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康和阿帳下,有一員副將,名叫木萁。 年三十多歲,生得赤面長鬚,善用一把大砍刀,為人智勇雙全,康和阿甚信任之。 當日見元帥欲斬頡和、康利,即叫軍士刀下留人,進帳回道:「唐人用此二計,為反間之計,其計有三得。 願元帥思之。 此計能成,一得也。 此計不能成,是彼縱而生之,元帥收而殺之,後再有被擒者,必傾心歸唐,而不思歸我邦,二得也。 三者使我軍知彼不殺之德,畏我國有好殺之威,即孛臣瞽而返國,其心未必不感木蘭之恩。 元帥何不留此二人,將計就計,待破了唐兵,將功折罪?」康和阿即將二人杖了四十,二人上帳叩頭謝恩。 康和阿道:「吾兵糧草俱在東鄙紅羅城中。 」即令頡和往彼處監守;又令康利往守宛邱城。 二將領命去了。 再說尉遲元帥每日令伍登、焦文、焦武、寶林、秦懷玉、程鐵牛知節之子輪流討戰,關中只不理會,任唐兵百般大罵,番兵不出,如此三年有餘。 一日,秦懷玉同程鐵牛在關外叫罵,木萁領兵突出,與懷玉大戰,程鐵牛拍馬夾攻,木萁敗走,沿城而回。 唐兵趕上,城上亂箭射下,唐兵急退,木萁入關去了。 次日,木萁先來討戰,懷玉出馬,大戰三十餘合,木萁背後桑旱出馬夾攻,程鐵牛上前敵住。 番將畢符來助,這邊寶林槍出,直殺得日落西山,兩下收兵。 是夜,木萁來劫唐營,被先鋒伍登殺得大敗,焦文刺死桑旱,焦武刺死畢符,木萁敗進關中,連日不出。 忽軍士報曰:「頡和差人下書。 」尉遲恭喚入,拆書看之,書云: 末將受元帥兩番不殺之恩,思伸再造之報。 今在紅羅城監守,糧草五萬有餘。 元帥若提兵來此,願獻城投降。 界牌關糧道一絶,取之易如反掌也。 尉遲恭即重賞來使,叫他回去,拜上頡和將軍,十日之內,我兵即至也。 打發番使去了,即與軍師商議。 李靖即令焦文、焦武如此如此,二將領命去了。 過了數日,康利差人下書,元帥拆書云: 末將康利受恩帥之命,回見父親,備言所約,無奈父親忠心不回,登時將末將斬首。 幸得眾將保留,仍杖四十,謫守宛邱城。 恩師提兵至此,即開門納款,以報恩師。 元帥看罷,喜不自勝,重賞來使,批准回書,限七日定有兵到。 番使回去了,與軍師商議。 李靖即命寶林、鐵牛如此如此,二將領命去了。 李靖即致書於木蘭,令其照書行事。 書云: 番兵久不出戰,慢我軍心。 目今屢敗,驕我士卒。 今又以數處獻城,分我軍勢,指日必有番將來攻五狼,阻我援兵。 番兵若到,將軍宜將全鎮燒燬,兵分兩路而走。 朱明領一軍與番兵廝殺,將軍暗引一軍往攻界牌關後。 以南方火起為號,切勿違令。 木蘭看罷,忙修一書,回覆軍師云: 讀軍令訖,惟命是從。 但五狼鎮百姓,視末將如父。 嚮日南屏山之役,鎮上之民亦與有勞焉。 軍令燒燬全鎮,心切不忍,末將只棄鎮而走,料鎮民必不合彼為勢,共逼我軍。 切切私衷,上希鑒照。 李靖得書,深嘆木蘭之才,出己之上。 傳令各營將士,左埋右伏,以禦番兵。 再說康和阿在城上,見唐兵紛紛出營,心中大喜。 又聞哨馬報道:「唐將領兵總往紅羅、宛邱去了。 」即令頡保、保齡領兵往攻五狼,以阻木蘭。 二將領令,來至五狼,不料木蘭早已在半路等候,大殺一陣,兩下收兵安營。 次日,保齡討戰,木蘭將免戰牌掛起,如此二日不出。 再說康和阿預定破唐之計,遂令木萁、陀力、鐵表,帶領兵五千,往劫唐營。 到中軍先將帥旗砍倒,如唐兵有備,放火燒營,領兵向南而殺。 又令索雲、祥布領兵五千,劫唐兵有營。 如營中有備,放火燒營,率兵向西而殺。 又令怙開、開方二將,領兵五千,去劫唐兵左營。 如營中有備,放火燒營,率兵向東而殺。 又令孔吉、董成領兵五千,接應各路人馬。 天明之時,本帥親自領兵接應,以防不測。 康和阿調遣已畢,諸將各各準備廝殺。 再說李靖在營中,望見界牌關上一陣殺氣衝天,料番將必來劫營。 即令長子李懷書領一軍,伏于西路。 番兵若來,不許妄動,番兵過盡,卻引兵去取界牌關。 又令李英玉領一軍,伏于東路,番兵來時,不許驚動,番兵回關,率兵出戰,以絶迴路。 又令十二府總戎,于四面埋伏,番兵到時,齊出擁殺。 又令伍登、秦懷玉各引一軍,保定元帥占在高阜之處,看諸將用武。 再說木萁同陀力、鐵表,初更出關,三更時分殺入營中,見營中空虛,果然砍倒帥旗,放起火來,向南殺來。 四面伏兵蜂擁而來,卻喜後面人馬繼至,分左右而殺,衝散伏兵,各自混戰。 番兵魚貫而進,左右接應,唐兵大敗。 戰至天明,死者甚眾。 李靖看見唐兵潰散,令伍登、秦懷玉領兵分左右而出。 伍登見木萁在馬上耀武揚威,走馬交鋒。 陀力見了,上前接住,被伍登手起一槍,挑下馬來。 鐵表又趕來,被伍登大喝一聲,鐵表措手不及,翻身落馬。 木萁大怒,提刀直殺伍登。 伍登抖起精神,與木萁大戰,不表。 第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花木蘭》
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