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亨利·福特又開始醞釀新的措施,就在參加完總統胡佛召開的會議後,亨利·福特就宣佈:福特公司將實行7美元工作制,也就是說,福特汽車公司將把普通工人的最低日工資在當初6美元的基礎上再提高1美元。 同時,對於公司那些工資水平早已超過7美元的員工也實行同等水平的加薪,只有「學徒工」仍保持6美元的日工資。 在危機到來的時刻,亨利·福特的這個舉動轟動了美國,成為繼5美元工作制、T型車的誕生、新一代A型汽車研製成功之後的又一個引人注目的事件5福特和他的公司又一次成為輿論界的焦點。 「實行新工資的理由很簡單,」愛德塞後來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解釋說,「我的父親認為,在危機到來的時候,他希望每個工人的口袋裏能夠多一點購買力,從而為渡過經濟蕭條做一點貢獻。 」 然而,後來許多經濟界的學者指出:雖然亨利·福特的確實行了令人眩目的7美元工作制,可是他用其他巧妙的手法抵消了新工作制帶給工人的好處,甚至加大了對工人的剝削。 首先,福特解僱了大批工資超過7美元的工人,然後再重新把這些工人招募到其他部門,給他們以7美元的工資;其次,工人們為了得到夢寐以求的7美元工資,被迫接受了更加繁重的生產任務和更加苛刻的工作條件,從而提高了生產強度;最後的一種降低成本的辦法更具隱蔽性,就是把魯日工廠的許多零部件生產任務轉移到其他生產成本較低的公司,一位美國專欄作家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一針見血的指出:「這種行為從頭到尾都是在用別人的血汗製造自己的巨額利潤。 」 從20年代末開始,隨著汽車工業超過鋼鐵業成為美國第一大產業,底特律也成為美國的第四大城市,這次危機對汽車工業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1931年底,底特律就有21萬的失業大軍,還有10萬名工人被迫離開了這座城市,重新回到農村或遠走他鄉謀生。 1932年,新當選的底特律市市長弗蘭克·墨菲在向城市公共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中指出:該市的自殺率比危機前的幾年上升了30%;每天大約有4000名兒童加入接受救濟的隊伍;底特律有15家銀行宣佈倒閉,3萬多戶人家的存款血本無歸。 到1933年,底特律集中了整個密執安州70%的失業人口,全州33%以上的工薪階層連續四年完全處於失業狀態。 「從總體來說,危機是有益的。 」1930年的聖誕節之夜,亨利·福特夫婦來到了兒子愛德塞的家裡,參加豪華的聖誕家宴。 老福特一邊品嚐著桌上的美味佳餚一邊針對當前的形勢侃侃而談。 第1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亨利福特及家族》
第1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