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騎報入楊業軍中。 楊業聞此消息,乃曰:「番人不戰而退,必有謀矣。 我眾人且入城見駕,徐圖脫離之計。 」淵平道:「父親所見極明。 」即整軍馬入城中,朝見太宗。 太宗大喜曰:「不是卿來赴援,敵人安肯退去?朕聞卿名為遼人所畏,信不誣矣。 」業奏曰:「番人夷狄之性,意不可測,此去必將復兵來困。 望陛下即整車駕,臣父子拚死殺出。 」太宗曰:「朕明日準定回駕。 話聲未絶,忽報:“番兵長驅而來,仍舊圍了城郭。 」太宗驚曰:「不出卿之所料。 」業奏曰:「番兵眾盛,車駕難以輕出。 待臣審視敵人聲勢,然後定計破之。 」太宗曰:「卿當盡心籌度。 」業承命而退。 次日,楊業率眾子登敵樓觀望,見番兵八面分屯齊備,軍馬雄偉。 令公嘆曰:「若此堅兵,吾父子雖能殺得出去,如何能保眾文臣無傷,縱使諸葛復生,不能施其計矣。 」淵平曰:「終不然束手于此而待斃那?」令公曰:「計策雖有,只是難得盡忠之人耳。 」淵平笑曰:「大人往日常言,要以死報宋君。 今吾父子自到宋朝之後,主上設極富貴之第宅相待,思無以報德;今遇息難,若有計可施,不肖情願捨死向前。 」令公喜曰:「汝若肯成吾計,可保君臣無虞。 我明日奏知主上,即便主行。 」淵平全無難色,凜凜然下了敵樓。 翌日,令公朝見太宗,奏曰:「臣昨觀敵兵,甚是利鋭。 陛下若要脫此災厄,除非學漢朝紀信救高祖離榮陽之計:詐獻降書與番人,在西門迎受;臣保車駕與侍官,從東門而出,則可保矣?」太宗曰:「此計雖妙,誰肯學紀信所為乎?」令公曰:「臣長子淵平願承此計。 乞陛下急作降表,遣人通知番營。 若更遲緩,恐事有漏泄不便。 」太宗聽罷,惻然曰:「朕以汝父子恃寡人,未沾大恩,今日何忍損卿之至親以救孤?非仁者之所為也。 」淵平進曰:「事已急促,若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雖留臣之父子,亦無益於事。 今若救得陛下出此重圍,留萬代之名,是臣子當行之事,又何惜焉?」 語未畢,守城軍來報:「南門漸崩,番人將攀堞而上。 」淵平曰:「陛下快脫下禦袍。 臣父與六郎延昭、七郎延嗣保車駕出東門。 小臣與弟二郎延定、三郎延輝、四郎延朗、五朗延德出西門詐降。 不然,君臣難保。 」太宗不得已,卸下禦袍,龍車、法駕之具,盡付淵平。 淵平先遣人賫降書前去。 番將天慶王接得宋帝降文,與眾人商議。 韓延壽曰:「宋人遭困出降,此事必實。 然不過與其講和放回,寧有加害之理?亦請回書,與使者覆命。 」 次日,宋軍于城西插起降旗。 番眾遂遠離一望之地,等待宋君出城。 太宗急同文武,率輕騎出東門,望汴京而走。 於是淵平端坐車上,黃旗數面,前遮後擁,隱隱而出。 番將天慶王率眾將,戎伍齊備,于城西旗下高叫:「既宋朝天子情願納降,請出車駕相見,決無傷害之意。 」淵平在車中聽得,令左右揭起羅幔,見番王坐于馬上,旁若無人。 怒曰:「不誅此賊奴,何以雪吾恥也!」即拈弓搭箭,指定項下射去。 一聲響處,天慶王應弦而倒。 正是: 一時主將成何事?頃刻番臣箭下亡。 淵平既射死番王,閃出駕外,厲聲叫曰:「吾乃楊令公之子淵平是也!有勇者來戰。 」番兵大驚。 激怒了韓延壽,下令番兵齊起,捉此匹夫!即挺槍躍馬,直殺過宋陣。 淵平鞍馬未備,迎敵不及,被延壽一槍刺落車下。 延定正待來救,耶律奇拍馬而出,二將交鋒。 延定雖勇,部下先潰,被番兵爭前湧進,斬斷馬足,掀翻戰場,千軍亂蹂而死。 延輝見勢不利,衝出重圍而走。 不上一里,蘆葦草內長鈎套索,一齊並起,先把延輝坐馬絆倒。 延輝身離雕鞍,已遭番兵所屠。 延朗知兄被傷,慌忙殺出。 背後韓延壽、耶律奇精兵皆至,四下圍繞。 延朗衝突不透,遂被北眾所獲。 部下騎軍戰死殆盡。 第十七回 宋太宗議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楊業 卻說楊延德衝出圍中,後面喊聲不絶,回望番兵,乘虛趕來。 延德轉過林邊,自思:「當日在五台山,智聰禪師獨遺小匣與我,分付遇難則開。 今日何不視之?」即由懷中取出抻開,乃剃刀一把,度牒半紙。 延德會其意。 遂將闊斧去柄,納于懷中。 卸下戰袍、頭盔,掛于樹上。 截短頭髮,輕身走往五台山去了。 卻說番軍東衝西擊,殺至黃昏,始知宋君從東門而去,已離二百里程途矣。 韓延壽等懊悔無及,乃收軍還幽州,奏知蕭後:「宋帝用詐降之計,遁出東門;只殺宋將三員;又生擒一將:現在大獲全勝而回。 」蕭後大喜曰:「既勝得楊家將帥,宋人已自喪膽,再議徵取未遲。 」因令解過捉將問曰:「汝系宋朝主將,現居何職?」延朗挺身不屈,厲聲應曰:「誤遭汝所擒,今日惟有一死,何多問為?」後怒曰:「罕見殺汝一人那?」令軍校押出。 延朗全無懼色,顧曰:「大丈夫誰怕死!要殺便請開刀,何須怒起?」言罷慨然就誅。 第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楊家將》
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