉大成帶了那女貞毒物,同李賀芳一齊到了陶家窪來見施公,已經下晝時分。 當時到了裡面,先將試驗明白的話,說了—遍。 然後說道:「卑職年幼無知,但從赴任以來,無不以民心為心,實緣事大案重,卑職思量數日,實想不出個緣故,不知大人從何處得來,便如此明鑒萬里。 敢求指示,俾有遵循。 」 施公道:「貴縣如此用心,誠為難得,本院昨晚因看案卷,見貴縣詳文說這王氏平時頗為貞節,因思古人造字,大抵因鳥獸成名,如此這般,不一而足。 曾記《說文》:貞,定也,精誠不動,誠之謂貞;屍格上面又說他致命所在是毒物咬斃。 顯見這物是腹中之物了。 以她貞節上推求,必是她丈夫外出,思唸過深,日久便生此物。 若是她平時不端,斷不會有此物的。 而況人之一身常有蟲物,如虱子、蚤蟲等類,無不由皮肉內生來,由此類推,方明此理。 不料果然驗出。 」便叫人取來看示。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478回 施大人謝恩任事 黃天霸遠別回衙 卻說施公說明那女貞緣故,遂將那物命人取來,看了一會。 又道:「可知這審案一層,萬不可粗心浮氣,若盡以一紙供詞,便可為據,或以原告口利,辯說分明,即定了罪案,也不知冤枉許多人了。 但酌理推情,細心揣度,斷無不明之理。 貴縣如此細心,尚不愧為民吏。 但說王氏口供案卷,貴縣可摘由詳報,以申奏朝廷,表請旌節。 」劉大成便將先賞匾額,及將她送回去的話,說了一遍。 施公甚為稱讚。 遂命劉大成將李賀芳照誣告例嚴加懲辦,惟念情節太重,罪至凌遲,着減等永遠監禁。 朱二之案,問明正法。 劉大成一一領命下來,伺候施公起程。 施公又道:「貴縣且請回衙辦理案件,本院明早啟程,無須貴縣往送。 」劉大成知道施公平時稟性,當時只得進城而去。 次日早間,果然大眾啟程。 惟有裘伯虎的兒子痛哭非凡,戀戀不捨。 施公便去安慰他一番,然後向淮安進發。 蕭縣離淮安不遠,數日程途,這日早間到了城外,早有漕督衙門差官前來迎接。 施公亦不另擇公館,遂即乘轎到了衙門。 此時護院的總督卻是淮陰道代護。 當時出來迎接,請了一安,預備交卸。 所有黃天霸等人皆到院上,忙忙碌碌閙了一番。 到了下晝時分,方有頭緒。 施公擇了次日子時接印。 天霸等人雖各有衙門,欲想回去看視一番,無奈見接印的時辰甚早。 當時眾人計議道:「我等連日車馬勞頓,此時回去,又有一番講說,不如在此權住一宵,候大人接印之後,再回衙署。 」於是命人到廚房裡面備了酒餚,大眾到了晚間,吃酒已畢,安歇去了。 到了二鼓以後,大眾便都起身,穿了披風,齊到大堂,兩旁侍立。 少頃,巡捕官設了香案,三聲炮響,鑼樂喧天,淮陰道差官捧出樣印。 施公朝服行過拜禮,然後望闕叩首謝恩,升公堂座,用印標封,受僚屬賀禮。 這些禮制已畢,已是天亮時候。 黃天霸候施公退了後堂,眾人方來請示,各回衙門。 此時張桂蘭久已得情,聽說大人回來,連忙着了差官到院上打聽。 第56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施公案》
第5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