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造流言李淵避禍 當馬快叔寶聽差 晉王忙問道:「欲殺李淵,如何不難?」張衡道:「主上素性猜忌,常夢洪水淹沒部城,心中不悅。 前日郕公李渾之字,名喚洪兒,聖上疑他名應圖讖,叫他自盡。 如今可散佈流言,說淵洪從水,卻是一體,未有不動疑者!主上聽信謡言,恐李淵難免殺身之禍。 」晉王大喜。 自此張衡暗布流言,道:「李子結實並天下,楊主虛花沒根基。 」又道:「日月照龍舟,淮南逆水流,掃盡楊花落,天子季無頭。 」初時鄉村亂說,後來街市傳喧,巡城官禁約不住,漸漸傳入禁中。 晉王故意奏道:「裡巷妖言,大是不祥,乞行禁止。 」文帝聽了,甚是不悅,但心中疑在李渾身上,不以李淵為意。 登時發下聖旨,把李渾合家五十二口,拿赴市曹斬首。 又有晉王心腹方上安伽佗奏道:「李氏當為天子。 皇上可盡殺姓李之人。 」丞相高熲奏道:「主上若專務殺戳,反致人心動搖,大為不可。 如主上有疑,可將一應姓李的不用便了。 」此時蒲山公李密,與楊素相交最厚,楊素要保全李密,遂讚美高熲之言,暗叫李密退避按李密後兵反金墉,稱魏公。 其時在朝姓李者,皆解兵權歸田裡,李淵也趁這勢乞回太原,聖旨準行,令他為太原留守,刻日起程。 晉王聞李淵解任,謂張衡道:「計策雖好,只是不能殺他。 」宇文述道:「殿下若不肯饒他,臣有一計,把他全家不留一個。 」晉王大喜道:「計將安出?」宇文述道:「只須點東宮驟騎,命臣子化及,悄悄出城,到臨潼山埋伏,扮作強人,把他父子一齊殺絶,豈不乾淨!」晉王拍掌道:「如此甚妙,但他是個武官,必須一個勇士方好。 」宇文述道:「臣子足矣!若殿下親行,何愁這事不成?」晉王歡喜,依計而行。 且說唐公見聖旨允奏,心中大喜,收拾起程。 着宗弟豐道宗,長子建成,帶領了四十名家將,押着夫人小姐車輦。 雖夫人身懷六甲,將及分娩,也顧不得。 遂一齊上路,望太原進發,不表。 且說秦叔寶久居山東歷城縣,學得一身好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專打不平,好出死力,不顧口舌,寧夫人屢次戒他,幸家中還有積蓄,叔寶性情豪爽,濟困扶危,結交好漢,因此人稱為「小孟嘗」。 他祖上傳留下來一件兵器,是兩條一百三十斤鍍金熟銅鐧。 娶妻張氏,賢德無比。 最和他相好的是濟南捕快都頭,姓樊名虎,號建威,也有三五百斤氣力。 與叔寶結交往來,如一個人相似。 又一個豪傑,姓王名勇,字伯當,此人胸襟灑落,器宇軒昂,且武藝絶倫,時時與叔寶議論,輒自歎服。 還有兩人,就是歷城東門頭開鞭杖行的賈閏甫,夥計柳周臣,他兩個不但全身武藝,還有一樁好處,就是過往豪傑,無不交結,叔寶每每與他們往來。 當時青齊一帶,連年荒旱,又兼盜賊四起,本府刺史劉芳,出了告示,招募有勇謀的充當本府捕快。 這一日,叔寶正在賈閏甫家閒話,只見樊虎忽走來對叔寶道:「今日州裡發下告示,新招有勇謀的充當捕快,小弟在本官面前,贊哥哥做人慷慨,智勇雙全。 本官歡喜,就着小弟奉屈哥哥,不知哥哥意下如何?」叔寶道:「我想身不役官為貴。 況我累代將門,若得志斬將搴旗,開疆拓土,也得耀祖榮宗。 若不然,守幾畝田園,供養老母,村酒野蔬,亦可與知己談心。 奈何充當捕快,聽人使喚,拿得賊是他的功,起得臓是他的錢,至于盡心竭力,拿着賊盜,他暗地得錢賣放了,反坐個誣良的罪名。 若一味掇臀捧屁,狐假虎威,詐害良民,這便是畜生所為。 你想這捕快,勸我當他則甚。 」言訖,遂怫然回去。 樊虎見叔寶去了,自想:「在官府面前,誇了口,不料他不肯。 我今再往他家去說,且看他如何。 」遂走到秦家來。 只見寧夫人在堂前,樊虎作了揖,把前事一一告訴,又把叔寶推辭的話,述了一遍。 寧夫人道: 「做官也非容易,祖上有甚蔭襲,也想將就靠他。 」樊虎道:「 一刀一槍的事業,誰不願為?奈時機未至,只得將就從權,哥哥偏偏不肯!」忽叔寶從裡面走出來道:「母親不要聽他。 」寧夫人道:「你雖志大,但樊哥哥的話,我想也是。 且由此出身,也未可知。 況你祖也是東宮衛土出身,從來人不可料,不宜固執。 」叔寶是個孝順的,只得諾諾連聲道:「是。 」 樊虎見允了,道:「如此,明日我來約會哥哥同去。 」次日兩人同見刺史,刺史問道:「你是秦瓊麼?」叔寶道:「小人就是秦瓊。 」刺史又道:「我聞你是個豪傑,今就與你做個都頭,你須小心任事。 」叔寶叩謝了出來。 樊虎道:「哥哥當差,須要好腳力。 」叔寶道:「如此,我們就到賈閏甫行中去看看。 」二人逕到行內,賈閏甫拱手道:「恭喜,恭喜,還不曾奉賀。 」叔寶道:「何喜要賀?不過奉母命耳!但今新充差役,恐早晚有差,要尋個腳力,故特專到你這邊來。 」閏甫道:「昨日新到了四百匹馬,就憑秦兄選擇便了。 」言訖,就引二人到後面來看,果然到了四百匹好馬。 賈閏甫、樊虎兩個道這一匹好,那一匹強。 叔寶只不中怠,踱來踱去,忽聽後邊槽頭馬嘶,叔寶舉目觀看,卻是一匹羸瘦黃驃馬,身子雖高八尺,卻是毛長筋露。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說唐》
第5頁